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慢病自我管理小组对提高患者管理效果的评价

2018-10-30邱凤玲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1期
关键词:管理效果

邱凤玲

【摘 要】目的:研究社区成立慢性病自我管理小组对于社区慢性病患者进行管理所取得的效果。方法:本研究调查的时间为2016年4月到2016年12月,选择在此期间我社区共计50名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划分为慢性病自我管理小组和慢性病非自我管理小组,每组患者均为25例。对于两组患者分别落实慢性病自我管理和慢性病非自我管理,评价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对于本研究所有患者进行12个月的自我管理和干预以后,慢性病自我管理小组患者的血压状况得到明显的恢复,血糖水平维持稳定,患者的综合状况均超健康方向发展,能够限制烟酒,确保饮食坚持低盐低脂,并且食用蔬菜水果,能适当的运动,使体质指数逐渐恢复标准,腰臀比明显降低,患者的甘油三脂和血清胆固醇等逐渐恢复正常,相关指标和慢性病非自我管理小组进行比较,两组存在差异性,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社区进行慢性病自我管理小组的设置,可以有效的帮助社区慢性病患者维持良好的生活状态,保证患者的各项指标趋于正常,对促进患者慢性病的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社区慢性病;自我管理小组;管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 R24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1-278-02

现如今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城市化在不断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使得老龄化的程度也在不断加深,从我国的慢性病非传染疾病角度而言,发病人数逐年表现上升的趋势,慢性病开始成为对于我国居民生命安全产生威胁的最为严重的症状[1]。对于慢性病患者除了做好医院的相关指导干预工作以外,也要注意对于患者的社区化管理,定期做好对患者的随访,规范对患者的用药,做好对患者的饮食控制,保证患者能进行及时的锻炼,都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本研究针对于此分析对于社区慢性病自我管理小组对提升患者管理的效果,现将主要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我辖区内两个村委的慢性病

随访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慢性病自我管理小组和慢性病非自我管理小组,平均每组均为25例。本研究慢性病自我管理小组当中男性8例,女性17例,患者的最大年龄为80岁,最小年龄为42岁,平均年龄为(64.8±13.4)岁,其中有高血压患者15例,糖尿病患者10例,本研究慢性病非自我管理小组中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15例,患者的最大年龄为70岁,最小年龄为46岁,平均年龄为(62.8±13.8)岁,其中有高血压患者15例,糖尿病患者10例。两组患者经过统计学软件检验,在一般资料方面不存在差异性,可以进行比较和研究。

1.2 方法 本研究慢性病非自我管理小组的患者通过相关医护人员进行饮食、运动和禁忌等相关的叮嘱,对于慢性病自我管理小组这期间干预的时候,具体的干预方法如下:

①健全知识:对于25例患者分为两个组别,一组高血压患者15例,一组糖尿病患者10例,并且确定组长和副组长各一名。组长需具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富有责任心,能够具有较高的素质,可以起到小组核心的作用。组长主要是负责小组日常活动的开展,能够起到对组员的管理的效果,可以对于相关组员的需求进行了解,并作出汇总。可定期和指导医生进行沟通,做好日常活动的必需资料的采集。对于本研究的两组均配备指导医生一名,并且存在一个健康管家和社区工作人员。

②设施的配备:在村委会配备固定的活动场所,为其配备必要的讲课设施和宣传资料,设施配备黑板、健康小屋、电视机、DVD、健康处方、宣传资料、宣传画等。需在场所当中配备基本的测量仪器,特别是身高体重计、血压测量计、血糖監测仪器和皮尺等[2]。

③活动时间的规范和内容设置:慢性病自我管理小组的所有患者,在进行自我管理的过程中,每周实现一节课程,课时一般为两个小时左右,为患者落实六周六堂课。活动的内容需要涉及到慢性病的危险因素,使患者能够了解慢性病的情绪管理,还要注意慢性病的饮食,慢性病的运动和合理的用药,如何处置医患双方的关系。自我课程管理的主要形式,选择社区医师讲课的方式,并且组织患者进行讨论,每次讨论时间不能够超过半小时,平均每三例患者形成一个小组,在相互之间进行交流,并且能够探讨各自病情当中存在的不足,这样能够相互监督,相互干预。

④阶段性的评估和指导:通过健康管家对患者的各个身体指标进行统计,然后对患者的相关情况报告给专业的医生,对于表现和结果不理想的患者,应该通过专业医生进行相关的指导,为患者提出调整用药的方案。健康管家对患者的健康状况应该进行具体的评估,寻找其中的不利因素,帮助患者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和不健康的行为。

⑤心理指导:慢性病是一种终身性的疾病,这种病情的病程较长,服药的费用相对较大,如果患者不存在医保,或者经济条件较差,或者患者感觉负担不起,容易导致产生一定的心理负面情绪,所以此时需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指导。健康管家应该及时的和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进行沟通,这样能够了解患者的相关原因,帮助患者疏导心理情绪,提升了患者治疗的自觉性和依从性。

2 结果

对于本研究所有患者进行12个月的自我管理和干预以后,慢性病自我管理小组患者的血压状况得到明显的恢复,血糖水平维持稳定,患者的综合状况均超健康方向发展,能够限制烟酒,确保饮食坚持低盐低脂,并且食用蔬菜水果,能适当的运动,使体质指数逐渐恢复标准,腰臀比明显降低,患者的甘油三脂和血清胆固醇等逐渐恢复正常,相关指标和慢性病非自我管理小组进行比较,两组存在差异性,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社区进行慢性病自我管理小组的设置可以有效的帮助社区慢性病患者维持良好的生活状态,大大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保证患者的各项指标趋于正常,对促进患者慢性病的恢复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平.社区慢病自我管理小组对提高患者管理效果的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3):295.

[2] 张源慧,阳文彬,李爱娟.小组工作对社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自我管理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4,28(36):4501-4504.

猜你喜欢

管理效果
玉米种植如何提高管理效果研究
培养强有力的班干队伍,提高班级管理的有效性探索
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护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
社区健康管理对高血压病控制的影响分析
综合管理在《出生医学证明》签发中的应用效果
社区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管理中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