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三四年级语文课堂有效教学分析

2018-10-30张西胜

读与写·下旬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有效教学语文课堂

张西胜

摘要:为了提高小学三四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本文对该阶段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存在的弊端进行分析,并提出新的教学方法。首先,本文针对教学中心偏差问题,提出以学生为主体,转变教育观念新教学方法。其次,针对教学方法鼓噪乏味问题,提出巧用语言,激发学生兴趣新教学方法。最后,很对缺少教学辅助工具问题,提出多媒体辅助教学新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三四年级;有效教学;语文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30-0096-02

小学语文学习分为三个阶段,包括初级阶段、能力提升阶段、知识面拓宽阶段。其中,能力提升阶段在小学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该阶段指的是小学三四年级语文教学[1]。随着教育改革开放,小学语文教学模式逐渐得到调整,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实现当前教育目标[2]。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特点,以学者为主体,引进媒体辅助教学,制定新的教学方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1.以学生为主体,转变教育观念

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讲解本节课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使得学生被动接收知识内容,教学质量难以提升[3]。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打破传统教育观念,本文以小学三四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为重点研究对象,提出新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设置课堂互动时间,利用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思考发现问题,适当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例如,小学三年级上册《陶罐和铁罐》一文,教师布置课前预习作业,让学生通读此篇文章,分析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从中发现了什么道理。课堂上,根据学号划分小组,每5人为一个小组,给予15分钟进行讨论,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根据课下预习情况,结合课上组织学生相互讨论结果,由小组长代表发言总结讨论结果,发表小组对《陶罐和铁罐》一文的见解,教师负责记录汇报结果。当所有小组汇报结束后,由教师发言,对各个小组提出的观点进行批评指正,对于分析正确小組给予奖励,而未能理解课文含义的小组不可以采取批评,而是以鼓励的方式进行指正,找出学生思考错误的原因,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文章真正含义。

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课堂中,认真思考问题,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通过独立思考问题,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与此同时,采取小组合作讨论方式,还可以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

2.巧用语言,激发学生兴趣

语言是语文教师特有的教学手段,从古代起,我国对教师的表达能力已经有一定要求,延续至今。儒家教育思想中,教师自身除了自身学识渊博以外,还要懂得一些教学规律,善于课堂教学语言表达,包括课前导语、课中知识讲解的衔接、课堂讲解内容总结,这些均要求教师语言通俗、准确、丰富、形象、生动。对于三四年级学习提升阶段来说,注重语言表达显得更为重要,只有巧用语言,才能够激发学生兴趣,使得教学质量得以提升。

例如,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中《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文的讲解。传统教学模式是通读课文后,教师为学生讲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生词,并解释课文每句话的含义。这种教学模式过于枯燥乏味,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教学质量难以提升。为此,本文提出巧用语言,激发学生兴趣的新型教学模式。课下教师需要做好备课工作,研究各个民族的服饰、语言、生活习俗等。课上,在通读课文之前,介绍各个民族的服饰、语言、生活习俗等,巧用语言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本文以傣族为例,傣族视孔雀、大象为吉祥物,民间故事丰富多彩,傣族人民喜欢依水而居,爱洁净、常沐浴、妇女爱洗发,故有“水的民族”的美称,做完基本介绍以后,利用多媒体播放各个民族服装,供学生观赏,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目的。

3.多媒体辅助教学

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时期,新事物对他们的吸引力更大一些。传统的课堂教学模目前,我国从小学开始引入多媒体教学,使得学生从小学开始接触多媒体教学,逐渐习惯现代化教学模式,无法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因此,教学质量难以提升。而多媒体教学装置可以与互联网连接,通过网络查找教学资源,以文字图片结合方式播放教学内容,或者以视频方式播放教学内容,可以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可以将一些书本中没有提到的内容通过多媒体播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的内容,尤其是四年级古诗词的讲解。大部分学生在理解古诗词上存在一定困难,因此,提出多媒体辅助教学方法。本文以《四时田园杂兴》为例,利用多媒体播放乡村男女日夜辛劳场景,借此场景讲解诗人抒发的情感,加上乡村儿童生活情趣画面的展示,儿童们年龄小,无法学会田园耕种方法,但是也参与到其中,从中可以看出流露出了作者对乡村童年时的喜爱之情。通过观察多媒体播放的画面可以看出,这首诗描述的场景、人物、风情,在教师的讲解下,可以让学生思想融入到画面当中,对诗词内容理解更加深刻,在短时间内掌握诗词表面含义,更加深层次的含义需要教师的引导来理解。

因此,根据课程讲解内容,结合学生喜好,合理选取素材,利用多媒体播放,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兴趣,使得学生与课堂融为一体。

总结

本文主要对小学三四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展开研究分析,根据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情况分析出一些教学问题,包括教学中心偏差、教学方法鼓噪乏味、缺少教学辅助工具。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以学生为主体,转变教育观念、巧用语言,激发学生兴趣、多媒体辅助教学3种教学方法。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帮助小学三四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俐.基于课程整合的小学语文知识提炼及单元整体教学——以小学四年级语文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8):62-64.

[2] 魏中天.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34):132-132.

[3] 叶小英.导学案设计在小学语文自学课型中的有效运用——以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万年牢》为例[J].快乐阅读,2016(20):94-95.

猜你喜欢

有效教学语文课堂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走进农村课堂 实施有效教学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