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麦收时节
——记著名山水画家刘麦收

2018-10-29苇青

新疆艺术 2018年3期
关键词:麦收专职天山

□ 苇青

国画家刘麦收

缘起

大约十几年前,有画家朋友请我写写青年画家刘麦收。当时,我并未看过刘麦收的画作,但他这个独特的名字却吸引了我,我很想了解这个名字叫刘麦收的究竟是个怎样的画家,于是就答应了。

但不知何故,此事却没了下文。

最近,《西域文化》的编辑约我写一篇介绍刘麦收艺术人生的文章,我爽快地答应了。

见到刘麦收,先不谈他的画作,直接问他十几年前的事。他说当时一位对他特别关心的画家朋友觉得他的画儿画得不错,应该宣传一下,于是就找到了我,刘麦收本来也想宣传一下的,但仔细审视了自己的作品后,觉得还不是很满意,就放弃了这次宣传的机会。

我明白了。刘麦收当时认识到自己的作品还都是些正在茁壮成长的“青苗”,尚未到“麦收时节”,是不能开镰刈割的。

而今天,已到了他的“麦收时节”。于是,我终于知道了刘麦收怎样从一个痴迷绘画的中原少年成为今天享誉疆内外的山水名家,虽艰辛却充满乐趣,甚至堪称幸福的“艺术人生”之路。

乡村那热闹的坟地晚会

河南周口地区地处中原大地的东南部,中华传统文化积淀深广厚实,民间艺术人才众多,连贫困的乡村也不乏其人。有那么一个村子,村里不少年轻人喜爱文艺,吹拉弹唱,写字画画,常常自发地聚在一起自娱自乐。虽干了一天农活儿,到了晚上还是要乐和乐和。怕吵了别人休息,有时干脆就到村外的坟地里拉开场子,鼓乐齐鸣,引吭高歌。地下的亡灵恐怕也冷清寂寞得太久了,乐得免费欣赏民间艺术表演,并没有对这群年轻人提出什么抗议。于是,这种坟地文艺晚会便时不时地举办着。

《天山牧歌》刘麦收

这群年轻人里,有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他的名字叫刘麦收。对于这种充满青春活力的“文艺晚会”,刘麦收是个乐此不疲的热心参与者。不过,刘麦收更喜爱的,是他的强项绘画。他的绘画题材十分广泛,花鸟虫鱼、人物山水,想画什么就画什么,而且是个“高产画家”,村子里大多数人家的墙上都有他的作品。不用花一分钱的“展览费”,人家还十分喜爱地贴在墙上展示着,欣赏着。刘麦收俨然就是个乡村著名的“少年画家”了。

正是这些乡村人家墙上的免费展览画作,把刘麦收推进了绿色军营。

事情是这样的——

1977年,全国虽然刚刚恢复高考,但由于某种原因,刘麦收错过了当年的高考机会,次年的高考还没开始,他就在年初让部队不容商量地给招走了。原因是刘麦收是个难得的文艺人才,部队上需要。招兵的军官在村里很多人家的墙上发现了署名刘麦收的画作,于是,刚刚跨入18岁门槛的刘麦收,一夜之间就由青年农民兼高中生变成了一名边塞军人。

天山那永恒的艺术源泉

巍峨天山以其博大的胸怀接受了这个来自中原大地的青年,从此,刘麦收就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这条以“天”为名的巨大山脉,因为天山的壮丽雄奇、苍劲古旷完全征服了他的心。

刘麦收的军营就在中天山的环抱之中。

新兵集训一个月结束后,刘麦收没有像别的士兵那样分配到连队,而是直接分到了团部,具体的岗位是电影队的放映员。他之所以有这样的“特殊”,没别的原因,只是因为他擅长绘画。

在这里,他遇上了绘画道路上的第一位贵人——他的顶头上司电影队的队长林生。林生也擅长绘画,而且画得还挺好。刘麦收为有这样的领导而深感庆幸。他和队长既是朝夕相处的战友,工作中有着上下级关系,但同时又是志同道合的画友。队长比他年长几岁,又是干部家庭出身,但对他这个农村来的新兵蛋子却毫无歧视,待他倒像是兄弟一般。他二人对工作都是认真负责的,而工作之余,他们绝大多数时间就是相伴到天山去写生。

天山,从万山之祖的帕米尔高原起始,一路向东,绵延起伏两千余公里,大气磅礴,气象万千。刘麦收置身于中天山的博格达峰下,仰视天山,眺望四野,天山的横岭侧峰、千林万树、飞瀑流泉、云纱雾岚,尽收其眼底,入揽其胸臆,以不辍之笔耕,获无数之写生。这坚持数年的写生绘画实践,极大地提高了刘麦收的绘画技法,更为他此后成为一名专业的山水画家积累了一大笔丰厚的创作素材。他当年留下的写生作品让后来者既惊讶不已又由衷地感佩。

与万丈高楼起于坚实的基础同理,刘麦收的山水艺术大厦正是得益于当年那段孜孜不倦的天山写生实践活动。即使后来他已成为山水画大家后,依然坚持到大自然和生活中去写生,写生使他与大自然和生活形影不离,他伫守于艺术的源泉之侧,岂有创作的枯竭之虞。

新疆的地理大格局是三山夹两盆,天山居其中。刘麦收后来的足迹又踏上过阿尔泰山脉和昆仑山脉,也涉足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踏遍了新疆的山山水水,饱览了新疆万千风光,“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山水画家刘麦收在其第六本个人作品专集画册中发自肺腑地说:“新疆有大美,更是我艺术创作的源泉。巍巍天山,茫茫草原,大漠戈壁,蓝天厚土,以及各民族丰富多彩的生活,常常打动着我,激励着我,使我魂牵梦绕,心旌摇曳,给予我喷涌不止的艺术活力。探索自己的艺术风格和绘画语言,用饱蘸深情的画笔,描绘心中的圣地,追求最高的美学境界,创造出令人心醉神迷的艺术画面,回报养育我的这片土地。”

《春风》刘麦收

说这番话时,距刘麦收从中原到新疆已三十余年。

在部队,他的工作是放映电影、绘制幻灯片和写新闻报道。他曾因为写新闻稿特别突出荣立两次“三等功”。出色的工作和绘画特长,让他又走出大山,走进了首府乌鲁木齐,在新疆军区的“八一剧场”做美工、办展览,业余时间仍然坚持美术创作。他曾涉猎过多种绘画形式,连环画、版画、水粉画等等,最终把自己定位在中国山水画上。

认准专攻中国水墨山水方向后,心无旁骛的刘麦收其山水画技艺进入了一个稳步上升的时期,山水画的数量和质量如双轮驱动,比翼齐飞,其山水画作品在美术界逐渐崭露头角。

但刘麦收丝毫不敢松劲,他深知自己离一个专业画家的目标还有相当长的距离,那是一条艰苦的、漫长的上坡路。

此前,他一直未曾受过严格的专业训练,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都是先天不足的,他需要到熔炉里冶炼一番,尽快提高自己,于是,1987年至1988年,他脱产自费到新疆艺术学院美术系进修。给他授课的有著名画家舒春光、崔谷平、芙列娜等名师,他系统地修习完了全部正规美术专业的课程,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年时间,但对于刘麦收而言,这段“科班”教育成为他山水画创作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或分水岭,使他对于山水画的认识由感性多于理性,而变为理性多于感性的一次飞跃,在创作中少了盲目性,多了理性指引下的创新意识,他的山水画创作也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天山雄鹰》刘麦收

1991年,他转业到地方工作,结束了他13年的军旅生涯,而他的山水画创作之路却越走越宽广了。

中行那永世不忘的恩情

中行是中国银行的简称。这里的中行,具体是指中国银行新疆分行,这就是刘麦收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工作的单位。

众所周知,银行从来就是个“好”单位,因为其种种的“好”,所以是很多人向往的单位,也正因如此,又是个很难进去的单位,而刘麦收却不费吹灰之力就进去了。他并不认识中行的任何一位领导,也没有托任何关系,就因为他擅长宣传工作,擅长绘画,而当时中行正需要他这种人才。这应该算是一段“天定”的“姻缘”吧。

从1991年进入中行到2013年离开中行,整整22个春秋岁月。就在这22年的时间里,刘麦收完成了业余画家到专职画家的嬗变,他的山水画作一步步从“青苗”走向成熟,而且硕果累累。

他的这22年时光可分为前11年和后11年两个阶段。

前11年的身份是政工干部,具体工作是宣教和工会,山水画创作仅仅是业余爱好。就像业余爱好是唱歌,却不能在办公时间和办公室里引吭高歌一样,刘麦收是不能在上班时把画案摆在办公室里的,只能在业余时间和自己家里操弄笔墨丹青。

他的本职工作做得无可挑剔,为了政工师的职称,他还专门去西北大学学习,获得了一个企业管理专业的文凭,因为文凭是职称评定的“硬杠杠”之一。

后11年的身份是中国银行新疆分行专职画家,具体工作只有一个,那就是画画。

在现行体制下,这个身份是个特例,至少在新疆是独一无二的。因为体制内的专职或专业画家都在事业单位,而银行是企业,不能或不可能“养”一个专职画家的。

那刘麦收这个特殊身份又是怎么来的呢?

刘麦收在中行的前11年除了兢兢业业做好本职的政宣工作外,业余时间几乎埋首于山水画的学习和创作中,虽是业余画家,其画作却已达到专业画家的水准,于是,时任新疆画院名誉院长的著名画家龚建新先生极力要把刘麦收收到自己帐下。刘麦收也非常想去画院当个专业画家,每天专心画画。可是,画院却解决不了他的住房难题。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刘麦收最终为了中行给他分配的100多平方米的“豪宅”而忍痛放弃了成为专业画家的机会。当时事业单位的住房严重不足,许多人都是无房户,即便有房者,面积也很小,副高职称的也才六七十平方米。

虽身居“豪宅”,刘麦收却依然若有所失,不能天天专心作画是他无法排遣的痛。这个情况后来让中行的领导知道了,说我们中行也可以养一个专职画家嘛。于是,刘麦收一夜之间就来了个历史性的变化,由政工干部变身为专职画家。中行的领导还在内部宾馆拿出一个套间给刘麦收用作画室,配备了全套作画设施,每天还有保洁员打扫卫生。刘麦收画累了,还可以在席梦思床上休息一会儿。如此优越的条件,刘麦收可算是全国专职画家里独一无二的幸运者了。如此恩遇叫刘麦收感动得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他唯有全身心地、不松懈地作画来回报中行的恩情。在这后11年的专职画家岁月里,刘麦收的创作无论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达到了一个高峰。区内外的中行系统的许多会议室、领导办公室、职工家庭里的墙壁上,多有刘麦收的或大或小的画作。与30多年前乡村少年画家刘麦收的稚嫩画作遍布村民家里的情景相比,今天的刘麦收的画作遍布中行真叫人叹为观止。这些数量之大、质量之优的画作,几乎全是无偿的。

刘麦收今年55岁,其中的22年是在中行度过的。这22年刘麦收辛勤耕耘,终于到了他的麦收时节,一份艺术简历,概述了他的收获: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新疆美协国画艺委会秘书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自治区人民政府参事室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新疆文史馆馆员、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其作品在全国性展览和省区间展览中获得银奖、铜奖等。

《天山新客》刘麦收

刘麦收的这份简单却厚重的成绩单的取得,除了他个人的勤奋刻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他非常的谦虚好学,向传统学习,向前辈和同辈学习,向书籍学习,进学校学习,进大师工作室学习。在他已成为专职画家后,依然拜山水画大家王文芳先生为师,在王文芳工作室接受老师耳提面命的指教。他的谦虚好学,他的待人真诚,让他在学习绘画的道路上总是遇到贵人相助,使他的学艺之路不是那么崎岖坎坷,命运对他很是厚爱,因此,刘麦收总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早在2002年6月,在中行新疆分行为他编印的《刘麦收作品选》(刘大为题书名)的画册上有他的“作者心语”:

说来也许是缘分,从小就痴迷于一个五彩缤纷的梦。为了这个梦,我捧着故乡的沃土在寻、沾着军营的绿色在寻、踏着西部山川戈壁依然在寻。进入不惑之年,创作渐丰,山水呈秀,欣慰的是圆了艺术家的梦。

淡泊明志,平淡的生活和平静的心态对艺术创作至关重要,我尽量把自己置身其中,挤时间多读书,多读画,观察体味生活,潜心作画。长久的寻觅与积淀,也有耕耘的收获,从近期的作品中选出十几幅,印成这个小册子奉献给大家。若能从中感受些许笔墨间的清幽和艺术与自然的和谐,对我将是莫大的安慰。

新疆这块博大神奇的土地和勤劳朴实的诸多民族,给了我艺术创作的激情和灵感,是我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我将更加努力地去探索和追求,在实践中力争多创佳作。

借此,真诚地感谢关心和帮助我的各位良师益友,特别感谢培养和支持我的中国银行新疆分行的领导和同志们。

但2013年,刘麦收却离开了对他有知遇之恩的中国银行新疆分行。

是双方有了什么矛盾吗?不是,双方没有任何矛盾。只是又一次进入文艺圈的机会不期而遇:新疆美术家协会要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偏偏看中的人就是刘麦收。而刘麦收本人也很想去新疆美协工作。

多少年来,“中国银行新疆分行专职画家”的身份是刘麦收心中的一点隐痛。说他是个艺术家吧,人却隶属于企业。说他是银行职员吧,但拿着银行的工资,却不做一点银行的工作。对此,虽然没人说他什么,但他本人总感到些尴尬或别扭。现在,到了新疆美协,这种身份名实不符的尴尬就不复存在了,所以,尽管美协的工作条件不如在中行,刘麦收还是选择了前者。这是刘麦收此生的又一次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选择。而中行现任领导充分地尊重了刘麦收的选择,没有设置任何调动的障碍,对于这一点,刘麦收再次感到中行对他的恩泽。

刘麦收对笔者说,中行对他的恩情,他是要报的,一定要报的!

(本文图片由刘麦收提供)

猜你喜欢

麦收专职天山
天山雪莲
又是一年麦收时
专职科技特派员进驻架起农民与产业的致富桥
天山儿女
自主筹资筹劳 农村公路要设专职“保姆”
天山雪鸡
全国麦收进度过半 主产区机收率超98%
加强企业专职消防队伍建设
泥砖筑叠(中国画)
刘麦收 国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