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关怀护理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实施效果

2018-10-30李珊珊刘丽云许连珠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1期
关键词:介入治疗人文关怀肝癌

李珊珊 刘丽云 许连珠

【摘 要】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实施效果,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6年2月至2017年7月,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接受一般护理,观察组50例患者在其基础上接受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80.00%(40/50)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2.00%(46/60)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肝癌;护理;介入治疗;人文关怀;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322.4+7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1-140-01

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原发性肝癌在全球范围内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当前治疗肝癌的主要方法是肝癌介入术治疗,后期的护理效果对患者的生存质量的改善有着重要意义。肝癌患者对该病往往存在绝望、恐惧、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降低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不利于患者的预后本文对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实施了人文关怀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6年2月至2017年7月,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在53~75岁之间,年龄均值为(62.7±6.7)岁;观察组50例患者中,男性33例,女性17例,年龄在54~78岁之间,年龄均值为(65.9±5.0)岁。两组患者进行基本资料的比较,差异较小(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一般护理,包括入院指导、健康教育、病情观察等。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上接受人文关怀护理,内容为:①患者入院后,做好入院评估,以热情的态度去接待,向患者介绍护理人员,帮助患者熟悉病房环境。②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学历水平、家庭背景、生活习惯以及心理状态等,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让患者感到亲切,给予患者精神支持。③术前向患者介绍相关流程以及配合事项,术前协助患者完善各项检查,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指导训练床上大小便,保证清淡的饮食,禁止进食油腻、辛辣的食物。术后实施止血处理,严密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指导患者卧床休息,避免出现穿刺点渗血和血肿,如果患者出现皮肤红肿瘀血,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帮助患者翻身和创伤大小便,观察下肢的障碍以及疼痛情况,避免出现动脉血栓[1]。术后加压包扎穿刺部位,观察术侧肢体末梢血运情况,叮嘱患者卧床休息,指导床上术侧肢体活动,避免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协助翻身、床上上大小便。④术后患者会出现一系列栓塞后综合征,例如胃肠道反应,疼痛,发热,便秘等,护理人员应多关心患者,做好巡视与疏导工作。

1.3 观察指标[2] ①应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肝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进行评价,分值在20-80分之间,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越深。②应用本院自拟的问卷调查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等级。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录入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年龄、SAS评分以及SDS评分等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所有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护理满意度等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P<0.05时,表明2组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相关研究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较小(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3 讨论

行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由于对疾病的认知不足,对手术效果存在担忧,且术后患者容易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一系列不良反应,患者对治疗的信心不足,往往存在焦虑、抑郁、绝望等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脆弱的情感实施人文关怀护理,以热情的态度进行服务,让患者感受到温暖,术前进行细致的服务,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加强术后护理,不断给予患者支持与鼓励,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利于改善预后。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两组的的SAS、SDS评分均有了一定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更为明显,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远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人文关怀护理模式秉持着“以人为本”的思想,能够做到以患者为中心实施护理,充分考虑患者的生理与心理需求,大大提高了护理效果,能够帮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患者的满意度较高[3]。

综上所述,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罗红英. 人文关怀护理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3,19(21):79-80.

[2] 印怡臻. 肝癌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患者疼痛评估及护理进展[J]. 齐鲁护理杂志,2018,24(04):99-102.

[3] 郭霞,林秀如. 原发性肝癌患者护理中人文关怀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外醫疗,2018,37(11):140-142.

猜你喜欢

介入治疗人文关怀肝癌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和静脉溶栓治疗后心率变异性的影响研究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中替罗非班的应用及意义探究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microRNA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诊治中的作用
Rab27A和Rab27B在4种不同人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
microRNA在肝癌诊断、治疗和预后中的作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