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汇发展过程中的此消彼长
2018-10-27张玉莹
摘 要:“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也。”在明代人们就知道一个民族,所使用的语言也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代的脚步在不断前进。语言的发展变化,显著表现为词汇的变化。
关键词:词语;发展;原因;特点
作者简介:张玉莹(1993.5-),女,汉族,青岛大学2016级文字学研究生,研究方向是音韵学。
[中图分类号]:H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3--02
词语的发展不是单纯语言方面的发展,而是与生活息息相关,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汉语被汉民族持续使用的过程中,渐渐显示出来只属于汉民族的民族特性和社会属性。
一.词语发展的分类
按照语言自身规律进行分类,分作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两种。
基本词汇包含的词比一般词汇少,但是它反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些最基本概念,所以为全民所共同理解,使用频率高,生命力强。它具有稳固性、能产性和全民常用性。[1]这三个特征必须都要具备才算是基本词汇吗?这个问题,潘允中先生认为,“基本词汇……具有的特征是:历史稳固性,全民性,有构词能力。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基本词汇都同时具备这些特征,有的只具有其中的两个,例如亲属名称多半都是这样”。“基本词汇的标准不应当理解成一个签条,而应当理解成表示它们历史发展特殊趋势的词的一定范畴的特性”[2]我们认为,基本词汇的特征有三个,但是不一定必须把它作为金科玉律。
一般词汇不如基本词汇的稳固性强,却有很强的灵活性,新词总是先进入一般词汇。普通话的一般词汇包括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行业语和隐语[3]。另外还有网络词语,如“处CP、套路、厉害了我的哥”,这些网络词语还没有长时间来考验这些词能不能进入基本词汇,因此算作一般词汇。
二.词语发展特点
在产生和消失的过程中,词语呈现出诸多特性,比较显著的有:民族性、包容性、模糊性和反复性。
(一)民族性
词语的民族性约定俗成,在文化的渗透下,语言的集团思维方式和社会习俗等因子对人们产生影响,某些词突破了基本义而去指称语言集团都能理解的特定深层文化内涵。例如“松柏”,從早期的“永恒的虔信、祖灵的象征”到“喻圣贤比贞德”,由《诗经》中对“松柏”的自然属性的赞美到以其比德,以至唐宋文学中“松柏”意象的繁荣和后世对其文学形象的延续[4]等,都是建立在对典型词汇文化意义的分析上。例如古诗中:“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松的意象意义就表现得非常明显,从“树干笔直,善于生存”的本义,延伸到代表着“坚韧不拔”的文学内涵。
(二)包容性
包括两个方面:区域包容和社会包容。区域包容指的是方言进入汉语词汇的例子很多,汉语博大精深,就是善于吸收各个民族语言中的优秀成分;社会包容指的是科技革新和战争冲突等因素导致文化之间的碰撞融合。在此过程中,不管是主动进出还是被动接受都对词语的消长产生巨大影响。我们来看一下三部词典的状况:《实用字母词词典》[5]里,沈梦缨教授编收词语1300余条;《字母词词典》中刘涌泉编收词2000余条;《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最后收有“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共142条,因此可以看出现代汉语的包容性有多么强大的力量。
(三)模糊性和反复性
词语消退有时会在延续很长的一个时间,难以断定它消退的时间,不像词语的新生那样会以很快的速度出现,而且往往能找到最初用例。如诸葛亮的文章中有“若用贤授能,粮食羡馀,甲兵坚利,四邻和睦,大国应援,敌有此者,引而计之。”[6]其中“应援”一词,意为“接应、援助”,但是不知何时存亡,只知道的是,在三国那么早的时候,已经有了这个词语,另一方面现在它也在翻新使用,只不过从“接应、援助”变成了“针对明星的大型营销活动”,词性上也同时具有了名词和谓词两种功能。
词语的消退并不是一去了之,而是在消退沉寂很长一段时间后又复生,整个词语发展过程螺旋式上升。有些词汇是在汉语里产生,被周边国家借走又换回来,特别是跟日本的词语交流。它们本来是汉语词汇,但再次使用过程中渐渐衰弱,然后传到国外,经过一定程度的改造之后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又回归。
三.词语发展的原因
(一)词汇自身
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究其原因都有内部和外部两个因素的影响。词语本身的内在规律对词语发展有决定性的作用,其中词语的双音节化现象愈演愈烈。这是因为词语的口语化带动语言的进步,口语化的语言一般都是对称和谐的,因此双音节化现象就变多了。例如“口”,在日常用语中一般说“我感冒了,嘴巴有些上火。”而不是生硬地讲做“我感冒了,口热”。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使得词语双音节化特别明显。当然双音节化有两种:一种是词语构成的几个字符都发生变化,如“口--嘴巴”,另一种是中心词根保持稳定的情况下组成新词,例如“尾--尾巴”。
其实这种情形早在甲骨文时代就已经初露端倪。从殷墟甲骨卜辞和殷代铜器铭文来看,当时汉语词汇中占绝对优势的是单音节词,而复音节词则处于萌芽状态,如“上帝、今日、易日”。到了春秋时代一个显著变化是在铜器铭文和《尚书》《易经》等典籍中出现了一批复音词。据初步统计,当时数量在两千个左右,因此汉语词汇复音节化在西周春秋时代就诞生了。
(二)外部影响
社会逐渐发展,词语也在发生变化。从甲骨文中反映出来的上古词汇,可以看到当时整个文化生活的特征,除了必要的农业畜牧业等物质生产活动外,社会活动大都集中在祭祀祈祷、征战克敌、治国率民上。据于省吾先生研究,“蹂躏”“捆缚”等八种酷刑反映了当时阶级关系尖锐冲突的社会价值,在奴隶社会阶层分化明显,人民受到不平等压迫,使得生存都有很大的困难。社会存在决定社会语言文化层次,因此词汇也呈现出不一样的色彩。
社会的每一步的发展都会在语言中留下它的足迹。世界进入工业化社會后,大量与此有关词语也在汉语中出现了,如“轮船”“汽车”“火车”“电灯”。随着近代化学的发展,词汇也出现了变化。以“气”为例,虽然汉语中早已存在,但古代这方面的词汇却很贫乏,《说文》中只有“气”“氛”二字。到《康熙字典》“气”字部首的字才有19个,是描绘气体状态的意思。如“氤”“氲”,不是特指哪一种气体,而是去指代“烟云浓郁的样子”[7]。在化学科学真正发展起来后的今天,才可能在汉语中出现,如“氖”“氕”“氘”“氰”等。同样的道理,蒸汽机的发明才有了“蒸汽机”“蒸汽轮船”,电的使用才有了“电视机”“电冰箱”,现如今电脑和网络的普及也产生了“笔记本电脑”“无线网络”等新词语。
结合着时代多元化的特点,使得人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显著变化。
词语一产生就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词的这种性质和功能会受到两种心理活动的影响:即心理联想规律和心理的滞后规律。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对英雄人物确有“高大全”的一种理想思维模式。例如关公的魁梧伟岸,武松的高大英武,英雄人物总是高大魁伟,而反面人物多是尖嘴猴腮、贼眉鼠眼、琐屑卑微。这反映在词义上就是在一串串的词语中,随时可见对“高”的颂扬。如“崇高”“高尚”“高屋建瓴”“德高望重”等等,但是文革时期的“高大全”虽然在特定时期有这些内涵,但是在现在看来就不具有这些褒义色彩,因此文化和词语的滞后作用也是非常大的。
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社会的发展不断地给语言创造扩充新词,使得词语日益丰富。
注释:
[1]黄廖本,现代汉语(增订五版)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48页.
[2]赵振铎,《虚词不能归入基本词汇吗》,《人文杂志》 1959年3期.
[3]黄廖本,现代汉语(增订五版)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48页.
[4]于丹丹,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诗歌中“松柏”文学意象的形成、演进及其内涵》.
[5]实用字母词词典,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2年2月.
[6]诸葛亮《将苑·击势》三国·蜀 .
[7]阮智富,郭中新,《现代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12.
参考文献:
[1]赵振铎.《虚词不能归入基本词汇吗》[J].《人文杂志》1959年3期.
[2]孙伏园.《基本词汇研究述要》[J].四川:《四川教育通讯》,1947年.
[3]张能甫.《汉语基本词汇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四川: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6卷第2期,1999年4月.
[4]张永言.《词汇学简论》[M].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