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合唱教育对中职学生集体主义意识的培养作用

2018-10-30陈娟

考试周刊 2018年86期
关键词:中职学生

摘 要:近几年,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越来越被重视,特长生也逐渐被认可,音乐合唱教学作为中职学生的特长课,对学生的特长培养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对合唱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学到很多专业的音乐和声乐知识,在合唱的学习和排练中还能提高和发扬集体主义意识,提升整体团队的凝聚力,进而对学生各方面品德及文化素养产生巨大影响,下面本文将合唱教育对中职学生集体主义意识的培养作用进行论述。

关键词:中职学生;音乐合唱;发扬集体主义意识

音乐合唱教学作为中职学生教学中的一部分,在通过教材进行音乐知识授课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技术及技巧的培训,强调合唱的主题,做到声融合一,如嘴型、情感、保持微笑等等都要做到统一,充分体现出合唱的一致性,使学生意识到集体主义精神在合唱中的重要性。

一、 集体主义精神在合唱中的重要性

所谓合唱,就是以集体的形式来歌唱,而这个集体是由许多个中职学生组成的。因此,合唱是对一个集体声音的塑型,一个成功、完美的合唱节目,是靠一个集体、一个团队紧密合作才能够取得的,这就是我们要说的集体主义精神。在合唱中,学生之间要做到嘴型、眼神、表情的一致,整个合唱过程中要跟着指挥的手势,结合指挥的节律,不管是面部表情还是歌唱方面都要做到声型一致,这就要求在合唱教学中,使学生充分认识到集体主义意识的重要性,才能确保合唱中的和谐性和一致性。

(一) 有效提高了集体之间的凝聚力

对于学生来说,每个人的自身条件及音乐水平参差不齐,在演唱过程中,有的学生学习和掌握得比较快,而有些学生就会很慢,这样在进度上就会出现问题。另外,有些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排练之后,发现在合唱中,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和应用,自己的闪光点根本不会被发现,就开始有情绪,思想上呆滞、消极,不思进取甚至有拖后腿的迹象。但是,当她们通过经历成功的合唱之后,就能从中认识到集体主义精神是合唱的精髓所在,在经过合唱之后,学生才能体会到集体之间的凝聚力是有多么的强悍,进而也会促使学生们之间有效的自发提高凝聚力。

(二) 集体中建立严明的组织纪律

集体中建立严明的组织纪律,对于合唱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集体主义精神得以体现的地方。排练及演出时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准确无误地到达场地,合唱是集体性的演唱,看的是整体,整体是否一致,动作、声音是否合一,舞台上,不能交头接耳,不能左顾右盼,你在舞台上一点点的小动作,在台下都会被观众看得清清楚楚,所以,严明的组织纪律是必不可少的。中职学生中很多对集体毫不关心、平时自由涣散的学生,通过合唱教育后,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从中收获了很多,可谓吸取精华,去其糟粕,自身的很多坏毛病得到改正,并把好的方面带到了学习和生活中来,在集体中建立严明的组织纪律,不知不觉地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

(三) 提升团队的团结精神

合唱教育本着人人平等、均可参与的宗旨,真正的合唱离不开团队的团结精神,万众一心才能创造出具有集体美感的歌唱艺术。中职学生并不是专业的音乐人,所以声乐知识和音乐基础都很有限,对于合唱来说在这方面的要求并不是太高,只要学生对音乐感兴趣、热爱音乐都可以参加,这样形成一个有共同目标的团体,来共同完成合唱任务。在合唱教育过程中,要求学生万众一心,把集体团队的合作意识和团结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做到演唱的平衡、协调、统一,并且始终跟着指挥的手势,这样大家才能做到团结一致,这也是合唱教育的重要部分。合唱是一个集体、一个团队的活动,带给观众的是优美的旋律和动听的音乐,还有整体化一的舞台效果。因此,在合唱中,要发扬团队的团结精神,把每一个个体,也就是每个“我”融入合唱团这个大团体中,大家紧紧地抱在了一起才会创造出更大的力量,万众一心才能创造出具有集体美感的歌唱艺术。因此,一首成功合唱歌曲,必须有一个团结的团队才能演绎出来,团队的团结精神也是一个合唱团发展和存在的关键。所以说,合唱教育在中职学生中的开展和组织,在丰富学校生活,提高學生音乐素养的同时,也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团结精神,从而提高了综合素质的发展。

二、 如何在合唱教育中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

(一) 教师给予人性化教学及人文关怀式的指导

在合唱教育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给予学生合唱基础知识、技巧和技能的教学和培训,还应给予人性化教学及人文关怀式的指导。从情感的方面,使学生真正认识和体会到音乐带给我们的美感,以及音乐和人性美的融合,使学生在合唱中,能很好地把情感和优美的旋律结合为一体,进而把这首歌的情感通过演唱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对一首新的合唱歌曲进行教课时,要从声部、发音、节奏等多方面达到和谐和统一来进行,同时指导学生的嘴型、呼吸、吐字清晰度、表情要保持微笑等多方面与合唱融合在一起,从而进行调整,使自己与集体保持一致,妥善处理好自己与集体的合作关系,更深切地认识到集体主义意识的重要性,有效的发挥合唱教学的作用。

(二) 科学合理的分工、互助

一首成功的合唱,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的音准、音速、节奏、音量都有高标准的要求,这些方面对合唱效果影响重大。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指导时,应做到科学合理的分工、互助。科学合理的分工、互助,使学生在合唱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并将各自的优势合理地进行分配,使个体与集体很好地进行融合,发音效果更符合合唱要求,更展现出整体性和一致性,并随时根据实际情况对人员进行调整,使整个合唱达到声情并茂、完整如一的效果。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合唱教育对培养中职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提高音乐技能的同时,潜移默化中提升了自身的综合能力及诸多方面的品德,从而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下市场的需求,为将来步入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蓉.中职学生素质教育中合唱艺术的重要性探讨[J].艺术鉴,2017.

作者简介:

陈娟,初级教师,江苏省宿迁市,淮海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中职学生
浅谈基于中职学生个性特征的体育教学
背心负重训练对中职学生100米、跳远、跨栏成绩影响的研究
中职学生学习比例调查研究
中职学校学生维权的意义探析
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怎样预防学生违法犯罪
浅谈如何培养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