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结肠透析对慢性肾衰竭的影响

2018-10-30任娇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1期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疗效

任娇

【摘 要】目的:探讨中药结肠透析对慢性肾衰竭的影响,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3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时间为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对照组65例患者接受中药辨证人工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观察组65例患者接受结肠透析机中药辨证结肠透析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远远高于对照组76.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UN、SCr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BUN和SCr水平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应用中药结肠透析治疗,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有效延缓肾功能进展,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中药结肠透析;疗效

【中图分类号】R692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1-121-01

慢性肾衰是临床中一种常见的慢性综合征,是由于机体水、盐、酸碱失衡导致的肾脏功能衰退。当前治疗慢性肾衰的主要方法为血液净化及腹膜透析,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命,但是其费用昂贵,仅适合晚期慢性肾衰患者[1]。本文对我院收治的慢性肾衰竭患者实施了中药结肠透析,探讨其临床疗效,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13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时间为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所有患者均知情为本次研究对象,自愿接受本次研究,且本次研究已经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对照组65例患者中,男性35例,女性30例,年龄在16~66岁之间,年龄均值为(46.3±9.0)岁,血肌酐在130-713μmol/L之间,血肌酐均值为(429.4±49.2)μmol/L;观察组65例患者中,男性36例,女性29例,年龄在17~68岁之间,年龄均值为(47.5±8.8)岁,血肌酐在134-718μmol/L之间,血肌酐均值为(436.2±50.8)μmol/L。两组患者进行年龄、性别、血肌酐等基本资料的对比,差异较小(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中药辨证人工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患者保持左侧卧姿势,在肛门处插入肛管,深度在14-22cm之间,将药液低压灌入肠腔,拔出肛管,让药液在肠腔内多停留一会,叮嘱患者平卧休息,每天治疗一次,两周为一个疗程。

观察组患者接受结肠透析机中药辨证结肠透析治疗。患者保持左侧卧姿势,使用的仪器为IMS-100A 型结肠透析机,在结肠内20cm出插入专用引流套管,清洗肠道和引流细导管,冲洗至无粪便排出,将药液灌入结肠保留,药液量为200mL,温度控制在37℃-39℃之间,停留时间在2h[2]。每天治疗一次,两周为一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后BUN和SCr水平变化情况。疗效分为三个等级,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改善;有效:临床症状有一定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没有任何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录入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年龄、住院时间、费用等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所有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护理满意度等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P<0.05时,表明2组慢性肾衰患者的相关研究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远远高于对照组76.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生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UN、SCr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BUN和SCr水平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3 讨论

慢性肾衰的病情复杂,病程长,且容易反复发作,患者需要接受长期的治疗,加重的患者的经济负担。传统人工保留灌肠治疗对肠道的清洗效果不好,药液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较短,导致药效无法充分的发挥,且治疗费用高昂,患者承受着较大的经济负担。肠胃透析治疗能够将体内的代谢产物排除体外,清除体内毒素吸收透析液中对人体有利的物质,起到改善机体内环境的作用[3]。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在结肠透析的基础上结合了中药个体化辨证治疗的特点,利用肠蠕动进行灌溉,延长了药液在肠腔中停留的时间。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較高,观察组患者BUN和SCr水平改善程度较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与传统透析方法相比,中药结肠透析的临床效果更好,能够彻底清除结肠内的毒素,减轻肾脏的负担,促进药物的保留和吸收,有效改善肾功能。

综上所述,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应用中药结肠透析治疗,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有效延缓肾功能进展,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超.中药结肠透析对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浊瘀互结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云南中医学院,2016.

[2] 魏金花,张翠芹,张树娟,等.辨证分型应用中药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早中期32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4,15(03):228-229.

[3] 吉勤,张春艳,王清,等.中药结肠透析对慢性肾衰竭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7(12):726-728.

猜你喜欢

慢性肾衰竭疗效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60例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低血压的相关因素分析
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老年慢性肾衰竭的疗效
微型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置管术的综合护理干预
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诊治策略研究
优质护理干预在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心理护理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干预效果体会
脐灸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