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的手术技巧及应用效果探析

2018-10-29芦婕

中文信息 2018年9期
关键词:脊柱骨折

芦婕

摘 要:后路手术中脊柱骨折脱位的类别主要根据损伤的程度和部位,可分为:1、椎体单纯压缩骨折;2、椎体粉碎压缩骨折;3、椎骨骨折并脱位;4、附件骨折包括关节突,椎板,椎弓根,横突、棘突骨折,可有椎间小关节脱位。脊柱骨折多见男性青壮年。多由间接外力引起,为由高处跌落时臀部或足着地、冲击性外力向上传至胸腰段发生骨折;少数由直接外力引起,如房子倒塌压伤、汽车压撞伤或火器伤。病情严重者可致截瘫,甚至危及生命;治疗不当的单纯压缩骨折,亦可遗留慢性腰痛。 临床表现:1、外伤后脊柱局部疼痛,活动受限、畸形、压痛。2、可有不全或完全瘫痪的表现。如感觉、运动功能丧失、大小便障碍等。

关键词:后路手术 固定治疗 脊柱骨折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9-0-01

一、脊柱骨折的发病机理及临床表现

1.脊柱骨折的发病机理

少数患者自高处跌下,足或臀部着地,脊柱猛烈前屈;或当弯腰工作时重物冲击头,肩或背部,脊柱骤然前屈致伤,这种屈曲型损伤多发生在第一、二颈椎、下颈段、胸腰段和第四、五腰椎部位,绝大多数的脊柱骨折脱位属屈曲型,患者由高处仰面跌下,背或腰部受阻,使脊柱过度后伸或前额遭受外力、迫使颈部过伸,引起过伸型脊柱损伤。 脊柱骨折脱位发生机理分为屈曲型,过伸型,直接暴力3类。 、根据部位分为颈椎、胸椎、腰椎骨折脱位,按椎骨解剖分为椎体、椎弓、关节突、横突、棘突骨折。 根据脊柱骨折的稳定程度分为: 一是:不稳定骨折:指稳定脊柱骨折的因素受到严重破坏。二是:稳定性骨折:骨折后无移位倾向,如单纯椎体压缩骨折。 根据脊柱骨折有无脊髓损伤可分为:无脊髓损伤、有脊髓损伤合并完全或不完全截瘫者。

2.脊柱骨折的临床表现

全身表现 :1、发热症状:骨折后一般体温正常,出血量较大的骨折,血肿吸收时,体温略有升高,但一般不超过38℃,开放性骨折体温升高时,应考虑感染的可能。

3.产生休克症状

骨折所致的休克主要原因是出血,特别是骨盆骨折、股骨骨折和多发性骨折,其出血量大者可达2000ml以上。严重的开放性骨折或并发重要内脏器官损伤时亦可导致休克。

局部表现:1、骨折的一般表现 为局部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骨折时,骨髓、骨膜及周围组织血管破裂出血,在骨折处形成血肿,以及软组织损伤所致水肿,使患肢严重肿胀,甚至出现张力性水疱和皮下瘀斑,由于血红蛋白的分解,可呈紫色、青色或黄色。骨折局部出现剧烈疼痛,特别是移动患肢时加剧。局部肿胀和疼痛使患肢活动受限,如 为完全性骨折,可使受伤肢体活动功能完全丧失。2、骨折的特有体征(1) 畸形:骨折段移位可使患肢外形发生改变,主要表现为短缩、成角或旋转。

(2) 异常活动:正常情况下肢体不能活动的部位,骨折后出现不正常的活动。

(3) 骨擦音或骨擦感:骨折后,两骨折端相互摩擦时,可产生骨摈音或骨擦感。

二、脊柱骨折的手术治疗应用

1.固定治疗脊柱骨折复位治疗法

屈曲型脊柱骨折:为最常见的椎体压缩性骨折。 (1)双踝悬吊法:患者俯卧,两踝部衬上棉垫后用绳缚扎,将两足徐徐吊起,使身体与床面约45°成角 术者用手掌在患处适当按压以矫正后凸畸形,此法复位前可给止痛剂或局部麻醉。复位后患者仰卧硬板床骨折部垫软枕。(2)攀索叠砖法:此法是一种过伸位脊椎骨折复位法。先令患者双手攀绳,以砖六块,分左右各叠置三块,双足踏于砖上,然后抽去足下垫砖,让身体悬空(足尖触地),脊柱呈过伸位,医者站在患者腰后,将后凸畸形矫正。适用于体格健壮屈曲型单纯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患者。(3)垫枕法:使用此法时,患者应仰卧于硬板床上,骨折部置软枕,垫枕可逐渐加高,使脊柱过伸。此法若配合练功疗法效果更好。适用于屈曲型单纯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以及过伸复位后维持整复效果。(4)攀门拽伸法:此法是使患者俯卧于硬板床上,患者双手攀住木板上缘,用三人在下腰部与双下肢拔伸牵引,医者用双手按压骨折部进行复位。这是一种非过伸位脊柱骨折复位法,适用于不稳定性的屈曲型胸腰椎压缩或粉碎骨折,以及老年体弱的患者。保护。腰椎损伤时,应避免脊柱后伸,根据需要将脊柱安置于伸直位或略屈曲的位置。

2.固定方法治疗脊柱骨折方案

脊柱骨折脱位整复后,应予以适当的固定。一般单纯性胸腰椎压缩骨折,须仰卧于硬板床,骨折部垫软枕。卧床时间3周~4周。对于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应采用脊椎骨折夹板或石膏背心、金屬支架固定,固定时间4周~6个月,必要时亦可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者,经整复与持续牵引后,可给予颈托或石膏围领固定。骨折复位后,因为其不稳定,容易发生再移位,因此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将其固定在满意的位置上,使其逐渐愈合。常用的固定方法有:小夹板、石膏绷带、外固定支架、牵引制动固定等,这些叫外固定。如果通过手术切开上钢板、钢针、髓内针、螺丝钉等,就叫内固定。

三、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的后期保养

1.固定治疗脊柱骨折后期维护

人体骨折后,骨骼的愈合速度十分缓慢,一般最快的要三个月,慢的也要六个月才能基本康复,有些长达一年二年骨折都难以愈合。所以在骨折后应适当使用骨伤药物帮助骨骼的生长,可选用修正颈腰康胶囊这类纯中药进行辅助治疗,其成分中的牛膝、乳香、伸筋草等有活血化瘀,续筋接骨的功效,能帮助骨骼生长愈合,同时配以骨碎补,从根本入手补肾强骨,疗伤止痛,对骨折有事半功倍的疗效。修正颈腰康胶囊除能有效促进骨骼生长外,还有消肿止痛的效果,能有效帮助骨折患者消除腿部肿胀、疼痛,减少骨折恢复时间。

2.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的饮食注意事项

骨折术后患者因对热能及蛋白质的需要量大增,但患者进食量却有所减少,容易造成营养缺乏。对于这类患者应给予积极有效的营养治疗,以使创伤早日恢复。较轻骨折患者的固定术后,早期即可经口摄取食物。但选择食物时要求高蛋白、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并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以有利于骨折的修复和愈合。术后患者由于活动减少,食欲减退,消化功能减弱,经口摄入食物应根据患者的口味和饮食习惯进行调整,并尽量做到供给易于消化而富含营养素的饮食。骨折等创伤固定术后,组织的修复和生长将消耗较多的钙、镁、锌等矿物和微量元素,应注意从静脉或食物中给予补充。

结语

本文就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的手术技巧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应用进行了研究和阐述。

参考文献

[1]苑德明.后路手术内固定对脊柱骨折治疗的疗效观察[J].中国农村卫生,2017(20):82.

[2]冯龙庆.脊柱骨折患者经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29):73-74.

[3]牛丽君,胡继平,孙博,崔亮,李小伟.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患者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71):185.

猜你喜欢

脊柱骨折
后路伤椎植骨置钉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
不同方法治疗脊柱骨折伴硬脊膜损伤术后脑脊液漏的效果观察
脊柱骨折应用放射平片与CT的临床诊断价值对照
后路手术内固定对脊柱骨折患者的治疗价值及效果初步研究
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临床应用价值评估报道
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效果观察
脊柱骨折患者便秘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