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低碳生态旅游助力抚松绿色健康发展

2018-10-27吴翟

财税月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生态旅游

吴翟

摘 要 低碳生态旅游,指的是将生态旅游与低碳旅游进行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型旅游业发展模式,以生态旅游为基底以自然生态吸引游客,以低碳旅游为途径方法,宣传引导游客低碳出行,绿色出行。从而减少旅客在旅游过程中的碳消费与碳排放,最大程度上减少其对生态景区的影响与破坏,最终实现地区旅游业的绿色低碳健康发展,由于低碳旅游对生态旅游景区的保护作用,两者正呈现出相互融合的趋势。旅游业尤其是低碳绿色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已成为低碳发展的重点研究对象,推行低碳绿色生态旅游、建设低碳绿色生态旅游正是旅游业科学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长白山景区森林覆盖率高,对于发展低碳绿色生态旅游有着天然的优势,本文试以抚松县北岗镇为例探讨构建低碳绿色生态旅游的一般路径

关键词 低碳旅游;生态旅游;抚松县

一、发展低碳绿色生态旅游的重要性与意义

我国针对气候变暖问题历来十分重视,提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降低40%-45%,为全国低碳发展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同时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旅游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总排放量的4%-6%,若不采取任何措施,预计到2035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增加1.5倍。低碳生态旅游,指的是将生态旅游与低碳旅游进行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型旅游业发展模式,以生态旅游为基底以自然生态吸引游客,以低碳旅游为途径方法,宣传引导游客低碳出行,绿色出行。从而减少旅客在旅游过程中的碳消费与碳排放,最大程度上减少其对生态景区的影响与破坏,最终实现地区旅游业的绿色低碳健康发展,由于低碳旅游对生态旅游景区的保护作用,两者正呈现出相互融合的趋势。旅游业的发展方式以然已成为低碳发展的重点研究对象,推行低碳绿色生态旅游、建设低碳绿色生态旅游正是旅游业科学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

长白山景区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部分位于抚松县内。长白山景区由于独特的森林景观风貌、高氧环境而备受关注,是中国十大名山之一,可作为建设低碳绿色生态旅游景区的重要对象。发展低碳绿色生态旅游,对推动抚松县引导生产、生活方式向低碳转型,营造全社会公众参与的氛围,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深化低碳试点示范,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加快白山市乃至吉林省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抚松县低碳绿色生态旅游发展原则与建设目标

(一)抚松县低碳绿色生态旅游发展原则

1.坚持低碳优先,促进绿色发展

将低碳绿色生态旅游发展的相关先进理念与创新社会价值观念、当地社情民情紧密结合,把资源承载能力、生态环境容量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发展低碳绿色生态旅游,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有机统一,实现生态文明与经济文明的协调发展。

2.坚持科学布局,促进协调发展

遵循区域生态经济功能特性,把握开发节奏、时序和强度,明确功能分区,优化空间布局,推动低碳绿色生态旅游建设与经济发展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3.坚持因地制宜,促进特色发展

立足我县县情,根据我县发展定位、产业结构、优势产业、技术水平、能源资源禀赋等现状,科学确定景区低碳发展目标和重点领域,发挥与周边乡镇的比较优势,突出旅游经济特色,探索具有鲜明本镇特色的低碳发展道路。

(二)抚松县低碳绿色生态旅游发展的工作目标

通过低碳示范景区创建工作的具体实施,使抚松成为旅游服务设施更加完善、旅游线路更加低碳、旅游交通快捷便利、旅游产品环保丰富、旅游住宿节能舒适、旅游管理体系健全、旅游品牌深入人心、旅游共同经济发展的低碳绿色生态旅游综合体,带动周边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转型,为推动白山市乃至吉林省低碳绿色生态旅游的繁荣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三、低碳绿色生态旅游具体措施与规划——以北岗镇为例

(一)完善北岗镇低碳发展宣传体系

成立低碳绿色生态旅游示范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有专人负责指导景区开展低碳绿色生态旅游示范景区创建活动。同时制订较为完善的低碳工作制度及低碳设施使用制度,并在景区网站开设了低碳相关工作安排、宣传报道,印制宣传单式低碳绿色生态旅游手册。配备低碳宣传设施,设置低碳科普橱窗、标示牌等。定期举办低碳绿色生态旅游宣傳教育活动及从业人员的低碳培训。通过利用重要节日、公共场所、电视、网络、标牌等,大力加强低碳绿色生态旅游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低碳绿色生态旅游意识,积极鼓励公民自觉参与低碳绿色生态旅游建设和管理,在全社会形成提倡低碳绿色生态旅游的社会价值观念。

(二)强化北岗镇低碳绿色生态旅游环境管理

低碳绿色生态旅游环境管理就是在环境管理的全过程中,尽可能把低碳科技、低碳能源融入其管理方式,从源头限制人们损害旅游环境的行为和活动,同时促进人们保护旅游环境的行为和活动,共同建设低碳的旅游环境。乡村特色休闲度假区的低碳环境管理主要是指建设阶段、旅游活动阶段环境管理和旅游环境后期维护管理。

在建设阶段环境管理。即前期管理阶段要绿色发展,大力提倡发展绿色科技,严格进行低碳清洁生产,使废料得以重新利用,减少进入旅游生产与消费、开发建设过程的物质量,缓解环境压力,为旅游者营造一个生态环保的绿色度假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的节能减碳旅游区。

在旅游活动阶段环境管理。即中期的旅游产品生产与消费阶段,环境破坏最严重,要以低碳为基准加强环境保护,使旅游活动发展对环境的破坏减至最小,并在活动的过程中尽可能的对环境破坏进行弥补,保证旅游环境的健康循环发展,延长度假区的生命周期,这就要求注重度假区的容量控制,碳排放测定和数字信息智能化管理。

在旅游环境后期维护管理。即游览结束后,对度假区废弃物处理并同时进行碳中和、碳补偿、碳捕获活动,使破坏的旅游环境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得以治理和恢复。

(三)倡导绿色低碳旅游消费方式

1.积极引导游客践行低碳生活

北岗镇内鼓励使用节能低碳产品,设立低碳产品销售专区。控制一次性用品的使用消费,景区餐饮业减少使用一次性碗筷等参加,提倡合理购买和消费旅游纪念品,抵制过度包装的旅游纪念品。

2.提倡低碳餐饮

培育本土文化餐飲企业,积极开展餐厨废弃物回收循环利用等资源化工作,强化北岗镇内饭店的低碳化管理运营。在北岗镇内餐饮饭店全面推广“光盘行动”,鼓励各饭店引导消费者适度点菜,剩菜打包;鼓励景区周边餐饮企业积极推推动“光盘行动”,强化宣传,培养消费者的低碳消费理念。

3.倡导低碳出行

加强低碳出行宣传。引进共享单车,争取公共自行车租用点建设,配套建设骑行道,为游客提供绿色低碳的出行保障。

4.建立实施绿色采购制度

参考国家有关政府采购目录,制定景区采购目录,将可循环使用的产品、再生产品及节能、节水、无污染的绿色产品优先列入采购计划,逐步提高绿色产品采购比例。

5.深入开展低碳宣传教育活动

针对旅行社、导游等旅游服务行业及从业人员开展低碳理念宣传教育,提升旅游业服务人员的低碳理念。在景区景点、显眼位置通过设立海报、宣传教育点、志愿者服务等方式,开展低碳理念宣传教育,鼓励游客选择低碳的旅游方式。

(四)构建北岗镇减碳固碳的森林生态体系

推进北岗镇碳汇建设,严守林业生态红线。景区落实林地生态红线划定工作,开展林地非法采伐治理工作,禁止大规模商业性采伐。

推进北岗镇生态系统巩固工程。完善重点动植物保护制度体系,制定重点保护动植物生物遗传资源保护制度,同时实施植树造林、森林抚育等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工程措施,巩固森林生态系统。

推进北岗镇森林防火工作,切实保障森林资源安全,保障森林蓄积量,提高碳汇。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建立疫病监测预警体系,开展基层监测点建设和防治减灾场所建设,减少林业有害生物造成的森林资源破坏,提高森林资源蓄积量。

合理优化北岗镇绿地空间布局。利用景区自身的绿地景观结构,依托地形、自然环境营造优势一体化的特色,形成有特色的绿化格局,提升景区绿地面积,做到可绿化的空地绿化率尽量提升。在景区主要道路沿线、空地等区域,采用人工绿地和自然绿地相结合的建设方式,实施绿化改造和提升。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Z].2009-12-1.

[2]文彦.基于低碳旅游视角的炎陵县旅游资源综合开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

[3]金涌,王垚,胡山鹰,朱兵.低碳经济:理念·实践·创新[J].中国工程科学.2014,10(09):4-13.

[4]付允,马永欢,刘怡君,牛文元.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18(03):14-19.

[5]康蓉,杨海真,王峰.崇明发展低碳经济产业的研究[J].四川环境,2015,28(3):120-123.

[6]鲍健强,苗阳,陈锋.低碳经济:人类发展方式的新变革[J].中国工业经济,2013,(04):153-160.

[7]赵建军.低碳经济视域下的生态文化建设[J].林业经济.2015,(11):75-77.

[8]马驰,丁俊慧.基于低碳经济的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中旬刊),2016,8(7):17-19.

[9]DeniseEbyKonanHingLingChanGreenhousegasemissionsinHawai'I:Householdandvisitorexpendimuleanalysis[J]EnergyEconomics,2010,32(1):210-219.

猜你喜欢

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管理理念下的旅游管理模式探讨
生态旅游景区服务场景的量表开发研究
刍议生态旅游经济管理的重要意义及措施
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探讨
基于生态旅游概念的相关理论研究
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研究
以市场营销原理指导生态旅游
京津冀将共建两大生态旅游协作区
生态旅游规划与四川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标准化的法律环境分析与制度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