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下图书馆资料有效管理研究

2018-10-29林天赐

中文信息 2018年10期
关键词:管理措施互联网

林天赐

摘 要:图书馆是我国的重要职能部门之一,为读者提供丰富的资源、文献。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各行各业都实现了业务创新。在互联网+时代,图书馆的资料越来越丰富,为了对图书馆的资料进行充分应用,必须要做好图书馆资源的有效管理。本文对“互联网+”时代图书馆资源的有效管理措施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互联网+” 图书馆资源 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10-00-01

引言

在经济发展与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下,我国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正在逐步加深,各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在这种背景下,图书馆的发展也不断创新,当前各级图书馆正在进行历史性改革,图书馆必须要顺应信息时代发展的趋势,将图书馆资源建设当做图书馆发展过程中的重点任务。传统的图书馆信息服务和资源服务主要以文本服务为主,随着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在图书馆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发展到互联网+时代,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又发生了很大改变。新时期必须要积极加强对图书馆资料管理的创新,促进图书馆事业不断发展和进步。

一、“互联网+”时代对公共图书馆发展的作用

公共图书馆是公众服务行业之一,也是政府财政支持的公共服务机构,其服务的对象范围比较广泛,提供的服务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目的是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互联网+”这一概念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互联网+”时代指的是利用信息化技术、互联网技术对现有的产业进行升级、改造的过程,将互联网技术与各个产业结合起来,发挥信息技术时代的优势。

1.有利于建立数据库,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科技水平不断提升,社会对图书馆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而且人们的阅读习惯发生了改变,接收了越来越多的新理念、新思想,传统的纸质文献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在新形势下,必须要加强对图书馆资源的科学管理,对图书馆的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并且以信息化技术为载体,建立图书馆数据库,为图书馆资源的信息共享奠定坚实基础,并且不断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2.有利于推动图书馆信息化建设

图书馆的资源复杂多样,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阅读需求和精神需求。大数据技术是互联网+时代的一种重要技术形式,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信息量十分巨大,对大数据的充分利用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关键,任何一个图书馆都不能将社会的信息资源全部收入其中,因为任何一个图书馆都不具备囊括所有信息数据资源的能力,因此必须要在各个图书馆之间建立共享机制,图书馆必须要建立专业的数据库,对多个行业、多个领域中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并且建立起统一的信息共享机制,才能不断扩展图书馆的信息容纳量,满足不同用户的数据需求。

二、图书馆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资源整合方法陈旧

在图书馆的发展过程中,对各种资源进行整理、存档,是十分重要的过程,这是确保图书馆资源得以保护、被充分利用的基础。在图书馆资源的整合过程中,传统的管理模式是人工管理,在不同岗位上的工作人员相互合作,对资源进行收集、整理,但是无法实现对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的考核,而且资源整合过程的系统性较强,一旦出现了错误,则会导致整个资源整合过程受到影响。在资源整合过程中由于每个馆员的精力和能力有限,也会影响图书资源整合效果,导致很多资源出现缺失。

2.资源更新不及时

图书馆的资料是图书馆发展的基础,也是图书馆赖以生存的重要保障。图书馆的资料得不到有效的管理,将会导致图书馆服务效率低下,比如当用户提出某个问题的时候,馆员因为资料不足,无法完成咨询任务。在传统的管理过程中,由于图书馆对资料管理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高,导致图书馆管理过程中的资金不足,人员的综合能力水平不高,而且资料的更新也不够及时,有的图书馆虽然开展了数据库建设,但是自建数据库的建设往往都是一次性投资,数据库的更新以及维护是一个长期性过程,必须要长期投入,但数据库更新不及时,难以发挥出具体的作用。

三、互联网+时代图书馆资源管理特点

1.信息海量化

互联网时代有两个最显著的特征,一個是数据化,一个是信息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每一个用户都是信息的产生者,也是信息的使用者,网络上的信息也疯狂增长,而且呈现海量变化的趋势。海量数据的增长,给人们带来便利,同时也带来了困扰,如何从海量信息中选择有价值、有意义的信息,成为每一个读者面临的问题。为了帮助读者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要加强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

2.阅读方式数字化

网络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在很多方面都有体现。以阅读为例,以前的阅读主要是阅读纸质书籍,但是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人们的阅读开始从纸质书籍转到电子书籍,各种平板电脑、手机等,成为人们阅读的途径,随时随地可以实现在线阅读,突破了传统阅读的时间以及空间限制,让人们的阅读过程变得更加自由。在这种社会形态的影响下,图书馆也必须要加强对本馆资源的大力建设,契合时代背景,给读者提供多元化的阅读方式。

四、“互联网 +”时代下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措施

1.加强数字资源建设

在“互联网+”时代,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必须要实现数字化、信息化,将传统的资源信息转变为电子资源,在网络上共享,从而提高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目前几乎所有的图书馆都已经实现信息化建设,完成了书目数据库的建设,可以说现阶段数据库的建设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是还有一些问题有待完善。例如在对图书馆的资源进行整理的时候,必须要确保图书馆资源的格式更加规范、正确,可以采用标准的MARC机读目录格式,使得数据内容更加准确、完整,充分揭示出文献的内容,确保数字资料的检索更方便,检索更准确,用户可以根据自己所需要的素材进行检索,获得想要的信息。另外,每一个图书馆在发展过程中,应该要根据实际需要建立网络专题数据库。这是在基于对用户进行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应用搜索引擎以及网上分布的相关信息,比较各个站点之间的资源分布、信息量以及相关程度,最后对资源进行整理、分类,形成不同的数据库,便于人们利用这些资源。

2.提供多种文献检索途径

在传统的检索过程中,人们一般都是利用图书馆的数据库系统的搜索引擎来检索文献资源的。搜索引擎是人们查找信息最常用的工具,也是获取网络信息的主要渠道,但是大多数搜索引擎都是基于关键词进行检索匹配的,导致查询的结果比较广泛,不够精准。在“互联网+”时代,图书馆可以建立统一的知识检索平台,当读者在进行检索的时候,只需要进行一次检索,就可以获取相应的、所需的资料,而且获取文献的时间更快。还可以加强信息虚拟技术在图书馆文献检索中的应用,构建形象、生动的三维立体场景,生动地展现出实体场景,帮助读者了解图书馆的功能结构、馆藏布局,增强读者对图书馆的认知,利用实体感受来检索文献。

3.对图书资料管理业务流程创新和改革

在新时期,图书馆的管理从传统的以馆藏为主体转变为以读者为主体,读者的阅读需求发生了很大改变,图书馆必须要适应新环境,以信息技术为主,对图书馆资料的管理流程进行再造,以用户为服务核心,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业务流程创新,对图书馆内部结构进行优化,发挥图书馆资源的价值。

结语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互联网+”与公共图书馆的融合发展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互联网信息技术包括云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多种新技术,个性化十足,在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创新服务模式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就图书馆资源管理来讲,互联网技术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互联网+”时代,必须要积极加强对图书资源管理的创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范咏.浅析新形势下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有效对策[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4(11)

[2]刘元. “互联网+”时代下公共图书馆的图书资料管理研究[J].祖国,2017(06)

[3]郭晓风.互联网+环境下的公共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分析[J].大众文艺,2018(03)

猜你喜欢

管理措施互联网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浅谈变电站变电运行的管理措施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