中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有效性浅析
2018-10-30孙小晶
孙小晶
摘 要: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是一个班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也是一个班中全体任课教师教学、教育工作的协调者。班主任在学生的成长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班主任通过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能够实现学生学习上的进步、思想上的进步,进而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而在中学班主任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应该掌握一定的工作艺术,提高工作的质量。
关键词:中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有效性
班主任工作影响到班级的和谐、学校对学生教育的效果,甚至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一生,在中学这一重要教学阶段,班主任只有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才能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不断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做知识的富有者
教师的天职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学生最不能原谅的就是教师的一知半解。在知识更新加快传播渠道多样化的今天,教师已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因此学生并不因为教师年龄比他大就信服和尊重你,而是因为你确实有知识才敬重和信任你,班主任如果没有真才实学是很难在学生中树立威信的。因此,班主任必须不断用新知识充实武装自己。不仅要精通所教学科,还要熟悉所学专业的一切知识。
二、严格管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班级管理上有太多需要强调的问题,班主任要科学对待,合理安排。不要每次都重复强调很多问题,这样学生不仅印象不深还容易厌烦,可以采用分批次强调的方法,每次只强调一两个问题,但是只要强调过的问题学生违犯了,一定严肃处理,绝不姑息。做到在班里要么不要求,要求了就一定让学生严格去做,不做必定惩罚;要么不强调,强调了一定要收到成效,没成效决不罢休。这样学生的许多好习惯就会逐渐养成。充分利用榜样的力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每周的主题班会,在学会学习、时间利用、作业完成、课堂和课外纪律、学会感恩、如何自律、卫生打扫等不同的方面树榜样,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既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就感,又有利于巩固养成的习惯。只要学生的好习惯养成了,班主任工作就成功了大半。班主任工作事无巨细,只要科学合理地规划,就会收效很大。
三、调动积极性,唤起学生学习自信心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因此,学习质量的好坏是评价一个班集体的重要依据。如何使自己的班级学习成绩能出类拔萃或有所进步呢?我认为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在班级管理中,我始终注重调动全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的学习态度变被迫、被动为自觉、主动。在与学生的接触中,我还经常有意识地告诉学生“你有这方面的能力,相信你能成功”,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我会接纳曾经做过错事的孩子,容忍孩子的一切过错,并告诉学生,“老师相信你能改变”,用自己的诚心去喚起学生的信任;我还会及时鼓励表扬学生的点滴进步,主动与学生谈心,使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从而加倍努力。
四、善于捕捉闪光点——鼓励上进
人无完人,瓜无滚圆,即使我们生活在耀眼的强光下,但我们身后依然有影子,即使是太阳,也有黑子。再好的学生也难免有不足之处,再差的学生身上也有自己的优点,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抓住契机,鼓励上进,有助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五、将爱心融入班级管理
一个好班主任首先要热爱孩子,要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名好学生,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不忘自己也曾是个孩子。一个爱的微笑,一句爱的话语,都可能激起学生潜在的能量,有可能改变孩子的一生。因此,在工作中,我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绝不偏心。在与学生亲密的交往中,我发现每个学生都有他们独特可爱的闪光点,我抓住每一次机会,向他们奉献自己的爱心。当今社会,由于家庭和社会原因,独生子女的性格表现、行为习惯令人担忧,同学之间为小事而争吵,吃了亏决不罢休,非占到便宜不可。于是,我利用班会课,向他们灌输宽厚待人,热情助人的思想。
总之,在中学班主任工作中,通过运用有效的工作策略,提高了学生的管理水平。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应从实际的工作情况出发,了解目前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存在着哪些的难点,出现这些难点的原因有哪些,根据存在着的难点,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高质量、高效率的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以实现最佳的管理效果,因此只有班主任高质量的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才能够促进学生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建新.中学班主任工作点滴体会[J].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11(6):23.
[2]吕冬梅.小学班主任工作体会点滴[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旬刊,2012(3):124.
[3]廖丽华,高小兰.用心塑造用爱呵护——小学低段班主任工作的点滴体会[J].辅导员:教学版,2011(27):23.
[4]楚有猛.提高班主任班级管理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J].中国职工教育.2014(20).
[5]杨世波,赵晓锋,周庆捷,王志利,王瑞珏,王建伟.新时期的班主任管理工作创新尝试[J].成功(教育),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