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慢病管理对血糖控制制情况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观察
2018-10-30马立芳
马立芳
【摘 要】目的:观察研究糖尿病慢病管理对血糖控制情况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取了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就诊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依据完全随机方式对患者进行分组,共分为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实验组患者采用糖尿病慢病管理方式进行管理,对比两组患者实施管理后血糖控制情况以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经过管理实施后,实验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明显比对照组患者好出许多,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相比对照组患者要明显高出许多,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病管理能够有效的帮助实现糖尿病病人控制血糖,同时显著的提升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糖尿病;慢病管理;血糖控制;治疗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R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1-051-01
前言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现实生活中一种极为常见的慢性疾病,并且伴随着大量并发症,对患者身心健康都产生巨大影响。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也随着增长,但是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也随之而来,在患者享受社会带来的幸福的同时侵蚀着患者的身心健康。为此,本文特别针对糖尿病慢病管理对血糖控制情况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以下为研究结果表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了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就诊的100例糖尿病患者,全部患者均符合糖尿病临床诊断标准,并且排除了具有任何造成研究结果差错的因素,如其他严重并发症患者、精神疾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等。在研究之前护理人员与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进行了完整的相关事项说明并获得同意,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全部患者依据完全随机方式进行分组,共分为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
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为34至77岁,平均年龄为(55.8±6.3)岁;病程为0.8至5年,平均病程为(2.9±1.1)年;小学以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共8例,初中、高中文化程度共33例,大学以及大学以上文化程度共9例。
实验组患者中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为34至75岁,平均年龄为(54.7±6.1)岁;病程为0.9至5年,平均病程为(3.1±1.2)年;小学以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共7例,初中、高中文化程度共35例,大学以及大学以上文化程度共8例。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症、病程、文化程度等基本信息大致相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
实验组患者采用糖尿病慢病管理方式进行管理,具体为:成立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大部分糖尿病患者在确诊自身所患疾病为糖尿病时,其内心状况是极为焦虑、烦躁、不安的。且伴随暴怒、消极、抑郁等大量不良情绪。由于患者滋生的大量不良情绪,导致患者治疗依从性急速降低,因此心理护理干预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由专业的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亲切交流沟通,了解患者自身情况,然后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对应的心理辅助方案,多采用共情方式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提升患者正面情绪,降低患者内心焦虑情况,树立患者治疗自信心。同时嘱咐患者家属尽量体谅患者,尽量不要对患者进行责骂错怪,尽可能满足患者需求,积极倾听患者内心倾述,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
饮食护理。糖尿病患者要想治疗疾病以及控制疾病,饮食控制是尤为重要的举措。根据大量糖尿病治疗医学资料来看,饮食护理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因此饮食护理马虎不得。在为患者进行饮食护理之前,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各项身体检查、记录。然后针对实际检查结果来为患者制定合适的饮食方案。饮食方案务必做到营养均衡、按时按量、粗细粮搭配、食物主次搭配。
定期组织患者进行药物服用指导,在患者进行药物治疗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各项身体检查,避免出现身体不能承受药物治疗而出现不良反应的医疗事故发生。在确定患者身体符合用药标准后,需要对患者进行试药,若患者不曾出现不良反应则开始进行药物治疗,反之则停止。
同时定期进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帮助患者实现自我控制的重要基准,护理人员在患者情绪稳定后,对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进行相关的专业糖尿病知识宣教,让患者对自身所患疾病有一定认知、了解,并同患者讲述治疗方式以及治疗效果,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此外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进行相关的生活方式指导,劝导患者戒烟戒酒,遵守早睡早起的生活规律,纠正生活作息时间。注重体能锻炼,控制饮食,尽量避免食用高能量、高脂肪等食物。同时每天定期进行自我血糖检测,让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对病情有一定控制能力。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实施管理后血糖控制情况以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血糖控制情况以空腹血糖(Free Blood Glucose,FBG)、餐后2小时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hPBG)、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A1c)作为对比数值。
1.4 统计学处理 将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数据录入SPSS 12.0版统计学软件中予以处理,用百分比形式表示,并进行x2检验,若数据对比显示P<0.05,代表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血糖控制情况 对比两组患者实施管理后血糖控制情况可知,实验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明显比对照组患者好出许多,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2.2 治疗依从性对比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可知,实验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相比对照组患者要明显高出许多,比较差异有统計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
3 讨论
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慢性管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以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将1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分组方式对患者进行区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管理实施后的血糖控制情况以及治疗依从性。
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明显比对照组患者好出许多,实验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相比对照组患者要明显高出许多,慢性管理确实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并且患者在经过有关管理措施后,加强了自身对疾病的了解认知,加上每天进行自我血糖检测,使得患者对自身状况更加清晰,促使患者能够做到血糖控制,进一步增加患者治疗依从性。
由此可见,慢病管理能够有效的帮助实现糖尿病病人控制血糖,同时显著的提升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湘军.门诊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血糖控制情况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3):1-3.
[2] 齐敬霄,王军锋,王红梅, 等.2016年邢台城乡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药物治疗情况[J].实用预防医学,2017,24(11):1321-1323.
[3] 刘雪仪,魏明杰,钱东福.江苏省农村不同地区糖尿病患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与治疗依从性调查[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34):4315-4321.
[4] 周冰.个体化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饮食保健,2018,5(19):260-261.
[5] 王平,孟晶晶,徐培, 等.医院-社区护理模式与初诊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