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一起误食苦葫芦瓜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

2018-10-30蒙剑黄莉敏林加义曾秋兰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1期
关键词:中毒儿童

蒙剑 黄莉敏 林加义 曾秋兰

【摘 要】目的:调查了解2018年5月22日宾阳县黎塘镇快乐幼儿园一起儿童因食物中毒引起的呕吐、腹痛、腹泻病例等症状的发病原因。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卫生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发病的17名儿童均食用了苦葫芦瓜, 无重症病例,经及时救治后中毒儿童全部康复。结论:这是一起由于幼儿园儿童食用了苦葫芦瓜引起的急性食物中毒。应加强幼儿园食堂的饮食卫生及饮食安全的管理和培训工作。

【关键词】儿童; 苦葫芦瓜; 中毒

【中图分类号】 R825.9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1-204-01

2018年5月22日17时00分,宾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南宁市第九人民医院电话报告,该院5月22日陆续接诊到宾阳县黎塘镇快乐幼儿园疑因食物中毒引起的呕吐腹痛腹泻病例10多例。接到报告后,县疾控中心立即组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人员到现场调查处理,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1 流行病学调查

1.1 事件发生经过 发病情况:自5月22日15:00-20:00共发生腹痛伴呕吐/腹泻病例17例,17例儿童均有腹痛、其中5例有腹泻(2次2例、1次3例)、11例有呕吐(超过3次的有3例)。无重症、死亡病例。经对症治疗,5月23日下午14例病例痊愈出院,5月24日下午留置观察的3例也痊愈出院。病例分布情况:病例分布于3个班,其中大班4例、中班5例、小班8例。发病年龄为4-6岁;其中男性发病9例、女性8例。

1.2 进食史 该幼儿园统一提供餐饮,5月22日早餐是肉粥;中餐是葫芦瓜猪肉粒、猪肉丸、米饭;,下午餐是玉米粥。从就餐儿童反映葫芦瓜有苦味,园长品尝后确实有苦味,老师也有类似感觉,调查发现葫芦瓜皮未削干净。22日当天请假未上学的2名儿童未出现不适症状。其它情况,近三天来该幼儿园没有出现胃肠道病例。

2 卫生学调查

1.幼儿园情况为私立幼儿园,全园儿童46人(男26人,女20人),教职工3人,食堂工人1人,共设有大、中、小班共3个班,其中小班18人,中班8人,大班(学前班)20人。:黎塘镇快乐幼儿园位于黎塘镇运河路148及144号,小班教室位于148号一楼前厅,约40 m2,同时作为三个班的午休宿舍,二楼楼梯将中班教室、食堂分隔,中班教室同时作为配餐区,小班、中班儿童在中班教室用餐,大班儿童在大班教室(144号一楼)用餐。

2.幼儿园供水及饮水情况:生活饮用水为黎塘铁路公司供应的自来水,没有发现水管暴烈、漏水迹象。幼儿园为幼儿提供开水,取净水机过滤后的水经饮水机烧开后饮用,每名儿童用贴有名字的有专杯子,食堂有一个消毒柜,儿童用水杯每天消毒一次。

3.食堂情况:幼儿园食堂位于二楼,约30平方米,为混砖结构。食堂办有卫生许可证,但已经过期。各功能分区互相连通无三防设施,食堂内环境较清洁。提供给儿童的食品原材料全部为定点采购食品。食品煮熟,每餐均留有样品。食堂从业人员办有健康证,自訴近期无腹痛、腹泻症状,检查皮肤无损伤、无脓点。

3 实验室检测

5月22日采集留样食品1份、现症病例肛拭子样品5份、呕吐物3份于宾阳县疾控中心进行致病菌检测,5月31日实验室结果为未检测出致病菌。

4 结论

根据现场流行病学、卫生学调查、进食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验结果等,依据《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GB14938-1994)的诊断标准和诊断方法,判定这是一起食用了苦葫芦瓜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5 分析

正常葫芦瓜以其营养价值高,清甜可口,煮汤炒食均可食用的特点而得到人们的喜爱。但品种间杂交可引起遗传性变化,偶尔可产生苦味。致苦物质是配基为四环三萜葫芦甙B,可刺激胃肠道导致其功能紊乱,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绞痛、腹泻、腹胀、脐周压痛、肠鸣音亢进、脱水等症状,体温多正常,潜伏期一般为3~ 10h[1, 2]。本次食用无苦味葫芦瓜的教职工未出现症状,食用葫芦瓜儿童多发病,不食用者不发病,停止食用该葫芦瓜后未见新增病例。病例儿童均出现腹痛伴呕吐/腹泻症状,发病平均潜伏期3.5小时。加强幼儿园食品安全知识的教育,加强食堂管理,维护儿童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 孙芝斋.食物中毒及其防治.食品卫生手册[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282-283.

[2] 蔡同一,主编.食品卫生监督管理与执法全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813-814.

猜你喜欢

中毒儿童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201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198
中毒
爸爸中毒了
天哪!我中毒了!
留守儿童
一例犬中毒急诊病例的诊治
牛尿素中毒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