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运用数学情境教学
2018-10-30崔凤忱
摘 要:数学情景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特点创设某种情境,促使学生在这一情景中,激发学习的兴趣,展开对问题的积极思考,加深学生的学习体验。通过创设有效科学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实践感受中逐步认知知识,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情境;激发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它的应用性比较强,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把数学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初中生的求知欲比较强烈,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对于比较抽象的数学教学,教师可以创设动手操作的情境,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化,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一、 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兴趣
学生在思考问题时习惯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寻求问题的答案,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只有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才能使数学真正地实现其价值。此外,基于生活化的数学教学使得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唤起他们的兴趣,更有利于思维的发散。例如:在部编版初中七年级数学“轴对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做好一些轴对称图形的教具,像用彩纸剪下蝴蝶、奥运五环、风筝、脸谱等,将这些轴对称图像呈现到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学生面对生活中熟悉图形,表现出极大的探究欲,教师顺势引出探究的问题:观察这些图形有什么特征?教师的这一问“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对问题议论纷纷,有的说这些图形左右两边都一样(学生还不会用标准的数学语言描述这一现象);有的说这些图形折叠后正好能够完全重合。学生的这些回答正是轴对称图形特征的雏形,只不过学生还不会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来描述。这也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重点强调的内容。在学生对轴对称图形有了初步的认识后,教师再引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完美的切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此时学生从心理上就很容易接受和认同这些新知识。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不仅激发学生的兴趣,还顺利地为学习新知识架桥铺路。为了增强学生对于轴对称图形认识,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利用轴对称的特征对学过的图形进行分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二、 运用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
问题是数学思维的开始,有效的问题能够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使学生摆脱厌烦的情绪,全神贯注的实施到教学听讲中,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教师的问题要真正的面向全班学生,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对问题展开积极的思考。问题提出要有针对性和及时性,针对学生易错的、重难点知识进行提问,要一语中的。在学生百思不得求解时,教师及时的问题使得学生茅塞顿开,恍然大悟。这样问题才是有价值的问题,不要想到哪问到哪,泛泛而问,问题要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例如,在部编版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中,教师在教学的开始对学生进行问题引导:看到这个题目,你都想到了哪些问题?通过教师的问题促使学生自己创设问题情境,以此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把学生的思维很快地带到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经过短暂的思考后,学生有的提出什么是一元一次;还有的提出一元一次方程该如何解;有的学生想得更深,他提出,初中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与小学的解法一样吗?学生的这些问题正是一元一次方程要解决的重难点问题,通过学生自己创设问题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对问题的兴趣,还促使学生的思维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并且由于问题是自己提出的,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提出或深或浅的问题,带动全班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对问題的提出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三、 运用操作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索
初中数学的教学内容涉及很多数学概念、公式以及运算定律学习,对初中生来说,这些内容学起来枯燥无味,再加上教师单一的教学方法更增添了枯燥性,由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懂得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动手操作就是其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操作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的动手操作中,自主的发现探索数学问题,提高学生自主探索能力。例如:在部编版七年级数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拼三角形,让学生观察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组成三角形,什么情况下不能组成三角形。学生的兴趣高涨,拿着小棒在不停地摆动探究规律。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以及合作学习,学生不仅理解构成三角形三边条件“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的定律,还加深了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得学生对知识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便于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形成自己的理论基础。若教师没有让学生动手操作而是直接告诉学生这一结论,则就会导致学生在运用中生搬硬套不能灵活运用,或者随着知识内容的增多,学生就会张冠李戴,混淆知识。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多为学生搭建动手操作的平台,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突破教学重难点。
总之,合理运用教学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实际运用中,教师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结合教学内容合理的运用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求知欲和自主探索的动力,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使课堂教学因为融入情境教学而焕发新的光彩,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也要不断的探索实践,使其日趋成熟,更好地服务于数学教学。
参考文献:
[1]周凤.浅论如何在数学课堂合理运用情境教学模式[J].中国校外教育,2017(32).
[2]龚郑勇.对“情境教学”的反思——兼及教学技术的价值观错觉[J].教学与管理,2017(34).
作者简介:
崔凤忱,吉林省榆树市,吉林省榆树市闵家镇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