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变革下新媒体平台与传媒专业实践教学建设探析
2018-10-30张琦
张琦
【摘 要】在当今媒介变革的背景下,我们现在的高校传媒教育已经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现实条件所限,我們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不是很理想,不能很好地满足增长的实践教学活动的需求,制约了我们人才培养的质量。随着网络的发展,实践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这种新的媒介平台,调动学生从事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弥补传统实训平台不足。
【关键词】新媒体 实践教学
在当今媒介变革的背景下,我们现在的高校传媒教育已经充分认识到教学过程中实践的地位是举重若轻的。因此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学习实践知识,改变理论与实际操作不相匹配的现状,学校要立足于培养方案的重新考量,从设置课程大纲开始做到可视的安排详略得当,并且尽可能地把实践教学融入其中,因此教师在这其中更应起到动手与动脑融于一身。但是由于现实条件所限,我们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不是很理想,不能很好地满足增长的实践教学活动的需求,制约了我们人才培养的质量。随着网络的发展,新的媒介方式进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成为传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高校大学生作为网生代的主要支撑群体,对于信息的吸收与再传播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贴切地抓住这一特点,组织学生合理地掌握这种新的媒介平台,调动学生从事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弥补传统实训平台不足的缺憾。
一、新媒体实践教学平台概括
黄淮学院文化传媒学院作为地方本科高校在日常的教学当中,遇到了实践教学平台不足的情况,在困难中摸索前进,随着新媒介技术的发展,在实践教学中充分认识发挥了新媒体平台的各项功能,逐步形成了一个“微信、微博、视频网站、QQ”四位一体新媒体平台的实践教学平台体系。
二、具体措施
1.利用新媒体平台展示为学生提供展示作品成果的平台
我们传媒教育的培养很重视实践动手能力,学生策划、采写、拍摄了很多作品,但是我们的传统媒体如:电视台、报纸、杂志等容量有限,学生作品很难在上面展示,即便是展示也只能是很少的一部分,这样对于学生实践的积极性打击很大。新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具有海量的容存空间,能够满足作品展示的要求。如优酷、腾讯、爱奇艺等等视频播放网站有很多的用户自制内容和频道,作为高校传媒教育我们完全可以自己申请账号,上传视频制作内容,向校内外展示,如黄淮学院文化传媒学院的梦起航优酷账号、腾讯视频账号,截止到2017年共上传87部视频,点击量接近三十万,粉丝600余人,大大提高了学生实践的积极性。
2.利用教学活动与新媒体融合新动力
网络与多种教学条件的融合发展表明,我们可以放开对新媒体设备的要求与限制,但是当前对多媒体的应用多为播放课件、音频或视频,在老师与学生互动交流方面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和价值。我们在日常教学中鼓励学生自带平板电脑等媒介工具,利用虚拟媒介技术加入到一个更加互动、更加开放的新闻媒体课堂中。学生之间可以在课堂上利用QQ、微信等方式对老师授课进行提问,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可以直接在课程QQ群、课程微博、课程微信群互动,建设与课程相关的新媒体教学平台,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体形式创新课堂教学手段,强化课堂教学效果。课下利用博客、微博、QQ、微信公众号,加强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行业人员、老师与行业人员、学生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在老师的积极引导下,合理而又客观地使用新媒体,从而培养健康的使用方式,长此以往有利于形成丰富的新媒体积累,并进一步实现对全媒体的实际掌握。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可以充分掌握微信公众号的优势,作为课上课下相结合的有利形势之一,从多方面进行新媒体与课堂的结合,才能将理论的深度和实践的广度实现拓展和延伸,同时更重要的是可以通公众号发布的文章,收集学生通过留言表达的自身的见解和学习中遇到的棘手问题,从而成为学生掌握更加全面的专业知识,了解多方面动态,以及师生之间更能提高沟通和交流效率的新媒体运作方式。
3.利用新媒体能力实践、构建了立体型体验式教学模式
传统的媒体实习对于实习学生的水平和能力要求都比较高,大部分学生都不能到电视台和报纸等传统媒体实习,即便是去实习也很少有机会独立策划完成一个选题的制作和发布。在现在我们可以利用新媒体方式来弥补这些不足。如微信公众号的内容具有全媒体性质,其内容可以由视频、音频、文字和图片绘画、漫画、FLASH等多种形式组合进行发布,相当于一个小的电视栏目制作或一条通讯或新闻的采写。对传媒相关专业的学生而言,视频的拍摄是对摄像能力的基础要求,而图片绘画却又涉及到摄影技术的学习,在音频、文字与FLASH方面,却又对后期制作软件以及编辑技巧等方面作了相关的要求。文化传媒学院微信公众号设置了不同的栏目,所涉及内容以全方面多角度地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为基本要求,因此分为多种板块相结合,例如:平面写作的基本标准、影像拍摄的前期后期统筹安排、视频制作软件的掌握以及活动的整体策划和安排,并以互联网的本质特征为中心,包含而不仅限于传媒专业人才的相关要求,并以此提出团队内部成员的新鲜血液的及时补充。同时开设了课程微信号。如在《摄影》课程教学中,开通了文传摄影微信公众号,比如学生可以全面多方式地利用公众号,借此发表自己拍摄的照片并加以相对应的文字描述。通过此种方式,一是有利于引起学生对实践能力的重视,从而积极主动地把课内课外相结合;二是为学院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成果的平台,使好作品得到应该有的关注。
三、保障措施
1.加强思想认识
在媒介融合的大趋势下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只有努力探索和发现实践教学的新途径、新方法,才能完善传媒专业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真正地培养一批适应多媒体工作环境、动手能力强、创新意识明确、知识积累全面、人文素养深厚的广播电视专门人才。根据近两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传媒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和结构悄然而变,很大一部分选择了传媒公司而非传统媒体,主要从事网络编辑、新媒体运营等工作。通过对高校人才信息网、智联招聘等大型主流招聘网站发布的招聘岗位分析,用人单位对新媒体运营的人才需求在不断增长。笔者跟踪分析了黄淮学院传媒类专业2015年以来就业动向,发现60%以上的毕业生在企事业单位从事网络编辑、广告软文写作、新媒体运营、宣传策划、品牌维护等工作,而且这一数字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就业的新变化,也传导到教学环节,推动高校传媒专业教育的方向,我们要认识到新媒体的实践平台的建设不仅仅是缓解实践教学平台的权宜之计,而且是我们学生就业成才的演练。
2.注意新媒体平台与课程融合度,加强新媒体品牌化建设
新媒体实践平台虽然属于自媒体性质,但绝不能自说自话,不能拿来“玩”。我们要注意自媒体平台与课程融合度,将与传媒实践相关的课程整合在平台上,让更多学生参与到它的运营、发展当中来。自媒体实践平台的运营和管理一旦成为实训教学项目,就是一件严肃的工作,具有与新闻采编真实岗位并无二致的特征和形态。传媒专业实践类课程中有锻炼学生新闻采、写、编能力的新闻采访与写作、全媒体新闻编评等课程,其在确定选题、明确方向、采写编辑、校对发布、宣传推广等整个流程都需要严格管理,定期生产内容、定期进行发布,且信息一经发布,就不能再进行修改。在这种仿真环境下的历练,可以让学生提前进入真实工作状态,既提高他们的新闻敏感、价值判断等职业素养,也有利于培养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等新闻职业精神。
3.组建教师工作室,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推行现代学徒制
建立工作室推行现代学徒制,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培养,督促学生学习运用新的媒介方式,同时又能确保平台的日常运营。现代学徒制采取自愿原则,在了解老师的专业特长的基础上学生选择老师,同时在充分接触学生以后老师选择学生,采取双向选择的方式充分保证了师生双方的切合度,工作室由具有丰富实践能力和较高理论水平的双师型教师团队构成,根据各自的专业背景指导不同的学生工作。学生团队秉承栏目横向、职能纵向的双重管理方法,日常节目滚动和管理主要以栏目为单位进行团队式管理。
(作者单位:黄淮学院文化传媒学院)
【参考文献】
[1]吕萌,程蕾.构建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模式.青年记者,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