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2018-10-30刘占霞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22期
关键词:对策和建议农村教育

刘占霞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教育更是重中之重。近年来,国家虽然加大了农村教育投资力度,农村学校也有了飞跃的发展,学校形象也不断提升,但农村教师队伍的素质却有待提高。在本文中,笔者对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教育;教师现状;存在的问题;对策和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8-0054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魂为本。只有一流的教师队伍才能制造出一流的教育业绩,才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农村,骨干教师起着引领和带动作用,要让其实现真正的教育价值,真正为农村教育服务,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一、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

1. 中小学教师队伍结构严重失衡

农村教师队伍结构失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年龄结构失衡,老教师多,年轻教师少;二是学科结构失衡,应试学科教师多,非中、高考科目教师少,音美教师更稀少;三是城乡区域结构失衡,县城及靠近县城的乡镇教师多,边远乡镇教师少;四是性别结构失衡。女教师多,男教师少。

2. 中小学教师专业水平不高

从学历来看,农村中小学青年教师学历较高,大部分是本科或参加本科的自考、函授,中老年教师学历较低,参加学历进修提高的不多;从教师职称方面,由于某些条件的限制,农村教师初级职称较多,中高级教师占的比例较少;从教师资格方面,教师分配不太合理与科学,大部分在小学任职的教师可以兼职中学课程;从信息方面来说,人才更是欠缺,现代信息技术的加速发展与学科整合是一种必然趋势,不仅要求教师会简单地使用多媒体,而且要将信息技术合理高效地运用到现代教育教学中。无论从哪个层面,农村中小学教师都不占优势。

3. 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缺乏

由于城乡之间的差别,教师流动频繁。有的教师工作两三年调入城市,剛刚培养成熟就被条件优越的学校挖走,导致学校骨干教师非常稀少。无骨干教师的引领,青年教师成长缓慢、中老年教师知识陈旧,由此造成一种恶性循环,教育教学质量上不来,家长不满意,社会不认同,生源大量流失。

4. 竞争意识不强,工作无紧迫感

农村缺少专职教师,基本上每位教师都要兼上其他课,教师几乎是万能的,但学艺又不精,有的教师甚至教两、三个年级的课,缺乏竞争意识,对于工作得过且过,彼此都差不多,同时改革创新意识不强,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很难拔高,因此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缓慢,停滞不前……

二、解决当前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建议

1. 立德树人,加强师德建设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提出“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让教师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深刻论述了我国大学和教育所肩负的立德树人的使命,阐述了办学办教的育人规律,提出了“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原则。可见国家对“德”的重视,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我们要把师德放在首位,学校领导更要高度重视师德教育,把师德教育纳入学校的工作日程,使师德教育经常化,制度化,树立师德典型,激发师德情感,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建设。

2. 拓宽培训渠道,通过各种途径培养骨干教师

学校应针对教师的具体情况,采取以点带面、分层推进的方法,组织骨干教师对部分“苗子”反复指导锤炼,使之尽快脱颖而出。学校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促进其尽早成为科研型的教学骨干。一是各教研组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要定期开展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供教师观摩学习,充分发挥本校教师的辐射作用;二是通过加强骨干教师的理论培训及组织教师开展科研课题的研究,让教师个人设计研究方案、撰写教学个案等。

3. 增强教师的终身执教意识

教师应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观,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教育发展,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文化业务素质总体偏低,这就需要教师接受终身教育,博览群书,不断进行知识与观念的更新。同时学校也应有强烈的终身教育意识,积极创造条件组织、鼓励、支持教师进行学习,给教师提供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

4. 加大政策保护力度

骨干教师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起着引领和带动作用,骨干教师数量的多少也决定着学校的优劣,近几年大力扶持农村教育,实行“特岗教师招聘制度”,同时针对农村教育,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给教师提供外出学习和培训的机会以及聘请名师进行送教下乡活动等,这对农村教师无疑是一种有力的保护,教师的综合素质,专业技能及创新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5. 提高农村教师待遇

要实现城乡一体化、教育均衡化、平等化,农村也需要教育人才,需要骨干教师。现在城镇学校人满为患,农村缺教师,更缺优秀骨干教师,如何将人才引进来,留得住,除了加大政策保护力度以外,还应大力提高农村教师待遇,首先要继续加大资金投入,逐步提高补助标准,建议实行有差别的待遇,推动“越是基层,越是艰苦,待遇越高”的激励机制;其次要根据教师在农村任职的年限,业绩水平等,强调教师在职称晋升及考核奖励等方面给予特殊的待遇;最后,偏远农村要为教师的住房提供保障,并能有良好住房环境及办公氛围。

总之,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教师要担负这一重大使命,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理论;不断武装自己、丰富自己;争取做一名学习型、研究型教师,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为农村教育服务,才能树社会主义大德,育社会主义新人。

(作者单位: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教师进修学校 034400)

猜你喜欢

对策和建议农村教育
山西省创业创新促进就业的政策执行效果分析及对策建议
略论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策略
以规范管理提升农村教育均衡发展软实力
关于如何优化农村小学教师综合素质的探索
浅谈如何改善农村小学体育教学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发展问题探究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发展问题探究
关于美联储加息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探讨
古代社学对发展农村教育的启示
网络时代的文化管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