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代化学术语本土化研究

2018-10-29杨琼施威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8年7期
关键词:本土化

杨琼 施威

摘 要:西方科学技术在中国得以传播,依赖于近代科技翻译。术语的翻译、规范和传播的过程就是术语在中国的本土化历程,为中国现代科学体系形成奠定了基础。国立编译馆编审出版的《化学命名原则》是科技术语本土化的典型代表,创造性地统一和规范了化学名词,并且对化学术语的翻译方法与命名原则做出了科学规定,在中国化学学科和化学工业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化学术语 本土化 科技翻译

1914 年,《科学》杂志的创刊词提出,“名词不立,则科学无所依倚而立”。构建统一、规范、系统的科译名系统是建立现代学科体系的先决条件,也是促进科学共同体发展最基础的保障。所谓科技术语本土化,即通过意译、音译、形译等方式将外语的科技术语转化成本族语,实质是“改变术语的语言形式,用本族语言翻译外国科技术语” ①。在近代科技术语本土化进程中,国立编译馆编纂的《化学命名原则》对民国社会、科技传播和术语编订以及化学科技术语本土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科技术语本土化的历史动力

(一)科技术语本土化的内在诉求

科技术语,也叫科技名词,英语为terminology,指特定专业领域中以单词或词组的形式,通过语音或文字来表示概念的约定性语言指称。从事术语工作的翻译学家在引入科技术语时,要做到既保留其字面含义又能体现其学术性含义。作为科技文化交流不可或缺的工具和载体,科技术语在所有语言中的语义内涵和语义范围上相对固定。“本土”概念源于经济全球化,同样适用于科技翻译、传播和交流领域。“根据中国社会独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对一般性的研究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改造、补充和完善。……这可以说是社会学研究方法本土化的最基本含义”②。可见,本土化目的是利用本土社会因素对外来事物进行调适性改造,通过本土文化、价值观等意识形态的渗透,使其更容易适应和融入本土。对科技术语而言,本土化就是通过翻译引进新的概念、新的表达手段和异族文化,以达到推动本土知识体系和社会文化更新的目标。

(二)近代科技术语本土化的动力因素

在科技术语本土化过程中,西方传教士无疑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们的科技翻译开启了近代科技术语本土化历程。民国成立后,在本土学术机构和科学家群体推动下,科技术语本土化进入成熟期,各学科的术语体系日臻完善,并与世界科技发展保持基本一致。

一是前期学术行为的奠基。在清朝以前,汉代的《尔雅》被称为“辞书之祖”,收集了丰富的古代汉语词汇,以雅正之言解释古语词、方言词,使之近于规范。在農业、手工业、医学等领域则分别有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著作对科技术语的创造、搜集和整理工作有突出贡献。清朝末年,我国先后成立了科学名词编定馆(1909年)、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1919年)、译名统一委员会(1928年)、国立编译馆(1932年),进行科学技术术语审定工作。其他机构,如中国医学传教协会、译音统一会等,在医学和植物学名词的翻译和审定上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

二是科学共同体形成以及专业学术团体的密切合作。自1914年科学会在康奈尔大学成立起,中国化学会、中国物理学会等早期学术团体纷纷成立,中国科学共同体日趋壮大,产生了科技术语统一和规范化的迫切需求。民国初期,科学术语审订与整理工作由官方编译机构和民间学术团体承担,两者各具优势,而国立编译馆成立后继承了官民合作的优良传统。一方面,国立编译馆负责统筹安排,并为学术团体提供资源支持;另一方面,民间学术团体以各学科专业人员为主,确保了科学名词编订的专业性和科学性。因此,很多科技术语的审定工作都由编译馆联系并交托专门学会进行编译。

三是民国时期学术环境与人才状况。民国初年,大批海外留学生陆续学成回国,他们不仅精通中文与西文,而且具备各学科专业性知识,是从事科技翻译、译名统一工作的不二人选。张鹏飞认为参与学术名词制定的人才必须是具有丰富经验的学科专家,同时要有谦虚研究的态度。在国立编译馆的30余人编审队伍中,获得国外学位的占总人数的29%;担任过大学教授的占总人数26%;有大、中、小学教育经历的占68%。③各科学社团聚集了很多专业人才,在各自社团活跃之余还收到国立编译馆的邀请,参与相关学科名词的审查与编译工作。

此外,民国时期的政治、文化、经济等外部环境变迁也对科技术语本土化也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包括科学救国思潮、新文化运动开展、政府机构支持等。

二、近代化学术语本土化:内容、方法与原则

在近代科技术语本土化历程中,国立编译馆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先后编审出版了二十多部术语汇编,覆盖了化学、药学、天文学、数学、物理学、矿物学、气象学、植物学等学科。而《化学命名原则》是最具开创性的代表作,从中可窥见近代科技术语本土化的基本理念、内容和路径。

(一)化学术语整理与《化学命名原则》出版

术语本土化首先要进行术语翻译,清末民初的科技翻译成果虽多,但是冗杂繁琐,并未形成科学的术语系统,发展和传播十分有限。在《化学命名原则》问世前,化学术语本土化工作一直处于单打独斗状态,直到第一代化学家和技术人员归国之后,化学术语统一问题才开始步入正轨。

1932年8月教育部联合国立编译馆组织召开“化学讨论会”,因化学译名及化学课程标准需要修订整理,召开化学讨论会以便于汇集各位专家共同商讨和定夺。会议聚集了在全国各地工作、在世界各国留学的专家学者,为便于联络共策进行,所以发起中国化学会,在讨论会后正式成立。此后,各方面工作便依据讨论会成果有序进行。讨论会通过了五个议决案:(1)关于化学名词审查委员会建立的专案由国立编译馆着手进行;(2)元素及化合物定名原则案;(3)化学仪器定名案;(4)无机化合物定名案;(5)有机化合物定名案。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共同协商确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因而获得了学术界的普遍认可。④其后,教育部和国立编译馆设化学译名委员会,根据专家提案意见和化学讨论会决议,“悉心整理,审慎取舍”。委员会搜集结构已定的代表化合物二百余种,反复证验,又经“郑重审查,凡易四稿,自始成轶”,最后编成《化学命名原则》呈送教育部,于1933年6月出版。全书分四个部分:定名总则、元素、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

随着化学学科的发展,《化学命名原则》也在不断地修改更新完善。1978年,“有机化学名词小组”成立,为确保化学名词翻译有所依据,小组参考了国际纯化学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有机化学命名法》提出增修意见。另外还多次召开全国性座谈会和小型专题讨论会,广泛听取化学界同志们的意见。

(二)化学术语翻译方法与机制

在化学术语翻译前期,许多化学元素如“夕里西恩” “布而伦”均是从英文单词Silicon和Boron直接音译过来。这种纯音译的方法使得汉字意义和其实际意义并无任何关联,既不能表现其形也不能体现其意,因而不利于书写和记忆。术语翻译便走向音译与意译相结合,保留原语言第一个音节的发音,再利用汉字造字法中的形声、会意、转注、假借等方法创造新字新词。Hydrogen最开始被译为“轻气”或“轻”,国立编译馆根据元素化学性质选择了表示其气体状态的偏旁部首“气”,于是有了如今通用的“氢”。又如1H、2H、3H分别翻译成“氕、氘、氚”,是典型的再造新字,既能体现元素的物质状态,又能体现元素的化学性质。

对于术语编审工作,编译馆的基本思路是优先整理自然科学术语。1933年《国立编译馆组织条例》将《国立编译馆组织规程》的基本任务“编订学术译名”更正为“关于学术名辞”。编译馆的职责内容是对科学名词进行初步翻译、调整和呈请教育部审核公布。从各学科多种语言的名词中搜集资料,再参考已有译名,“慎于取舍,妥为选择”,得到个专家认可后方能形成草案。鉴于科学名词是全国通用的术语工具,必须先征求各方面专家的同意,以利于推广和使用,所以每完成一种名词的草案之后,就分送给相关学会及各著名大学的专家审查,务必使每一种名词的命名都得到所有专家的认同。对于术语的翻译方法,编译馆审定名词的工作人员提出了一些基本规定:(1)优先采用汉语中固有的或常用的名词。如单质和元素名称相同,采用双音单质俗名如“黄金”“硫磺”“水银”等;(2)如没有相当的固有名又没有已通行的现成名,则采取意译方法。(3)如(1)(2)行不通,则采取音译。比如和人物有关的公式、定律等。(4)造新字词。如杂环化合物名词的结构统一加上“口”旁作为杂环的标志,如phenanthridine翻译成菲啶,pyrrole翻译成吡咯。此套翻译标准不仅是国立编译馆术语编订工作所遵循的首要准则,也成了所有科技术语翻译者遵循不二原则,是规范化编审制度的重要部分。

(三)化学术语翻译原则

翟杰全曾将科技传播的“科学性”定位为“科技信息源自科技活动、科技实践、经受过实践检验或科学共同体的‘科学评判,反映着客观规律和科学技术活动态度” ⑤。因此,科学家們在翻译科技术语时应秉承科学性和规范性原则,以准确反映事物客观规律。

化学术语翻译的科学性原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有机化合物命名的科学性、定义和分类的科学性。《化学命名原则》为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的命名问题指出了方向和方法,不仅规定了命名总则,对各种化学物做了详细的分类,配以详细的图解和标注,便于翻译和理解。从命名形式上看,《化学命名原则》更接近现代化学术语,即以日内瓦命名法为基础,注意与国际接轨,并且参照英德法日各种语言的化学书籍,力求准确、科学。《化学命名原则》的科学性还表现在释义准确和分类清晰,如在物质分类方面,《化学入门》将物质只简单分为气、盐、酸三类,很多化合物都未涉及到;《化学命名原则》则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将化学物质分为元素、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三大类,下面又有详细分类,每一类物质列出有代表性的物质并配以详细图文解说。

化学术语翻译的规范性原则主要体现在术语编审程序的规范性以及术语传播、使用的规范性。在化学名词的审定和统一工作上,编译馆对历年大学院和教育部调查资料进行归总整理,同时聘请化学家、编辑家、教育家郑贞文负责主持编审工作,形成具体方案。之后,诸位化学专家召开会议对草案进行商讨,根据各专家意见重新整理修订,最后再提交教育部进行审核。为追求化学术语命名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编订周期一般需要两三年时间,并非一蹴而就。正是这一套科学、规范、严苛的编审流程与质量控制体系,使《化学命名原则》成为我国化学术语译介和使用的唯一参照标准。“本书公布之后,本馆审定各书,凡关于化学名词,自当依此为准则。” ⑥

三、近代化学术语本土化特色及其传播

为应对外来文化同化和入侵,建立一套有效的科技术语本土化规则十分重要,而本土化术语能够增强人们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化学命名原则》广泛吸收前人经验,解决了清末以来最令人困扰的化学术语命名规范问题,为中国化学学科和化学工业现代化做出了极大贡献。

(一)近代化学术语的“本土化”特色

科技术语在中国的传入和传播过程中,势必受到本土人文风俗和语言习的同化。如在翻译元素的时候,提倡优先使用汉语里已有物质来翻译,尤其是金属类元素,金元素、银元素等。《化学命名原则》运用了许多习惯性用法和俗名,体现了相当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如“碳”就是在“炭”的基础上加上代表物质状态的“石”,表示常态下非金属的固态元素。而表示碳氧基团的“羰”,则分别从“氧”和“碳”取出“羊”和“炭”组成新字,读音tāng亦从“tàn”和“yáng”中各取t和ang。类似的还有羟、巯、烃。如此造字造音方法,实在令人叹服。再如,《化学命名原则》将元素的外文发音和元素化学性质糅合起来再造新字,将表示元素物质状态的偏旁和表示外文首个音节读音的字组合在一起,如表示气体的“气”字和常态下非金属的固态元素的字“石”,变成现在通用的“氢” “氧” “氮”、“碳” “硫“硅”,其特性从字面上一目了然,且简单易记。

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在化学术语中随处可见。在古代表示序数的天干甲乙丙丁……癸,在有机化学系统链异构的命名中运用广泛,用于取代基或者原子等的个数:甲烷、乙烯、聚丙烯、丁二烯等。汉文化中的“阴”“阳”,被运用于化学里的“阴离子”“阳离子”,代表离子的性质。《化学命名原则》中的化学用字还有很多是从汉字里使用频率极低的古字挑选而来,比如烃类衍生物中以“酉”为偏旁的物质醇、醚、酸、酯等。醛者,“含氧之碳化物”,《集韵》解为“酒味变也”,经发酵、酿造等过程所制取的有机物多有“酉”旁。由植物提取或转化而来的元素或物质加“艹”头,如萘、苯、苷。从动物体内获得的有机物多用“月”旁,如胺、肽、腈。诸如此类本土文化的渗透使得翻译过来的化学术语更加形象、易懂,给科技术语赋予了中国文化特色,因而更加富有文化内涵。带有本土化特色的科技术语更容易被本土使用者识记,因而更利于传播。

(二)近代化学术语的传播及其效应

《化学命名原则》出版后,为推进中文科学教科书的编写和普及,国立编译馆又进行大学教科用书编纂工作,化学学科用书是自然科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化学命名原则》中的化学术语通过国立编译馆编纂的译书、辞典和中小学、大学用书等渠道得到了广泛传播。从此,化学术语编订的组织和流程趋于系统化、规范化。

《化学命名原则》面世时,化学传入中国已逾五十年,在此期间译名时有变更,严重阻碍了化学学科的发展。教育部与国立编译馆采取强制手段,对于审核不通过的书籍不予出版,有效地控制了化学术语凌乱分歧的现象。1946年再版《化学命名原则》序中阐明:“自《化学命名原则》于民国二十一年经教育部公布出版后十余年来,各种用中文攥著之化学书籍论文,所用名词,多以之为依据;以前同名异词、凌乱分歧之弊,逐渐扫除矣” ⑥。“且原书早罄,势不得不加以增订,重新付梓。”《化学命名原则》的出版和传播使得化学术语走向规范化和本土化,成为当时热销一时的书籍。

《化学命名原则》不但整理出一份详细的化学名词术语汇编,解决了化学有机物命名纷繁混乱的问题,并且充分吸收前人翻译经验,创造性地融入中国文化、语言特色,制定出一套科学、规范又实用的术语命名原则。《化学命名原则》可谓是当时化学、翻译学、教育学等科学共同体的一个宏大的科学构想和共同成果。它既是国立编译馆化学术语工作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奋斗在各地的科学工作者智慧的精华体现。该原则不仅是一套全面的化学名词命名原则,也是一个可供其他学科科技术语借鉴的翻译准则。这种翻译原则在具体物质的翻译方法和详细示例上均得以体现,同时也为其他学科术语的翻译提供了借鉴性成果。它的命名思想、方法和规则都可以借鉴到后世的术语翻译中去。总之,《化学命名原则》在科技术语本土化方面为后世提供了良好示范,它证明了科技术语只有与本土文化进行充分融合,才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注释

① 李宇明.谈术语本土化、规范化与国际化[J].中国科技术语,2007(4):5.

② 風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走向规范化与本土化所面临的任务[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6):48.

③ 王昌善.我国近代中小学教科书审编制度研究[J].2011:171.

④ 国立编译馆,编辑.教育部化学讨论会专刊[M].南京:国立编译馆,1932:138.

⑤ 翟杰全.让科技跨越时空——科技传播与科技传播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75.

⑥ 国立编译馆.化学命名原则[M].南京:国立编译馆,1932:序.

猜你喜欢

本土化
基于“主题语境”的高中英语阅读本土化研究
慕课及翻转课堂与大学英语教育本土化融合对策
论鲁迅小说中黑色幽默的灰色化呈现
小议中国油画的本土化
中国油画本土化的发展情况刍议
“小妞电影”在国内的类型化发展
“毒树之果”证据排除规则本土化的必要性分析
泰国神话与印度神话中神祗形象的对比研究
国内少儿音乐教育发展的困境与思考
法律移植视阈下英、德民事诉讼制度在山东租借地的“本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