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词汇类移动学习的理论研究

2018-10-29魏惠琳

山西青年 2018年21期
关键词:艾宾浩斯英语词汇学习者

魏惠琳

(北京体育大学国际组织学院,北京 100084)

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 或Mobile education),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型自主学习模式,具体指学习者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通过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和无线通信网络获取学习资源,实现个人与社会知识建构的过程。移动终端主要指可以在移动中使用的计算机设备,目前大学生主要通过智能手机(Smartphone)来实现移动学习。

一、移动学习APP概述

随着移动学习的兴起,大量各种类型的英语学习了APP应运而生,主要针对听力、阅读、写作、阅读等不同英语技能,内容包括文化、体育、新闻等不同领域,任务有跟读、配音、对话等多种形式,而其中以词汇类移动学习种类与数量最为显著,包括扇贝单词、有道词典、百词斩、乐词等多种英语词汇类学习APP。而词汇类APP对于英语词汇习得是否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机制如何,还有待深入思考,鉴于此,本研究将从理论方面分析移动学习对英语词汇习得的作用,为相关移动学习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与支持。

二、词汇类移动学习相关理论分析

相对传统英语课堂教学而言,词汇类移动学习更具有科学性,更加符合记忆的规律,因此具有更好的学习效果。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The Ebbinghaus Forgetting Curve),遗忘的进程并不均衡,先快后慢;有意义材料比无意义材料更容易记忆;记忆次数越多,时间越长,记忆就越持久。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很难兼顾到学生的词汇学习,更无法做到定期的复习,而移动学习,尤其是英语词汇类APP是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理论的实际运用,随时提供丰富有意义的学习资料,并且带领学习者不断进行科学的复习,能够有效地提升单词记忆质量。

与此同时,多媒体认知理论也在APP资源研发中起到关键的作用,迈耶(Richard Mayer)认为,根据人的心理工作方式设计的多媒体信息比按照其他方式设计的多媒体信息更可能产生有意义的学习,该理论涵盖的多媒体认知原则、时空接近原则、通路原则等已广泛应用于移动学习APP的设计和评价体系,因此移动学习往往呈现出更符合学习者心理工作方式的信息,有利于意义的共建和学习。

皮亚杰提出的建构主义理论(constructivism),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对目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有着深远的影响。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近年来兴起的移动学习,突出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形成人机交互,随时反馈,促进了意义的共建过程,从而促进了词汇的习得。相比之前的网络学习,移动学习更突出学习者个性化需求、使用的移动性、便捷性、同时实现学习者的自我规划和管理,培养了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图1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三、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在教学方法方面,按照社会构建理论的学习观,应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能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因此在实践中探索混合式教学方式(Blend learning),实现教师引领下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切合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要求,突出现代化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在移动学习APP的选择方面,教师可根据遗忘曲线和多媒体认知理论的相关原则进行鉴别和评价,选择符合学习者记忆模式和心理认识方式的多媒体信息呈现方式,指导学生更加有效地进行移动学习。

在移动APP的具体使用中,根据构建主义理论,教师应培养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调知识的共建过程,重视人机互动、生生互动及师生互动,加强对学生使用词汇类APP的监督和指导,有效地引导学生实现科学、合理的移动学习,提升词汇学习效果,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艾宾浩斯英语词汇学习者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试析艾宾浩斯记忆法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在中职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初探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谈德语教学
扩大英语词汇量的实践
来自人名的英语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