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教学策略浅析

2018-10-29李争

中文信息 2018年10期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创新思维教学策略

李争

摘 要: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已经发生质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是拥有迅速更新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培养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学科,课堂上的实践非常重要。文章探索信息技术学科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 创新思维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10-0-01

2017年信息技術课程标准中指出: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旨在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技能、增强信息意识、发展计算思维、提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的基础课程,要以全面提高全体高中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强调了全面性和全体性。新课标详细阐述了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体现,教学途径从“问题解决”演化成“基于项目的学习”,对学生的要求由“学会自主学习”转变为“加强探究式学习”,贴合时代发展,引导学生全面提升信息素养,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近年来,“必修+选修”的模式和学分制,以及结合高中的学考制度进行教学评价,使信息技术学科的地位得到了提高,教学行为得到了规范。然而,信息技术学科在教学方法的应用、教学策略体系的构建、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等方面还处于摸索阶段。通过对我校高一年级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现状的调查,我发现,课堂教学有效性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上体现得还不够明显。这需要我们找到相应的优化、提高的办法。提高课堂有效性,对于在课堂实践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具有重要意义。对实现课程总目标和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下面将通过四个方面分别阐述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意识

在课堂实践中,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调动起来,激发其探究的兴趣。

如在教授“利用vb函数绘制图形”这一内容时,首先为学生展示绘制好的形式多样的组合图形,增加学生对编程绘制图形的好奇心,再提出问题:如何编写一个用vb常用函数绘图的程序呢?如果图形之间有固定的几何关系,我们又如何通过编程解决这个问题呢?如何实现点击不同的按钮呈现不同的图形呢?问题情境的创设调动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学生能自主结合教师提供的半成品程序,参考各类绘图函数和语句的用法和格式,尝试完成图形的绘制。

二、培养想象力,尊重创新

通过生活实际,创设实践情境,给予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及实践空间。我们要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想法通过实践来表现,体验创新的乐趣。

例如在《音频信息的加工》章节,教师提供给学生大量的主题创作素材,如卡拉ok、评书、绕口令、广告、诗歌朗诵等生活中喜闻乐见的素材,让学生在了解音轨的基础上,结合已有音频信息的采集知识和自身特长,通过选择不同的主题,合理将原声和创作素材有效结合。为了完成目标作品,学生会根据实际需要,充分开展创作和想象,顺其自然地掌握音量大小、长度、音调的调整等音频处理的基本方法,以及噪音处理的方法。同时采用学生互评的方式,选出最有创意的作品,为学生提供展示舞台,让尊崇创新的良好氛围流传。

三、鼓励学生自主实践,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要重构教学组织形式,凸显学生学习探究性。在师生角色定位上,体现“学主教从”。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实践,在“尝试—验证—修正”的“试错”过程中,促进思维发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讲解“利用vb绘制函数图像”内容时,教师事先引导学生设计算法,绘制流程图,在流程图的关键语句部分加以提示,或者提前写出语句的关键部分,其余部分让学生通过反复的程序调试填补完整。在此过程中,大部分学生会出现语法错误的情况,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利用错误提示,找准出错位置,进行反复修订,最终呈现函数的图像。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在同一坐标轴下,绘制数学课上学过的同类函数图像,并加以比较,总结归纳函数图像的特性。学生通过自主实践,既解决了程序设计的问题,同时也对函数图像的性质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掌握。

四、因材施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发挥创新潜能

学生在基础、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在教学中,应分层教学和小组合作结合,充分发挥每一位同学的个性。

如小组教学,在“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组际平衡”的分组原则下,将学习能力高、中、低等几类学生均衡在每组中,并且制定小组合作规则及分工,尊重每个小组成员的意识。同时要营造宽容而多元的评价氛围,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而且通过合作,可以提高学困生的个人学习能力。尊重每一位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潜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地发展,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应当明确在新的时期下提升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重要性,开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探究,根据当下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工作的现状,不断更新观念、开放思维,在教学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努力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修订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胡小伟.高中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策略浅析[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5(5)

[3]董玉琦.信息技术课程导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72-173

[4]董玉琦,包政委.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调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0(7):1—4

[5]顾卫.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与方法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3

[6]陈卫东.教育技术学视野下的未来课堂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猜你喜欢

高中信息技术创新思维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高中信息技术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