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祭十二郎文》浅探古代祭文之写作模式

2018-10-30肖志仁

考试周刊 2018年86期
关键词:借鉴情感

摘 要:对古代文章进行研究首推唐宋八大家的文章,大家之作是一个时代文学的精华所在。作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在文学方面的造诣更是毋庸置疑,一篇《祭十二郎文》是其众多作品中的巅峰之作。笔者通过对韩愈的这篇感情真挚的祭文进行分析,试浅探古代祭文的写作模式。

关键词:古代祭文;情感;借鉴

具有美学力量的文章必定会影响深远,韩愈大家的一篇《祭十二郎文》在催人泪下的同时引得无数人醉心于古文研究。通过对《祭十二郎文》进行浅析,作者与大家共同探讨古代祭文的写作模式。

一、 写作模式

本文是韩愈先生众多文章中的巅峰之作,在行文的过程中巧妙运用多种方法,使文章的每个环节都显现出极浓的悲情。整篇祭文的写作模式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 追叙情感,不谈功德

韩愈在写作《祭十二郎文》的过程中并没有如一些常规祭文一般一味地歌功颂德,而是自始至终只是通过追叙与侄儿的深厚感情来表达内心的无比思念之情。作者与死者之间虽是叔侄关系却情同手足,从这种亦叔亦友的关系来看待韩愈在侄儿亡故之后痛彻心扉的哀伤之情,就显得这种悲情毫不做作,并且极为符合情理。古人门庭观念之重以及韩愈至悲至痛的表达极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韩愈本身又是宦海中人,在侄儿意外身故之后将自己死后能与侄儿见面视为幸事,但却又对死后不能相见的可能表示担忧,进而使文章的内容中充满矛盾之感的表述。整篇祭文之中的情感只流露于亲情方面,而没有其他的赘述。

(二) 以时间顺序为行文结构,抒情叙事议论相结合

《祭十二郎文》的行文结构完全依照时间的顺序,将叙事、抒情、议论三者完美结合。韩愈首先通过对幼年时候两人的孤苦伶仃和形影不离的悲情进行描述,然后又对自己在成年之后多次科举不中,颠沛流离,每每想要与侄儿相聚却又因为自己仕途不顺而无法实现,再到由于自己身体状况不好而担心过早死掉,留下侄儿一人在世上孤苦无依。文章的叙事过程以叔侄之间的生死离别为中心,紧紧围绕着这一结构展开写作,这样的写作模式使读者更能感受到韩愈与十二郎之间的深厚感情。作者更在听到十二郎死讯之后内心种种复杂情感,无以表达,以致呼天抢地,归咎于自己,是作为长辈的自己未积福德以佑后辈!将抒情、叙事、议论进行了完美的统一。三别三会的经过以及生死离别的悲情使作者在讲到十二郎去世的时候读者对文中的悲情感同身受。使祭文的整体效果达到最佳的程度。

(三) 运用对话形式,朴实中突出真情

在《祭十二郎文》的整篇写作中,全文以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的对话形式进行表达。作者用朴实的话语将二人的对话娓娓道来。生动的对话内容使读者感觉十二郎就在作者的身前,对话的过程满是亲切的话语,像是二人之间在聊着家常。而到了最后更是使读者感到逝者已逝,十二郎的亡魂仍然能够听到他的家常絮语一般。甚至作者还对侄儿的死因和死期进行了询问,这样的方式更显得情真意切。整个对话过程如泣如诉,满满的感情色彩和极浓的抒情意味有效地增加了文章的感染力和抒情意图。

(四) 巧妙运用语气助词,渲染哀伤之感

全文运用极多的助词,注重运用虚词来提高行文的感染效果。作者恰到好处地运用“乎”“矣”等语气词,从“其信然耶”到“几何不从汝而死也”这一段中仅仅三十句却几乎每一句都运用语气助词增强句中的哀伤之感。助词的反复应用使行文如怒涛惊湍,时刻牵动读者的内心。抒情语气的运用更使所表达的感情更加强烈,并且使整个文章的节奏顿挫有力,突出了作品整体的感人之力。

二、 古代祭文的探索应用

每每读到《祭十二郎文》,都会被其中的悲恸之情所感染。在2017年作者的外祖母不幸离我而去。伤心欲绝的情况下,亦应用此种写作模式作文《祭外祖母周母彭氏老孺人文》,以祭奠亡故外祖母。文章如下:

祭外祖母周母彭氏老孺人文

公元二零一七年十月初四,惊闻外祖母丧之三日,不孝外孙女肖志仁,乃能衔哀致诚,谨具薄醴素馐之奠,祭汝在天之灵:

忆及外祖母一生:适逢婆母热孝,十六岁即归周门。自此,尽心侍奉公爹,竟至九旬高龄,尽享五世之天伦;长嫂当母,辛苦操劳,育三男一女,含辛茹苦,皆教养成人。汝之一生,诚心以待家人,善心以待世人。凡龙山往返杨市之行旅,皆可得汝清茶一盏,竹炬一捧,数十年如一日,备积福德以佑子孙。实乃当世之楷模!

吾母自幼多病,幸得汝悉心抚养,至于成立。吾母适肖家门,汝仍挂念不已,每每农忙,汝常于诸舅耳旁念叨,直至诸舅忙毕吾家农活,方展笑靥。

犹忆吾之断乳,即在汝怀,呱呱待哺,索母而泣。汝再三温言抚慰,待吾之深情不薄幺女。每夜相伴而眠,哄睡盖被,唯恐惊之冻之,偏袒爱护,缝掇补浆,无微不至,视若掌上明珠。其时生活惟艰,多方困顿,汝想方设法,润泽吾犹幼之心灵:或摘数朵黄花,或割几枝青豆,或制几块薯干……吾归家后,汝犹惶惶若失!

其后吾家建屋,汝来帮忙,辛苦操劳;又其后逢吾父英年早丧,汝来陪伴,款款安慰;至于吾母今年已六十又六,仍以娇娇独女自居,实乃汝之慈爱!

往日恩情,一顰一笑,种种怜爱,犹历历在目,而外祖母现已驾鹤西去!自此,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山高水长,汝之英灵,一路走好!

呜呼,言有尽而情不可终,呜呼哀哉!含泪泣血!尚飨!

外孙女志仁泣叩

三、 结束语

《祭十二郎文》是韩愈先生文章中的巅峰之作,更是古代祭文中的范文。通过对此文的写作进行浅析,进而对古代祭文的整体写作模式进行探讨,在进行高中语文教育的过程中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独到建议。

参考文献:

[1]洪何苗.悼词写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应用写作,2014(02):33-35.

[2]凌佳梦.唤醒祭文的抒情气质[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3,31(05):34-37.

[3]王利锁.欧阳修祝祭文简论[J].汉语言文学研究,2012,3(01):53-57.

[4]张海鸥,谢敏玉.悼祭文的文体源流和文体形态[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7(02):83-88.

作者简介:

肖志仁,湖南省怀化市,湖南省怀化市铁路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借鉴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被情感操纵的人有多可悲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浅析原创品牌设计的发展之路
浅析王安石的人才培养观
浅谈中国传统图案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
《华盛顿邮报》转型的实践与借鉴
日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对中国的借鉴
情感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