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班通环境下农村中学数字教育资源应用探究
2018-10-30姜海英
摘 要: “班班通”巧妙地融合了基础设施和教育教学整合等多方面的内容,教师应采取先进的多元化教学模式,有效加强农村中学数字教育资源的应用,均衡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班班通;农村中学;数字教育资源;应用
一、 引言
本文结合此次的课题研究过程,认为“班班通”指的是每个班级享有与外界进行信息沟通、资源获取并共享利用的创新型教学和学习方式。此次课题研究重在探究加强数字教育资源应用的有效途径,以期促进农村中学教育的创新发展。
二、 班班通对农村中学数字教育的影响
“班班通”实现了中学数字教育的“三通”,分别为“通”硬件、“通”资源和“通”方法。在三“通”的基础上,学生的学习方式必然会产生相应的变化,教学方式不再是简单、传统、单一、枯燥的“黑板+粉笔”,而是充分结合了多媒体设备和计算机等信息技术,使得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互为补充,为学生打造数字化、信息化的学习环境。其次,就学习方式来说,在班班通环境下,学生享有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具备获取外界资源的能力,如利用互联网资源来解答学习上的问题,不仅能够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并且有助于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 数字教育资源应用现状
(一) 教师的思想意识较薄弱
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发展相对滞后,先进的教学理念尚未深入教师心中,对班班通的使用情况普遍不理解,详见表1。
(二) 教师的信息化水平待提高
由于农村的经济发展和信息技术都相对落后,缺乏对教师的信息技术专业培训,使得教师的信息化水平整体较低,本次课题研究通过问卷了解到,大部分教师只会制作简单的PPT课件,普遍缺乏制作视频和动画课件的计算机能力。
(三) 数字教育资源应用不均衡
教育数字化出现了“贫富不均”的显著问题,即有的学科经常应用,有的学科偶尔应用,而有的学科基本上从不应用,此次课题研究以数学、政治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情况为例,通过问卷了解到,数学和政治学科的应用情况较为不理想,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仍需提高,详见图1。
图1 数字教育资源学科应用情况
四、 加强数字教育资源应用的途径
(一) 更新教学观念,实现教学多元化
以数学学科为例,抽象性和严谨性是数学的鲜明特征,教师应借助直观、形象的图片、视频或动画来演示数学知识,如在《图形认识初步》单元中,可以组织学生形成互助学习小组,引导学生利用开放、共享的互联网平台,自主搜集不同类型的图片,锻炼学生的判断和思考能力,并结合小组手工和动画演示等多种教学方法,调动课堂气氛,营造活跃、有趣、多元的学习环境,通过团队参与的方式促进学生、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加深学生对图形的了解和认识,将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化、形象化,同时利用丰富的数字教学资源,在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主动探索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课外拓展。
(二) 运用先进设备,丰富教学的情境
政治是一门充满时代魅力的学科,教师应摆脱枯燥的理论讲授,用生动的案例和形象的视频或影像,来传达时代魅力并感染学生。如在《做意志坚强的人》单元中,教师应在授课之前先收集、整理并筛选与单元主题相关的视频或案例录像,将枯燥的理论知识通过生动的视频观看的方式,直观地呈现出来,并鼓励学生写观后感,通过自主讨论的方式,来纠正并巩固学生的主观理解,充分发挥数字资源的应用价值。其次,中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能力水平,选取生活中与单元主题相关的人物或事例,与学生共同制作PPT或短视频,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通过互助、互动的学习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数字教育资源的效用和价值。
(三) 利用数字资源,突破教学重难点
班班通实现了日常教学和信息技术的完美融合,数字教育资源得以充分应用。一方面,教师应加强自身的信息化水平,利用课外时间积极、主动学习计算机技术,熟练使用Flash、Authorware等计算机软件,保证对数字教育资源应用能够游刃有余。另一方面,教师应充分利用班班通环境下的设备和资源,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以信息技术学科为例,该学科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要求学生具备基础技术知识和技能,以及信息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如在《制作电子报》单元中,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往往无从入手,这是教学的重难点所在,为此,教师可以通过动画演示的方式,将电子版制作过程通过动画的方式来逐步拆解并演示,通过缓慢的步骤拆解和制作示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逐步进入学习并掌握的良好状态。
五、 结语
班班通是农村中学教育信息化、数字化发展的核心价值,教师应充分利用班班通环境下的有利条件,为传统、僵化的农村中学课堂注入新鲜的时代元素,有效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宋明权.“班班通”环境下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學习方式的探究[J].新课程·下旬,2017(9):10.
[2]余婕.浅谈班班通资源在农村中学数学教学中的高效性[J].课堂内外:教师版,2017(1):60.
作者简介:
姜海英,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宁化县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