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
2018-10-29黄俊辉
黄俊辉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给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许多领域带来革命性变化的同时,也对教育提出了要求——要求教育改革必须以满足培养面向信息化社会创新人才的需求。可以说,教育信息化是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信息化教学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不断丰富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益。尤其是面向我们教学的对象——中职生,信息化教学多样化的资源,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信息化教学交互式的环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我们所从事的中职语文教学要在信息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是必然的趋势。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以学生为中心,笔者对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流程进行架构,并立足课堂,开展教学实践探索,以《语言表达得体》一课为例浅谈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体会。
一、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的可行性
南国农先生曾经精辟地概括了信息化教育的含义:“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现代信息技术=信息化教育”。也就是说,信息化教学不仅仅是将传统的课堂变成精美的课件展示,而是要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以信息技术手段为辅助工具,开展更为高效的教学,实现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教学是教育理念与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
(一)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理论为我们开展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实践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较好的方法参照,起到关键的指导作用。建构主义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建构主义关注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认为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并由此提出了系统的教学理论:
1.注重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而主动建构新的理解、新的心理表征;教师则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
2.注重在实际情境中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教师要善于开发围绕现实问题的学习活动,尽量创设能够表征知识的结构和能够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的社会化的、真实的情境。
3.注重协作学习。教学过程就是教師和学生对世界的意义进行合作性建构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分别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世界的理解,其对世界的理解因而是多元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对话与协作间使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
4.注重提供充分的资源。为了支持学生的主动探索和完成意义建构,在学习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各种信息资源(包括各种类型的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料)。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中职生语文信息化教学要具有可操作性以至达到有效性,我们需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围绕现实问题的学习活动,推动学生协作探究,运用信息化手段解决学习问题,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信息收集、处理能力;利用丰富多彩的媒体形式创设情境,促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推进学生主动投入学习活动;综合利用多样化的教学资源,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化解学习的重难点,完成意义建构;利用信息化环境营造交互式平台,培养学生交流意识,借助评价加强教学效果,增强学生语文实践能力。
(二)技术支持
华东师范大学祝智庭教授曾在《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一书中提到:“所谓信息化教育,是指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育形态”。也就是说,信息化教学离不开信息技术。而网络环境下的资源信息量大,探究性、交互性强,恰恰为实现信息技术与中职语文教学的完美整合,提供了最佳途径。
1.本地资源
现阶段,每个城镇学校均配备多媒体综合教室,教室拥有投影仪、银幕或电子白板、电视播放系统(电视机、录像机、摄像机、VCD)、音响系统(无线话筒、音响设备)、计算机、综合控制平台(机械式/智能式)等主要设备,基本能满足教师实施信息化语文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或者对相关的信息化工具进行恰当组合,达到优化教学过程,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随着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深入,不少学校进一步建立了符合本校发展的教育局域网,并装置多媒体网络教室,配有多媒体计算机、控制平台、网络服务器等主要设备。如此信息化环境为中职语文教师提供了更多用武之地。教师可发动组内教师的集体力量,分工合作,围绕中职语文教材的内容,在网络上搜索与之相关的资源,并且对搜索到的资源,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进行分类、筛选、整合,设计微课,制成专题网站,集中发布在本地的局域网,便于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自主访问,选择运用资源。在多媒体网络教室进行堂上教学时,教师还可通过信息网络系统将搜集与课程教学相关的声音、图像、文字、动画等多媒体信息制作成超文本文件传输到学生的学习终端,辅助课堂教学;同时学生也能根据各自需要提取相应的学习资源,从而满足集体成员之间资源共享、教师分层教学和学生个别化学习的要求。
2.远程资源
信息时代发展至今,网络普及至家家户户。教师可以将制作的专题网站挂于外网,让学生在家即可通过网络远程登录专题网站预习和复习教学内容,由此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另外,随着,微信、QQ、博客、论坛等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工具的日益普及与应用,智能移动终端为支撑的交互平台有助于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拓展学习沟通的渠道,利于协作探究,完成意义建构。
二、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的流程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的核心必然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定教。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也就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需要,以任务为主线,将传统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构成教学信息传播及反馈调节的优化教学媒体群,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达到语文教学过程的优化,进而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全面培养中职生语文素质。由此,笔者对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流程进行如下架构:
三、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的实例
为了切实提升中职信息化教学成效,笔者多次立足课堂,开展教学实践探索。现以《语言表达得体》一课为例谈谈自身体会。
(一)教学思路
掌握语言表达得体的方法实现人际间沟通与交流,是国家规范教材《中职实用语文(上册)》的内容,是我们学生应该掌握的语文应用能力,也是中职生走向社会必备的职业素养。笔者面向的授课对象是电商1401的学生。他们热情活泼,对具实用性和趣味性的课程兴致较浓。经过前期的学习,初步把握语言表达简明的技巧。因此,笔者将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把握语言表达得体的方法技巧”,将教学难点定为“学会在平时的生活或写作中使用得体的语言”。
建構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因此,本课结合学生的特点,围绕语言表达得体这一教学内容,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视频回放,创设情境,让学生迅速进入生活情境自主学习。继而,采用任务驱动法,以探求语言得体的要领这一任务为主线,借助学习网站、FLASH、课件等信息化教学手段,促使学生合作探究,通过围绕实例讨论交流,归纳要领,完成任务,完成意义建构。同时,堂上注重学生的口语体验,采用体验式教学法,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得体语言进行交谈,增强学生交流的互动性和实践性,让学生在对话与评价的体验中习得交际的技能,真正实现“学懂习会,一课有一得”。
(二)教学过程
(三)教学反思
与传统课堂相比,这次在信息化环境下的语言训练课,借助学习网站、FLASH、课件等教学手段,有以下优势:
1.很好地获取资源和呈现教学内容, 帮助学生突出教学重点,掌握语言得体的技能,有助于解决教学重点。
2.营造口语训练的情境,鼓励学生分组围绕生活情境对话,利于体验式教学的展开,有助于化解教学难点。
3.组织学生将对话视频上传至本课学习网站,由教师和学生对该组的对话语言是否得体进行评价反馈,鼓励自我评价和互动评价,增强了“交互训练,远程评价”的效果,教学外延更广,学习变得更加便捷。
4.视频回放,实施微格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及时修正错误,教学更加高效。
同时,本次教学实践,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职面人生,交流实践”环节,有学生在手机录制、视频上传的时候由于技术问题拖延了课堂的时间。学生信息水平与能力的不同给信息化教学带来一定的复杂性,需要纳入我们中职语文教师组织信息化教学的考量范围。
四、结语
目前,对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的探索还如在迷雾中寻路,无论是理论构建还是实践发展都还远不完善,但这都是新事物发展和成长必须经历的过程。作为一线教师,我们需要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的高度,加强对国内和国际先进信息化教育教学理论的研究,积极开展信息化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摸索生动、活泼、高效的信息化教学策略和模式,真正发挥信息技术的最大效用,引导学生在有限的语文学习时间内拓展无限的视野,培养学生适应时代发展与社会竞争的基本素质。路长且阻,让我们结伴同行。
责任编辑 何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