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护理教学中学生反思性学习的培养

2018-10-30张春燕刘静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1期
关键词:护理教学培养

张春燕 刘静

【摘 要】反思教学能体现出教与学的双边性,在反思教学活动中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使得学生能具有主动探究知识的意识,同时也能让教师成为反思性教育工作者,能在教学中筛选各类有效教学法,实现教与学的同步发展。本文主要概述护理教学法中反思教学的应用方法,希望能在合理应用反思教学的基础上,让学生的反思能力有提高,进而能挖掘学生的护理潜能,使得学生最终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护理人员。

【关键词】护理教学;学生反思;培养

【中图分类号】 R473.7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1-256-01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教学中若教师仅依靠考试的方式检查学生的学习状况,将不能真实反应出学生临床实践水平,且很多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不能将其更好的融合到实践中来,导致理论学习与实践脱节。所以护理实践教学活动中为能让相应的教学方法得到改善,就要使用反思教学法,让学生能在课程内容学习完成后,结合临床实践情况进行反思,使学生能更好的内化知识,并让理论与实践更好的融合,以提升学生的临床护理能力。

一、护理专业开展反思教学的意义

(一)反思教学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现在部分护理专业的学生不能认识到反思教学的重要,加之部分课程内容偏于枯燥,所以学生在进行知识内容学习的时候,会对知识学习产生厌烦感,感觉部分知识内容难以理解,致使学生在学習期间缺少坚持的动力。在教学中引入反思教学,能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学生通过反思能更好的理解知识内容,且学生的操作能力也会有提高,这样学生的学习成绩会有进步[1]。

(二)反思教学能提高教学主动性 反思教学活动开设期间,教师需要从繁重的知识讲授中脱离出来,使用反思教学法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解决各类疑难问题,通过监督和反思的方式,能让学生课前、课中、课后都能进行反思学习,进而能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不要限制学生能力的发挥,只需达成既定的学习目标即可。教学活动中从课中反思能了解到,学生的参与热情增大,随之参与积极性也会提高,部分疑难问题能在讨论中得到妥善解决,这对学生反思能力提升有积极影响。

二、护理教学中反思性学习培养的有效方略

(一)优化教学内容 教师需要在课前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自身教学经验,认真完成教学过程的设计。例如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和重组,要做好问题的提出层次、控制好教学问题的难度,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用最为恰当的教学方法等等。教师还要做好预习内容的布置工作,设计高质量的教学导入。教师要积极参与集体备课,通过群力群策的方式完善授课设计[2]。

(二)启发课前反思 在上课之前学生要积极地开展资料的收集工作,以小组为单位,参考教师布置的任务合理分工,合作完成预习工作。在课上,学生要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积极开展讨论研究,对教师在教学导入过程中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将讨论意见进行整理,形成小组结论。组长要将小组的结论在课上进行汇报,与教师和其他同学一起对本小组在预习过程中所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行讨论,寻求合理的答案。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在课前便对知识点进行深刻地反思,能有效的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三)激发课中反思 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方式的调整,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开展教学工作。例如,教师可以使用实地考察、自学图解、角色扮演等等多种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工作,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行充分调动,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其中就以实习反思日志为例进行剖析,教师让学生在临床护理实习完成后,进行反思笔记的记录。教师让学生记录实践过程中与病患沟通的感想、总结自己的操作技能。学生在反思日记中提及初期与病患沟通,很紧张不能马上明白病患的意图,所以沟通不畅,但经过一段时间磨炼后,能清晰的了解病患提问的意图,准确的提供建议和帮助,进而为病患提供较好的护理体验;在技术操作上,在配药方面十分小心,但是手在不自觉的情况下会抖动,并忘记查对,有些基础护理工作,虽然看似简单,但是实际操作起来有很多问题,所以需要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地训练,最终做到孰能生巧。同时教师要将反思日记的分数加设到期末考试附加分中,且每个月教师都要阅读学生的反思日记,然后将反思日记中问题提炼出来,考试以附加分的方式展示出来,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参与度,使得学生不要将反思日志看成是必须要完成的课下任务,而要将其看成是自我总结的重要方式,这样也能避免课中反思学习流于形式。在教学工作中,需要始终坚持反思性教学,要为学生创造民主、开发的反思氛围。要引导学生主动寻找问题,寻求问题的答案。同时教师还需要对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进行监控,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讲解自己解决问题的实际方法,以及学生学习这些知识点时所选择的渠道。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讲讲其对某一问题是怎样考虑的,怎样想到的用这样的图示进行知识点的表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论,以及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都获取了什么样的经验。

(四)引导学生开展课后反思 在每次授课活动结束之后,教师都要为学生布置任务,让其开展课程反思,将重点集中到自己如何获取的知识,以及在这一过程当中都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和策略。其中的内容包含以下几点:第一,在进行预习的过程中都有什么样的问题出现?这些问题到最后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解决的?第二,教师所布置的预习任务与自己想要开展的预习任务都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如果让你自己找出重点内容进行预习的话,你自己是否能够将其准确地找出?如果能够找出重点的话,那么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得出来的呢?第三,在课堂教学当中,其他同学的想法是否能够对你进行启发?其他人的学习方法对你有帮助吗?你自己是否对他人的观点有不同的意见呢?如果有,是什么意见呢?通过这些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能够让学生更加高效地开展反思。

结束语:教学活动中使用反思性教学手段是符合现代心理学认知规律的,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教与学生的关系更好的体现出来,在教学中需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两者结合,能让双方在相互作用影响下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最终以培养学生的学习潜能。

参考文献

[1] 赵坤, 姜安丽. 浅谈护理教学中学生反思性学习的培养[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 21(9):78-79.

[2] 徐志芳. 护理临床教学中学生反思日志内容分析的研究进展[J]. 护理研究, 2017, 31(13):154-155.

猜你喜欢

护理教学培养
精神科临床护理实习教学培训的实践及效果
护理教学查房管理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