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的造芯计划
2018-10-28寓扬
寓扬
近日,董明珠的芯片公司一一珠海零边界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浮出水面,这是董明珠今年大力宣传造芯计划后,真正落地的重要一步。
造手机、造新能源车、造芯片,不难发现,时代在变化,风口在流转,不变的是董明珠一直在风口上飞,可谓赚足了眼球。那么,董明珠造的究竟是什么?是芯片,还是风口?
酝酿三年的造芯计划
今年4月以来,不少公司纷纷抛出芯片布局,媒体大肆传播,国内上演了一场全民炒芯运动。
在此背景下,一直话题不断的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在5月份接受央视采访时,再掷豪言:哪怕投资500亿,格力也要把芯片研究成功!这也是董明珠公开宣称格力要进军芯片事业。
紧接着,6月25日,在格力2017年年度股东大会上,董明珠再次谈及芯片,“关于芯片问题,我们研发了三年,现在是有所成就了,但还是皮毛,远远不够。至于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做芯片,我们还需要董事会研究、投资研究才能给出一个答案。但是有一条,做芯片坚定不移,必须做。”
此言传达了2个关键信息,一个是格力3年前就开始布局芯片研发,另一个是格力造芯才刚开始,尚未确定做芯片的方式。此外,此言也顺便强调了下董明珠造芯的决心。
与此同时,格力电器在股东大会上还发布了产业规划图,分为空调、高端装备、生活品类和通信设备公司四大块,而芯片就属于通信设备公司下,同属其下的还有手机、物联网设备与大数据。
董明珠还不忘画张饼称,格力研发芯片已经小有成效,“我们争取,明年我们的空调用上自己的芯片。”众所周知,目前中国空调的核心芯片大部分依靠进口。
耳边仿佛又回荡起2015年董明珠的声音,要卖5000万部智能手机,而再此前的目标是1亿部。时光荏苒,董明珠还是那个董明珠,芯片实不实现不重要,先把豪言抛出去再说。
造芯这件事,投钱是一方面,还要有专业的人才以及团队投入进来。
2017年格力就宣称,已经成立了微电子部门,计划打造自有芯片。而近日董明珠又进一步采取行动,成立全资子公司,派出高层“亲兵团”打造芯片。
根据国家工商信息显示,2018年8月14日,珠海零边界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为10亿元,经营范围为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电子元器件、电子产品的设计与销售等。其企业法人正是董明珠,珠海格力电器为其大股东,出资比例为100%。言下之意,珠海零边界集成电路为格力电器全资子公司。除董明珠外,珠海零边界集成电路的其余四个管理人员均是来自格力系的高管,可谓是董明珠的“左膀右臂”。
成立全资芯片公司,可谓是董明珠抛出造芯豪言后的关键一步,如今资金与团队皆己就位,就等待下一步格力芯片真正问世了。
董明珠造的是什么芯?
董明珠造芯背后一直广受争议,争议的焦点主要聚焦在董明珠到底是真心造芯还是借势来一场宣传?格力造的到底是哪类芯片,门槛有多高?格力是只做芯片设计还是布局芯片全产业链?
从目前来看,格力3年前开始布局研发芯片,去年成立微电子部门,今年8月份又成立珠海零边界公司,可见董明珠造芯之心由来已久。但不得不说,董明珠对风口、对大众注意力的观察十分敏锐,的确也借机为格力宣传了一波。可见,在顺势而为上,董明珠并不输给“雷布斯”。
关于后两个问题,格力要造什么芯片以及布局领域是什么,格力电器副总裁兼董秘望靖东称,新公司主业是芯片设计,主要还是围绕空调里使用的芯片。
通过与多位行业人士沟通发现,业内认为格力会围绕处理器芯片(MCU)或连接类芯片等来布局。
目前谈到芯片,主要有几大类。
第一类MCU(微控制单元)。一位芯片行业资深人士谈道,格力的产品线是白电、生活小家电,这些家电都会用到控制器芯片,并且这些家电控制逻辑比较简单,并不需要很强的控制器,买现成的专利就可以做出来。
他称,终端厂商做专用MCU门槛并不高,这种芯片基本上只能自己用,很多大厂都在布局,更多是形象工程。
第二类连接类芯片。如果格力追求数据入口,就很有可能打造这类芯片布局家居物联,可能做成独立的WiFi芯片,也可能集成到控制器中。但有业内人士称,格力可能会先分开来做,后期再集成到一起。
相比前两种芯片,第三类专用AI芯片就比较复杂了。一位芯片资深人士调侃道,海尔、海信、长虹都有几百号人的团队,5年一个周期,但往往没有成绩。
此外,模拟芯片在家电应用中也愈发重要,比如ADC(模数/数模转换芯片)、电源管理芯片、射频芯片等。而这一领域芯片主要掌握在美日芯片企业手中,格力也有可能从自身需求出发,做一定的布局。
至于董明珠说争取明年用上格力自己的芯片,在业内人士看来,对于比较成熟的MCU,2年内是可以打造出来的,其门槛在于质量要求,而非技术要求,毕竟空调产品的品质一般都要保证10年。但至于AI芯片,对格力来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是造芯还是追逐风口?
格力造芯,是真心做芯片还是追逐风口?透过董明珠与业内人士的言论,以及结合格力做手机、造新能源车的背景,我们可以以小见大、窥探—二。
董明珠自己就曾表示,“格力空調一年几千万台,一个空调里面有几个芯片,我们一年芯片的采购额就要40亿以上,接近50亿!”目前为止,格力使用的芯片大部分还是进口。一旦核心芯片被限制,即使是空调行业里的老大哥也无可奈何。
但最先打退堂鼓的不是别人,正是已经从格力电器董事长的位置上退休的朱江洪,“格力造高端芯片,我没有太大信心。”他曾表示,空调的芯片是非常高级的,现在自己要做芯片的话,需要长时间积累,不是说一两年就能有成绩的。如果弄不好,造成的将是格力陷入困境。可见在做芯片上,格力电器内部也可能存在矛盾。
2015年以来,董明珠也可谓紧跟时代热点,智能手机火热时造手机,新能源车火热时造车,如今芯片火热,她也适时将谋划已久的造芯大业推向前台。
但前两次尝试,格力均未获得太大的成功。表面看,董明珠一次次的追逐风口,更像是对自身以及格力品牌的营销。但仔细来看,格力也借着每一个风口与机会,扩展新业务,尝试新的突围。
可见格力布局芯片,一方面想向产业链上游延伸,进一步掌握核心技术,从而增强自身对产业链的掌控力;另一方面也试图通过芯片,增强自身业务的多元性。
不过,一位业内人也表示质疑,“通用逻辑对大厂都没有什么难度,属于蹭热度,打造形象工程,竞争力比不过现有的芯片巨头。而专用逻辑又比较考究,大厂一般很难做,属于劳民伤财。”他还从纯商业的角度说,通用芯片已经白热化,格力随便招个标节省的成本都不止10%,但自己做反而要花更多钱。
对于格力造芯,一位美的空调员工则认为,“格力肯投入做芯片是好事,希望坚持下去,一步一个脚印,但一定只能在相关的领域做相关的芯片,不要跨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