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轻松迈进习作大“门”

2018-10-30陈敏

速读·下旬 2018年8期
关键词:语汇习作文章

陈敏

摘 要:“习作难,教习作更难”,这是语文教师在长期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共识。然而,三年级的起步习作,那才叫难上加难,难于上青天。学生要从以往的写话一下子过渡到写习作,往往“没的写”、“不知怎么写”,既好奇又畏惧。面对学生的困惑,我们教师又如何才能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关键词:学生;习作

一、巧引自然过渡,消除畏惧心理

学生初次接触习作,既陌生又好奇,既有激情又感到畏惧。什么叫习作,我能写出习作来吗?这高不可攀的习作真令学生望而却步。教师也头疼找不到好办法把学生引上习作之路。这时我们不妨回头再研读研读《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具有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特点,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创设情景,开展丰富有趣的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的语言,先说后写,由说到写,从说话自然过渡到写作,把学生轻松地引进习作之“门”。

例如教学生写第一次习作“介紹自己”时,我事先让学生准备一面小镜子。上课时,先创设情景把学生带入实践活动。师:真高兴这学期又认识了你们这40多名新同学,你们想和老师一起合作学习吗?生:想。师:看着天真可爱的同学们,我真想一下子都把你们记住,可这么多同学,怎么记呢?你们愿意帮老师想个办法吗?生甲:用相机照。师:可老师没有相机呀。“唉!”生叹气。生乙:同桌互相看着画像。师:图画画得好的可以画,那画画得不好的同学怎么办呢?生丙:还可以把自己的样子写出来,拿给老师课后一个一个地看,就很容易记下来了。

二、结合生活精训练,积累素材寻方法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古人这些总结,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积累”在写作中的重要性。“平时靠积累,考场凭发挥”,这是考场学子的共同体会。

(一)语言方面要建立“语汇库”

语汇是文章的细胞。广义的语汇,不仅指词、短语的总汇,还包括句子、句群。建立“语汇库”途径有二:第一是阅读。平时要广泛阅读书籍、报刊,并做好读书笔记,把一些优美的词语、句子、语段摘录在特定的本子上,也可以制作读书卡片上。第二是生活。平时要捕捉大众口语中鲜活的语言,并把这些语言记在随身带的小本子或卡片上,这样日积月累、集腋成裘,说话就能出口成章,作文就会妙笔生花。

(二)要加强材料方面的积累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许多学生由于平时不注意积累素材,每到作文时就去搜肠挂肚,或者胡编或者抄袭。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积累素材。平时有条件的可带着摄像机、录音机、深入观察生活、积极参与生活,并与写生、写日记、写观察笔记等形式,及时记录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中的见闻。记录时要抓住细节,把握人、事、物、景的特征。这样,写出的文章就有血有肉。

(三)要加强思想方面的积累

观点是文章的灵魂。文章中心不明确,或立意不深刻,往往说明作者思想肤浅。因此,有必要建立“思想库”。方法有二:第一要善思。“多一份思考,多一份收获。”平时要深入思考,遇事多问问“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这样就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还要随时把思维的“火花”、思索的结论记录下来。第二要辑录,也就是要摘录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

三、在体验快乐游戏中作文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感兴趣的活动和学习。在孩子的生活中,游戏与学习是互相渗透的,游戏甚至占据了孩子大多数的生活。孩子在游戏中可以顺利地掌握新的学习内容。为丰富孩子的生活,我引导孩子开展文艺、体育、科技、编手抄报等活动,游戏中孩子的头脑里充满着无数个“为什么”,于是我指导他们把在游戏中的所见所想写下来。孩子根据自己的亲身游戏写出的《蜗牛的触角》《乒乓球的秘密》《我能造纸了》《水里的筷子》等作文,都反映了孩子大胆游戏、勇于探索的可贵精神,而这些文章的素材,完全出于孩子自己的创造。可见当游戏活动真正融入孩子的习作中时,孩子对写作的热情会更高涨,写作过程所留下的印记也会更深刻。

四、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和意图

1.立意要正确正确是文章立意的第一要义,所谓正确就是要保证文章的感情和思想观点正确,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符合我国基本政治原则,符合人的基本道德要求,能给人以积极的启发。

2.立意要新颖,文章最忌随人后,人云亦云,新颖的角度是作文创新的核心。立意新颖要求跳出陈旧的框框、不按顺向思维、习惯思维或原有的心理定式进行立意构思,而是以独到的视角去审视题目中所蕴涵的另类内容,避开他人所常写,写别人所未写。即使同一写作对象,总是可以从许多角度切入,只要我们打破思维的定式,站在时代的高度,避“俗”求“异”,多角度、多侧面思考,或联想、或扩展、或类比、或逆向,发人之所未发,就能在五颜六色的天空里构筑属于你的最美的彩虹。

五、降低标准细心评,鼓励评语激兴趣

三年级的学生由于受观察能力、感受能力、理解能力及语言组织能力的限制,写出的习作往往空洞不具体,平淡无新异,错别字多,语句不通顺等等。老师批改起来很难、很烦,一笔否定嘛又伤学生的自尊,打击学生的写作兴趣。因此我认为评改起步习作应注意以下两方面的问题:①是起步习作要强调生活化,只要学生能写出生活中的真实事例,表达对某人、某事、某物的真实感受即可,不必强求新异;②是多挖掘鼓励学生的成功之处和闪光点,激发写作兴趣。哪怕是一个标点,一个词语,或某句话中成功地运用了一个修辞,我都会用红笔勾画出来,注上“用得真好!”“写得真棒!”等鼓励性语言,让学生醒目地看到自己的成功之处。我在评改起步作文时,只要学生习作文字通顺,有真实感受,或有所进步,我都会毫不吝啬地评上优,并附上鼓励性评语,使学生真正获得成功的体验,在习作之旅中兴趣盎然地起航!

猜你喜欢

语汇习作文章
福安土白语汇的语言年代学考察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