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2018-10-30陈娜

读与写·下旬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开展小学语文教学

陈娜

摘要:语文教学是其他学科教学的基础,小学语文的学习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甚至是整个人生阶段的学习都具有无比重大的意义。基于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如何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成了教师需要认真去探究和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开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30-0043-01

小学生语文学习是一个由被动感知向逐渐向主动感知转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充分的启蒙作用,帮助学生接触语文、认识语文,学习语文,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本文对如何开展小学生语文教学做出了以下几方面的分析。

1.语文学习兴趣的引导

1.1 准备感染力强的教学课件。

教师在上课前必须要找好一个点来吸引的学生的目光,针对小学生精力容易不集中的特点,教师应提高教学课件的质量。当然,提高质量并不是要求教师把一个课件做的多么的高大上,而是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喜好来制作他们喜欢看的课件。教师在主色调上要尽可能选择鲜艳的颜色;对PPT的模板类型要选择活泼可爱型,可以带有一定的卡通人物;关于音频也要选择适合小学生的,其中的声音要带有柔和性。

1.2 童话教学法。

小学生处在一个童话的世界之中,他们用自己独特的视觉来看待世界,认识世界。而教师要想和小学生产生学习上的共鸣,就必须要进入到童话的世界中去。童话教学法要求教师拥有一颗童心,以小学生的视觉去理解文本分析课文,再用小学生可以理解的思路去进行教学。

2.“读”的教学

小学生由于年龄的限制,阅读完一篇文章后常常搞不清楚文章究竟讲了哪些内容。教师一定要在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上下功夫,帮助学生学会读懂课文,分析课文,理解课文,掌握课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读完一篇文章后进行简要的概述,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教师通过概括和回答问题的方式让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去自主分析文章,并逐渐明白如何去读懂课文。

3.“写”的教学

3.1 让学生巧用写作方法。

小学生的作文中总是存在很多问题:记流水账,缺乏真情实感,头重脚轻等等。教师针对这些问题,要进行思考和分析。教师要把写作方法以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一开始,教师要把作文的框架打好,让学生先按照这个框架进行写作,从而逐渐理解写作究竟是怎么回事,再让学生去自我发展;这其实相当于教师给学生先盖了一栋房子,让学生暂时住在这个房子里,并观察教师是如何把房子盖起来的,待学生自悟到一定程度后,教师打开门,让学生自主地选地选材进行房屋的构造。教师在这个框架之上,要不断地改变内容,一开始框架可能只含有“开始、过程、结果”三个部分,教师进一步把“情感”也加入其中,再逐渐的,教师要把文章内容的比例也加入到框架中去。总之,教师要不断改进这个框架,有时增有时减,循序渐进地进行指导。

3.2 进行写作训练。

小学生思想不够成熟,思维形成的过程很缓慢,对此,教师应开展写作训练,帮助学生能够定期提升写作能力。教师对于写作训练不必要总是拿出一大段时间来让学生练习,教师在课堂上抽出一部分时间即可。教师要跟据小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阶段性训练,可以让学生先从练习写一句话开始,再到写一个片段,最终开始完整性作文的写作。

4.“说”的教学

4.1 辩论法教学。

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好胜心理,对待同一事物也有不同的看法,教师针对该特点,可以进行辩论法教学来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根据课文内容提出一个辩题,让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行辩论。例如:教师在讲授《炊烟》这篇课文时,便可以让学生辩论一下“缕缕”炊烟是什么时候,有的学生会说是在早上,有的会说是在中午,还有的学生会说是在晚上,让学生自行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把自己的所见所闻作为依据进行大胆地辩论。

4.2 演讲法教学。

演讲法教学核心是让学生在宣泄自己情感的同时提高他们的自我表达能力。教师可以在讲解课文完毕时,给予学生解放思想的时间,让他们自行陈述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例如:教师在讲解完《手捧花盆的孩子》这篇课文后,就可以让学生进行简短的演讲,让他们发表自己对于这个捧花盆的孩子的所作所为的看法,以及自己对于诚实的认识。

4.3 朗读背诵法。

教师可以摘选一些优美的语句或是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让学生进行朗读和背诵。同时,教师还要对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进行指导。关于朗读,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做一个示范,对如何断句,如何添加感情都進行细致的指导;关于背诵,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情景,在学生能够在想象与联想之中,轻松地完成背诵。

5.注意“因材施教”

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因人而异,教师要通过语文能力检测全面细致地了解学生个人情况,对不学生习能力的学生进行分类,并根据分类进行不同的教学引导。对于学习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生,教师要做到少提示多引导,把更多的学习空间教给他们自己:而对于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而言,教师就要多花费时间进行耐心地指导,帮助他们把基础的学习任务完成好。

结语

语文教学一直是教学中重要的一环,教学改革也对语文教学开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在兴趣引导、读写说能力培养和因材施教三方面进行了教学方法的探究。教师应不断思考如何进行语文教学,并进行落实。

参考文献:

[1] 郑绍明.小学语文教学:教什么?不教什么?[D].课程·教材·教法,2014-07.

[2] 章珊珊.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江西:江西师范大学,2015.

[3] 厉晓霜.试论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3(13):34-34.

猜你喜欢

开展小学语文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试分析交通企业管理中政工工作的开展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基于人本理念背景下的事业单位政工工作的开展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