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用信息技术与彰显体育健康核心素养

2018-10-30李迪三

速读·下旬 2018年8期
关键词:优化课堂核心素养信息技术

李迪三

摘 要:活用信息技术能优化体育课堂,彰显核心素养。体育与健康学科的核心素养,就是指科学合理地自主健身。科学自主健身依仗运动认知能力这一先决条件;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提升健身实践能力。信息的不断更新保证了终身体育的永久无限性,是终身体育的首要选择;还有利于主动树立团队合作意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核心素养;自主健身;优化课堂

体育与健康学科的核心素养,简捷地说就是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自主健身。其核心能力包括运动认知、健身实践和社会适应等。体育课堂更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的发展性动态整合,并专注于以增强学生的健康体质为核心价值追求。活用信息技术定能优化体育课堂,彰显核心素养。

体育与健康新课标践行中,学生的学习锻炼方式已由传统的接受式向发现探究式进行转变,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与方法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角色主动转变,把学生看成鲜活的个体,把课堂看成是学生成长的园地,注重学生的真情实感,尊重学生的判断,重视学生的技术、技能和知识经验储备,更多地履行多样化的职能,承担组织教学的责任,让学生在课堂交往中展示自己的智慧,发展自己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的意识,突出自身的主体地位。加入信息技术的教學就可以大限度地实现体育课堂教学的优化。

不难了解,体育教学信息媒体主要包括挂图、模型、录影、幻灯、电视、电脑、智能手机等设备及其网络载体。教学过程中,利用这些媒体信息可以实现平面、立体模拟,语音、静态实景重现,动态过程呈现以及促进教学多方互动,为学习者提供了多种不同的刺激,直接调控教学环境。从而起到优化体育课堂教学的作用:

1.运动认知能力是指学生对体育健身知识、运动技能及相关健康知识的获得、转化和评价的能力,伴随着思维、理解和感悟等活动,是科学自主健身的先决条件。利用信息技术能有效地优化体育教育环境,提高教学质量。

布鲁纳的发现说指出:学习过程是一种积极的认知过程。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每个知识的学习都要经过获得、转化和评价这三个过程;其次,非常重视人的主动性和已有经验的作用,重视学习的内在动机与思维的发展,提倡知识的再发现。

据此理论,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教学进行体育健康理论知识的传授。如人体生理结构、卫生保健基础常识等。让“再发现的过程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提升自主健身实践能力。信息的不断更新保证了终身体育的永久无限性,是终身体育的首要选择。活用信息技术,就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必要的锻炼环境,丰富教学内容和多样的主客观形式。采用信息技术,通过视频展示规范动作,通过动画揭示动作的力学原理,以精致浓缩的微课展示,使学生耳闻目睹,既了解原理,又熟记要领,加上教师的悉心指导,运动技术定会迅速长进。

掌握了基本理论,有了心理准备,就要引导学生实践健身,体验身心上的冲击和满足。诚然,掌握不当也会起到相反的效果。所以,正确的锻炼习惯,良好的健身行为,需要每次课的强调落实。准备活动;补水;卫生习惯;调整放松;运动频率、负荷与强度;自我心率监测等。只有掌握了这些知识,健身实践才会起到真正服务身体的作用。做到懂健身、会健身!可见,将信息技术运用到体育教学当中,是传统教学的补充、延伸和升华,从而起到优化体育课堂教学的作用。

3.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信息课更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协作学习。信息技术的交互性有利于加大锻炼者的参与程度,帮助他们协作意识的形成和学会协作学习;其交互性促进师生或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为锻炼环境的营造、团队的形成,提供了有用的价值支撑。

学者们认为社会适应的机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过程和方式。前者强调适应的流程、环节,后者强调个体所采用的方法、手段。大多认为,个体分别通过掌握、应对、防御等三种内在心理模式和个人定向、社会定向两种外在行为模式来适应社会变化,依次经历起始比较、心理发动、内容操作和适应评价环节等四个阶段,从自我的自在状态进入一个需要与之交互作用的社会情境系统,从而最终达成社会适应状态。

班级即社会,美国生物学家威尔逊对社会一词定义成:“一群以协作方式组织起来的同种生物”。所以学生在班级环境中,必须学会协作。体育与健康课有他自己显著的特点: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传授体育基本知识技能为主要内容,来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目的。此过程,有合作自主,探究竞争等多种学习方式。如合作学习耐久跑时,摒弃传统教学枯燥的绕圈跑方式。采用音乐伴奏、视频模拟到站,小组定时定量等,把学生进行同质分组,按组员商量好的练习次数和时间,参考教师的建议,自主发挥团队的力量,坚持完成既定目标。

信息技术并不能取代教师,但其灵活运用能大大优化课堂结构。优化体育课堂是一个永恒而常新的课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认真实践,为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为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主动、积极、和谐、活泼地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义亮.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学校体育,2002(3):72.

[2]中小学体育课程理念与实施[J].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邝锦耀.论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J].教育导刊,2002(5S):37-39.

[4]许志文.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锻炼能力的探究[J].小学教学参考,2007.

[5]周济.学校体育是青少年体育的基础和重点[J].中国学校体育,2007,6.

[6]邹德敏.提高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与实践[J].体育教学, 2009.

猜你喜欢

优化课堂核心素养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浅谈如何构建高中英语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