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研究

2018-10-30屈利军

速读·下旬 2018年8期
关键词:德育教育体育教学

屈利军

摘 要:“德育”是一个亘古常在而又与时俱进的话题。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道德思想是我国的道德主干、准则,是德育发展的重要平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坚持德育为先”,这要求我们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同时说明国家高度重视学校教育的德育功能。当前,体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不尽人意,出现缺失现象,而德育在体育教学中处于优势地位,对其研究势在必行,为更好在体育教学中浸润德育教育。

关键词:体育教学;德育教育;缺失与回归

1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优势

1.1小学体育教学过程本身具备的优势

将德育教育渗透于小学体育教学中,其本身实际就是一种遵循规律、具备制约性的活动过程。这是由于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引导开展的一系列教学活动和体育项目都具备相应的规则,且基于体育教师的指导下而开展,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务必认真地坚持原则,一起维护相应的协定与有关的标准,从而在快乐、友好、礼让的氛围中进行。而自主的行动、严格的纪律、认真地安排等,都涵盖相应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从而有助于学生良好荣誉感、集体意识、责任观念的培养。事实表明,一系列的体育活动使学生懂得服从、遵守社会公德、遵守纪律、制约自身的行为等有着理想的成效。

1.2小学体育教师渗透德育具备的自身优势

跟其他课程的教师进行比较而言,小学生自我感觉最为亲近和地位较高的是体育教师。在结束体育教学活动之后,小学生都想着跟体育教师接近,跟体育教师探讨自身的抱负与理想,跟体育教师之间表现出和谐的关系。因此,体育教师更加熟悉学生的心理与思想,更加清楚学生的一些情况,而长时间地融入自身的情感,能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性与有效性。鉴于此,跟其他课程的教师相比较,体育教师有着显著的长处。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间的情感交流、思想碰撞等都是经常性的和直接性的。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性地对学生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具备自然、具体、实时的优势,能够防止空洞的讲解和形式主义的教学,学生的接受也变得容易起来。

2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缺失

体育教学中德育缺失的现状。

2.1体育教学中对道德教育的重视不够

重知轻体的思想依旧影响着体育在学校教学中的地位,较其他学科而言体育仅属于副科,处于弱势地位。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忽视对学生道德教育的内容,放松了对学生德育品质的评价。学生在体育教学课堂中只一味的、单纯的学习相关的体育技术、技能等,没有意识到体育教育中健全人格、磨练意志等的德育功能。

2.2体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内容相对空洞

长期以来,政治思想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方式,但政治思想过于强调政治立场,形成道德教育的“政治化”,这样就混淆了政治思想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界限,但政治思想教育代替不了道德教育。体育教学中浸润着道德教育,民族精神、团结協作、顽强意志与拼搏等精神,都应在体育教学目标中体现,但目标没有得到细划,教学内容空洞,且体育教材与教学内容中的道德素材开发不够,道德教育得不到很好的效果。

2.3体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方法简单

教育不是教和育两者分离的关系,只重视教而不重视育,或只重视育而不重视教,都是不科学的,违背了教育的原则。长期以来,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呈现出单一的说教形式,与学生交流不足,在单纯的灌输教育形势下,学生的主体性受到压抑,学习的积极性就大幅度降低,加之教师的教学手段陈旧、方法单一,体育教学中道德教育效果就差强人意。

3结论

体育教育中德育缺失的成因。

3.1思想认识存在误区

体育教学传授学生体育与卫生保健知识、教授体育运动技术、技能的功能,是一些地方教育部门的管理人员、学校领导以及体育教师公认的教学功能,认为德育目标与体育教学毫不相关。当前,“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深入贯彻于体育教学中,更多关注的是学生身体健康,而忽视了对学生精神、思想等的教育,在教学评价中也只是将学生的体育技术、技能作为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准,忽视了对学生团结协作精神、顽强的意志品质、规则意识等的评价,阻碍了体育教学中道德教育的实施。

3.2教师德育能力欠缺

体育教师注重专业技能的学习与掌握,对教学中专业技能学习、训练的工作量大,造成时间和精力的消耗,致使对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对文化理论、德育知识的加强少之又少,有些体育教师直接忽视,造成体育教师道德修养停滞不前,甚至道德修养水平降低。由于学校缺乏对体育教师道德修养的激励机制,导致体育教师的道德修养与德育知识有所欠缺,不利于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导致体育教学中的德育目标无法实现,尤其是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领域。

3.3德育目标实施不力

当前体育课程标准已将道德教育目标纳入教学目标中,但部分学校并未将其目标纳入体育教学计划中。在教师备课的教案中也只是将道德任务写在任务栏中,却没有完整的实施方案与具体的措施,与提高学生的体质与运动技术相比,却差强人意。体育教师只想方设法的采用各种方法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技能,在学生道德教育方面对德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等了解不多,可借鉴的研究比较少,只能凭自己的感觉行事。

4结束语

坚持“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而行不相悖”的文化发展观,体育教学与道德教育的关系密切,共同促进,相辅相成。但体育教育仍在促进道德发展的轨道上运行,应不断反思,不断地开拓创新,深入挖掘体育教学与道德教育共同发展的对策,将体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研究转化为现实的教学实践资源,是体育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BE/OL].

[2]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275.

[3]吕燕舞.体育课中思想教育“无处不在”[J].考试:理论实践,2014(7).

猜你喜欢

德育教育体育教学
以德立身 以德施教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