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评价及相关因素分析
2018-10-30李虹
李虹
【摘 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评价及相关因素,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50例血液透析患者和50例腹膜透析患者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进行研究,时间为2017年9月至2018年6月,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生活质量。结果:与血液透析组患者相比,腹膜透析组患者的在生理机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各项指标的评分均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得出,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有血浆白蛋白、透析年限、家庭支持、文化程度、医疗费用、年龄等。结论:与血液透析相比,经腹膜透析患者的精神状态较好,且生活质量有着明显的改善,有着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腹膜透析;血液透析;生活质量;因素
【中图分类号】R459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1-226-01
对尿毒症、慢性肾功能不全等疾病的主要临床治疗方法是透析,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但是透析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且透析年限越长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差[1]。随着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临床治疗的效果与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是临床中常见的两种透析方式。本文对我院收治的透析患者采用了不同的透析方式,探讨其临床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50例血液透析患者和50例腹膜透析患者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进行研究,时间为2017年9月至2018年6月。所有患者均知情为本次研究对象,自愿接受本次研究,且本次研究已经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对照组50例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26例,年龄在27~78岁之间,年龄均值为(47.8±11.20)岁,其中有5例本科学历、8例专科学历、25例高中学历、12例初中及以下学历,透析时间在5个月-6年之间;观察组50例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27例,年龄在26~77岁之间,年龄均值为(48.2±10.83)岁,其中有7例本科学历、10例专科学历、20例高中学历、13例初中及以下学历,透析时间在6个月-5年之间。两组患者进行年龄、透析年限以及学历水平等基本资料的对比,差异较小(P>0.05)。
1.2 研究方法 应用SF-36 生活质量简表对两组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包括生理机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等指标,分值越高说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应用我院自拟的调查表对两组透析患者的年龄、性别、血浆白蛋白、透析年限、家庭支持、文化程度、医疗费用等基本资料进行调查[2]。
1.3 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录入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年龄、生活质量评分等计数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所有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P<0.05时,表明两组透析患者的相关研究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觀察组患者的在生理机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各项指标的评分均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一。
2.2 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得出,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有血浆白蛋白、透析年限、家庭支持、文化程度、医疗费用、年龄等,如表二。
3 讨论
临床中治疗慢性终末期肾病的主要方法为肾脏替代疗法,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其中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是应用比较广泛的两种方法。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透析的目的已经从单纯的维持生命发展到了改善患者的心理生理阶段,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关研究表明,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症的发生率高达85%,而腹膜透析患者抑郁症的发生率为66%,且在重度患者中表现更为明显[3]。在血液透析的过程中,会对患者的心理、精神等方面产生不良影响,加重患者的心理障碍。本文应用SF-36 生活质量简表来分析评价两种透析方式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与血液透析组患者相比,腹膜透析组患者的在生理机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各项指标的评分均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腹膜透析对于患者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影响要优于血液透析。本文研究结果还显示,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得出,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有血浆白蛋白、透析年限、家庭支持、文化程度、医疗费用、年龄等。患者年龄越大,生活质量越低,这是因为老年患者的自理能力差,透析年限较差,患者容易产生负面情绪。高学历患者对于疾病有着良好的认识,心理承受能力较好,通过健康指导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与血液透析相比,经腹膜透析患者的精神状态较好,且生活质量有着明显的改善,有着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董睿,郭志勇,谌卫.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评价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0,11(07):606-610.
[2] 雷红英.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2):36-37.
[3] 刘敬.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