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护理岗位动态配合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2018-10-30郑蕴心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1期

郑蕴心

【摘 要】目的:分析急诊护理岗位动态配合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6年8月至2018年7月间本院急诊科护理管理中应用了急诊护理岗位动态配合管理方法,并将此时间段内在急诊科从事护理工作的40例护士及同期收入的100例急诊患者视为观察组;而将2014年8月至2016年7月间,即未应用急诊护理岗位动态配合管理方法,在急诊科从事相同护理工作的40例护士及同期收入的100例急诊患者视为对照组。对两组急诊护理服务质量及急诊患者的满意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对比,观察分析其差异性,从而探讨急诊护理岗位动态配合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护士较对照组护士的急诊基础护理服务质量和专科急救服务质量要高,两组对照结果区别性鲜明(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评价结果为89%(89/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65/100),組间统计学比较差异大(P<0.05)。结论: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应用岗位动态配合管理方法,能够确切提高急诊护理服务水平及质量,从而使得急诊患者获得更为高效、满意的护理效果,值得在急诊护理管理中持续且深入的研究应用。

【关键词】护理岗位;动态配合;急诊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2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1-281-01

随着医疗服务水平及人们生活质量的快速提高,对急诊护理服务的管理要求也愈加严苛。要想有效改善急诊护理质量就要从基础管理抓起,目前有研究分析显示,岗位动态配合管理方法是提高急诊护理管理水平的一项新型重要手段[1]。为此,本院特从2016年8月至2018年7月间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应用了岗位动态配合管理方法,将此阶段内的40例在职护士及收入的100例急诊患者视为观察组,而将未应用此方法的2014年8月至2016年7月间在职的40例护士及100例急诊患者视为对照组,对两组急诊护理服务质量及急诊患者的满意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对比,观察分析其差异性,从而探讨急诊护理岗位动态配合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详文示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6年8月至2018年7月间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应用了岗位动态配合管理方法,将此阶段内的40例在职护士及收入的100例急诊患者视为观察组,而将未应用此方法的2014年8月至2016年7月间在职的40例护士及100例急诊患者视为对照组。两组护理人员的年龄均处于20-3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4.76±4.10)岁;两组患者年龄均处于27-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36±7.54)岁。对比两组护士及患者的各项信息资料,大体结构基本无差异(P>0.05),具备进行可比性研究的先决条件。

1.2 岗位动态配合管理方法 设立动态岗位:将急诊工作区划分成抢救区、输液区、观察区与监护区,由资深护士任职急诊抢救区岗位,其它区域则根据急诊患者数量进行相应分配护士岗位,并细化岗位目标与职责;

动态调配岗位:①当日班次固定调配:即固定当日抢救区岗位,其它区域的岗位则每隔4h轮换一次,填写“急诊护理岗位动态交接单”,并做好床边交接[2]。②当日班次不固定调配:除抢救区,其他各区采用护士资历先低后高的动态调配办法,此办法主要是应对急诊工作量的突增,以缓解人手不够的压力。③长期岗位动态调配:人性化地根据护士的既往履职表现及工作能力的提升情况进行长期岗位动态调配,即低岗位人员调配到高岗位,以保证高岗位工作量激增时其各项护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这对激发低岗位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有重要影响。

1.3 效果观察 比较两组护士的急诊基础护理服务质量和专科急救服务质量,分别以自制的两种评价量表进行调查,两种量表均采用百分制,评价量表的分值越高,表明对应组的护理服务管理水平越高;同时,调查两组患者对在急救服务过程中护士所体现出的及时性、积极性、条理性、主动性、连贯性及有效性等的满意评价,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级。

2 结果

实施急诊护理岗位动态配合管理方法的观察组,其急诊基础护理服务质量和专科急救服务质量分别为(94.56±6.34)分和(90.12±3.88)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84±9.51)分和(80.06±7.13)分,两项指标的对照结果区别性鲜明(P<0.05)。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评价结果为89%(89/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65/100),组间统计学比较差异大(P<0.05)。

3 讨论

急诊科患者的病情往往十分危重,使得急诊护理服务工作任务重[3],且必须保证各个护理关节衔接紧凑,这使得急诊护士长期在高压环境中工作,极其不利于其服务质量的提升,且严重影响了其工作状态,从而也不利于急诊患者预后质量的提高。而岗位动态配合管理方法能够更加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及细化岗位职责,让急诊护士获得相对充足的休息时间,利于缓解其身心压力,而且动态岗位还能够挖掘不同级别人员的潜能,使其长处得到充分发挥,从而能更加轻松地从事日常工作,并利于保证急诊护理服务的及时性、连贯性等。此外,岗位动态配合管理方法能够人性化地注重人员的基础培训与专科教育,并采用升迁及调整人员福利手段来激发其工作热情,利于保证工作积极性及主动性。

综上所述,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应用岗位动态配合管理方法,能够确切提高急诊护理服务水平及质量,从而使得急诊患者获得更为高效、满意的护理效果,值得在急诊护理管理中持续且深入的研究应用,并可将其作为提高医院综合竞争力的一项重要管理手段。

参考文献

[1] 王瑞,刘爽,何行,于婷婷,张晓杰.护理岗位动态配合在急诊科优质护理服务深化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5,30(23):63-66.

[2] 丁月华.护理岗位动态配合在急诊科优质护理服务深化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63):78-79.

[3] 秦丹霞,李英飞,王莉佳.急诊护理岗位动态配合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12):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