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医院信息化系统的科研绩*效数据平台建设及应用研究

2018-10-29邢鲁民李翠荣

中国医学装备 2018年10期
关键词:科研工作信息化指标

邢鲁民 徐 民 李翠荣

临床科研水平体现着医院学术水准、诊疗能力及发展潜力,是综合医院评价的重要指标项目,得到了科研工作人员和医院管理负责人的高度关注和重视。而科学有效的科研绩效管理体系对发挥科研人员积极性、促进目标管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1-2]。

目前,在科研及绩效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一系列的突出问题,如全面而准确地进行科研工作数据的量化问题、高效而科学地进行科研绩效的统计问题、开放且融合地进行科研资料的共享问题等等,成为制约医院科研工作有序开展及良性发展的影响因素。为此,本研究通过对医院科研工作现状的分析,查找存在的问题并制定解决的办法,在优化科学规范的绩效考核指标的基础上,应用医院信息化平台建设科研绩效考核平台,通过数据平台应用前后的实证研究,改善医院科研绩效管理的模式及途径,为医院的教科研及教学的信息化绩效管理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1 科研数据及分析方法

为建立有效的科研绩效管理制度和信息化平台,首先应全面分析医院科研工作的基本情况,落实开展科研和绩效管理的重点问题和指标内容,组织不同专业学科的专家进行调研和访谈,包括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科研项目负责人、学术带头人、临床科室负责人及行业专家等共计65人次。通过文献调研和专家咨询等方式,科研工作数据调研的内容由基于内部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下的态势(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threats,SWOT)方法(S为优势、W为劣势、O为机遇、T为威胁)分析确定四大方面16项指标条目[3-4]。数据采集时间周期为2012-2015年,见表1。

表1 科研工作数据调研内容

2 绩效指标及分析方法

为增强不同临床科室和不同科研项目的可比性,促进医务工作者的科研积极性和竞争意识,根据科研数据分析结果中医院科研工作存在的问题,采用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对科研绩效指标体系进行修订,组织20位科研绩效管理专家对每个项目的权重系数和指标的分值进行优化,从而构建符合医院现状的高效实用、科学规范的科研绩效管理制度。指标体系包括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科研管理、科研团队及临床应用5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95个三级指标,绩效管理指标构成比例如图1所示。

图1 科研绩效指标构成比例柱状图

运用医院信息系统搭建科研绩效数据平台,根据修订后项目的权重系数和指标的分值,医务工作人员的科研绩效计算为公式1:

式中D为科研人员的绩效考核分值,Wi为一级指标权重,Dij为第i个一级指标中第j个三级指标得分值。

3 应用数据及分析方法

(1)为更好的验证教研数据绩效管理平台的应用效果,对科研绩效数据平台使用前的两年(2013-2014)和使用后的两年(2015-2016年)做对比分析,开展满意度问卷调研,进行合理性分析,科研数据检查及监督效率进行实用性分析,教科研成果的统计结果进行有效性分析。

(2)应用SPSS 19.0软件分别对信息化科研绩效平台的合理性、实用性和有效性进行两样本的Mann-Whitney U检验,以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科研管理分析结果

(1)科研管理问题分析结果。通过SWOT分析的16项指标的调研数据显示,医院科研绩效管理工作在科研人员、工作效率、激励制度和管理质量4个方面存在诸多问题[5-6]。将每方面存在最严重的3项问题绘制鱼骨图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

图2 科研绩效管理问题分析鱼骨图

根据鱼骨图显示的科研绩效管理问题,20位科研管理专家应用Delphi法对科研绩效管理体系中95项指标进行重新修订,设置指标分值以及一级指标的权重,权重系数见表2[7-8]。

表2 科研绩效指标体系权重系数

(2)科研绩效平台建设结果。基于医院信息化系统的科研绩效数据平台工作流程如图3所示。

图3 科研数据绩效管理平台工作流程图

平台分为科研数据管理和绩效管理两个功能模块,实现科研项目分类、绩效指标落实和下达、过程检查与监督、结果反馈和落实等4部分功能,对科研人员的科研业绩、能力和态度进行整体分析,起到资源共享和实时管理的目的。信息化平台应用界面如图4、图5所示。

图4 科研数据管理界面图

图5 考核结果查看界面图

(3)信息化平台应用效果。科研绩效管理平台自2015年正式应用后,信息化管理模式得到了科研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一致认可,分析结果显示,在满意度方面平台比传统管理提高了31.82%,科研的检查周期平均缩短了27.08%,科研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成绩平均提高了11.93分。3项指标的数据分析结果见表3。

表3 应用效果数据统计分析结果(±s)

表3 应用效果数据统计分析结果(±s)

差异性分析指标 满意度 项目检查周期 绩效考核成绩2013-2014年 54.18±11.48 13.71±3.08 67.46±4.97 2015-2016年 86.00±5.16 3.71±0.81 79.39±4.12 Z值 -6.427 -6.482 -6.109 P值 <0.05 <0.05 <0.05

5 结论

科研绩效管理的目的是持续提升科研工作个人、部门和组织的绩效,通过前期的调研分析确定了医院科研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组织专家重新修订绩效指标体系,针对突出问题积极建设信息化管理平台,为科研工作的提升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基于医院信息化系统的科研绩效数据平台应用成效主要体现在3方面:①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促进了团队和个人绩效的提升,对优秀的科研人才起到了激励和促进作用;②信息化绩效管理模式促进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的优化,提高了工作效率;③科学的绩效管理平台保障了医院科研战略目标的实现,对科研工作水平的整体提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9-11]。

本研究作为医院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创新性地利用医院信息化系统进行科研绩效的数字平台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平台使用前后4年的数据比较,科研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满意度得到提升;在科研检查监督和指导过程中,工作效率显著提高,数据统计、检查、反馈及修订的工作周期得到缩短;在医院整体科研水平方面,科研工作人员的平均绩效成绩和医院整体科研绩效成绩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进一步论证了本项研究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有效地进行绩效管理改革及建设工作,需要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做到问题导向原则下的绩效管理指标的修订和完善,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工作效率[12-14]。考虑到不同医院科研绩效管理的可比性问题,后期研究将开展与同级别医院的科研绩效管理合作,共同制定绩效管理制度,搭建统一的绩效管理平台,实现部分科研数据的共享和充分利用,进一步提高医院科研工作水平,促进科研绩效管理的科学开展和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科研工作信息化指标
“海南乡村振兴与数字治理实验室” 辐射带动我校科研工作
一类带临界指标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西安航空学院第二届科研工作会议召开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最新引用指标
莫让指标改变初衷
制造强国的主要指标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