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的发展路径分析

2018-10-30陈军

记者摇篮 2018年7期
关键词:发展路径广播电视新媒体

陈军

【摘 要】当前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新媒体迅猛发展,各类新闻网站、手机报、播客等新媒体都无时无刻不在向受众传递着新闻资讯,给广播电视媒体带来了非常巨大的冲击,传统的广播电视传播优势受到了极大挑战。本文在此介绍了新媒体的概念,分析了新媒体的传播特点,提出了广播电视要从让内容成为核心竞争力、媒介融合,加强与新媒体的合作,以及在经营方式上开展合作三方面应对新媒体挑战的发展路径探索分析。

【关键词】新媒体 广播电视 发展路径

一、新媒体的概念及特点

1.新媒体的概念。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的,是继报刊、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迅速发展起来的全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卫星、无线通讯网等渠道以及电脑、数字电视、手机,以及其他的智能终端作为硬件设施,向用户提供新闻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新媒体开始整合报纸、杂志、广播、音像、图书、电视、电影、网络等在内的各类传播工具,涵盖了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收听器官,在受众覆盖面和传播效果方面都比以往要提高很多,我们真正进入了全媒体时代。

2.新媒体传播的特点。新媒体与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相比,在信息传播方面呈现出一些明显的特点:

一是传播速度更加迅速。新媒体的便捷性,操作的简单性等特点能使人人都可以随身随处使用,来抓拍一些随时发生的事件,并通过终端网络快速传送出去。尤其是对一些社会突发事件。如国内近几年发生的突发事件很多都是通过博客、微博和街头随拍视频传出去的。

二是传播效果反响大。新媒体用户没有一些很严格的媒介素养培训以及一些党政新闻人员所遵循的条条框框,他们只是遵循求快求新求奇的原则,把看到的事情或者听到的事情不计后果地在第一时间传到网上,并通过论坛、微博互动等方式,迅速传送给更多的人,引起极大范围的“人肉搜索”等,最终在社会上产生巨大的影响。

三是传播互动性增强。在新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新闻人。新闻发现者会通过论坛、手机短信、博客等,参与到新闻信息的内容制作和传播过程当中,不时地对其他网友进行互动,实现用户与媒体的“全程互动”,改变了传统媒体自上而下的传播方式。近年来的政府人员网络问政、开博客与网民互动等也证明了这一现象。

二、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的发展路径分析

新媒体在给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同时,也给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冲击。如新媒体分流了大量广播电视的受众和广告投放商、新媒体抢占了大量的市场等等。我们在看到新媒体的这些威胁时,不能够只是沉沦于其中,而应该找到走出突围的路径。针对目前网络文化负面性,如信息超载带来信息迷失,信息占有制造虚假膨胀、多任务环境消耗阅读耐性等,建议传统媒体做到:一是重大事件不遗漏,不要成为互联网的边角料;二是真实,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三是精致、耐读。

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在受到新媒体威胁之后,应该怎么来突出重围,找到自己的发展道路呢?那就是让内容成为核心竞争力。本着我党的新闻传播理念,把为人民服务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把引导人们的健康生活和正确的生活理念作为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目标,让优质的、精品的、健康的内容传播到大众心中,净化受众的心灵,这就需要我们的广电人员在电视节目的策划、内容的选择上下大功夫,而不能一味地跟随新媒体盲目地求奇求新。电视媒体人员应以自己富有人文关怀的节目,富有教育性的节目来充实大众生活。因此需要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在内容上下大功夫,争取做到:

1.遵循“三贴近”和本土化原则,投入更多的人文关怀。新媒体尽管每天都有海量的信息,在第一时间在网上、手机终端上发布。但是他们更多地会关注全国全世界的信息,以及一些耸人听闻的信息,而对于每个地区当地的本土化新闻没有投入足够的精力,这就需要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在關注社会大新闻的同时,能够以更多的时间来投入到当时与老百姓关系紧密的信息中,为老百姓传递以及讲解一些实用的信息,以朴实的面目来争取到更多的受众关注。

2.彰显公信力和权威性。在海量信息的时代,信息把关人弱化,一些信息传递着媒介素养的缺失,难免会出现鱼龙混杂的信息。

3.深度报道的跟进。新媒体时代微博、手机用户、网络用户等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新闻事件第一时间发布的队伍中,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在跟进自己的时效性的同时,需要给予受众以深度报道,公正权威地解释和分析新闻事件,争取做到对新闻解释权的优势竞争。

三、媒介融合,加强与新媒体的合作

首先,在技术、内容上的融合。广播电视应借助网络等新媒体的优势,加强合作,进行资源共享,互利双赢,取长补短。如可以开办自己的网站,或者与网站合作,在新闻时效性上得到保证。借助于网络的便捷性和传播广泛性,发布权威信息。同时培养自己媒体从业人员的新媒体素养,开通微博,进行论坛,与网民形成互动互粉,抓住网民关注的新闻信息和舆论动态,并根据需要进行议程设置。同时发布网络视频、互动空间等,丰富报道形式,实现传播形态的多元化。

其次,可以在经营方式上合作。新媒体的出现也带来了经营理念上的改变。在这个信息消费时代,网络等新媒体通过充分的市场调查,了解受众的真正需求来扩大自己的市场营业额。广播电视媒体可以通过与新媒体的合作来扩大自己的受众和市场占有量。

麦克卢汉说过,“媒介总是以叠加的方式向前发展的,新的媒介的出现并不代表旧媒介的消亡”。新媒体在短时期内无法取代广播电视,但是广播电视必须在新媒体环境中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在发挥自己的优势项目的同时,也要加大与网络等新媒体的合作,做到互惠共赢,为自己开辟更为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作者单位:宜阳县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1]石磊:《新媒体概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3.01;

[3]荣婷、刘怡:《新媒体与社会发展——2012首届“新媒体与社会发展”全球论坛综述》[J],《 新闻记者》, 2012年9月;

[4]陈绍富:《新媒体时代传统电视新闻传播如何走出困局》[J] ,《新闻界》,2010年6月;

[5]李蓬:《论新媒体时代的领跑艺术》[J],《新闻爱好者》,2012年7月.

猜你喜欢

发展路径广播电视新媒体
保定市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研究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