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新:绘画才是他想要的人生
2018-10-27赵剑尘
□ 赵剑尘
“每个人对自己一生所要走的路,通常都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或者走一段弯路,然后才能明白到底该走一条什么样的路。”6月20日,记者采访油画家曾新时,他这样感慨。从艺术院校毕业的他,曾一度游离在绘画世界之外,那些年是一种迷失寻找,等他重新回归绘画之路后,方醒悟,这样的人生才是他想要的。
回归内心的渴望
采访在曾新的家中进行,他家的墙壁上,油画成了主角。曾新笔下的风景,让观者感觉到特别熟悉,但定格在画布上,却让人感觉到了意境悠远的美。
打开曾新几年前的画册,南北疆各地的人文、风景无一不涉猎,有的表现粗犷,有的表现细腻,但可以看出这时候曾新的视角是平视的,他将眼中所见展现在了画布上。可再看曾新这两三年的画,就会感觉到同样是他的油画,风格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可以说他从一个小山坡站到了更高的山顶上。如今他的油画,给了人们更多的想象空间,显然,曾新在摸索和寻找的过程中,找到了一种最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
说起来,曾新的绘画之路,也是一波三折。小的时候,他就喜欢绘画,后来选择考艺术院校时,父亲不同意,但曾新不愿放弃,连续考了三年,被西安美术学院录取。
毕业以后,曾新做过设计,搞过装修,忙忙碌碌十年,离开了绘画的世界。
有一次曾新去阿克苏出差,遇见晚霞,车窗外无边的戈壁,连绵不断的灰草伸向天的尽头,远山沉静,人在广阔的大地中显得如此渺小,那一刻,他突然有了重新拿起画笔的渴望。10年后,他重新拿起画笔,有一些陌生也有一些熟悉。他游走于新疆各地,开始采风写生。2005年,中国油画学会的王祖英、闫振铎等20余位画家来新疆采风,曾新陪同前往。一路跟随,他看到了大师们独特的视角,不同的风格、不同类型的好作品,对曾新触动很大,他意识到,油画需要画家用心去感觉,画内心深处真正打动人的东西。
对话
记者:你是一名油画家,为什么草图全是用毛笔画的墨稿?
曾新:我喜欢勾一些墨稿、草图,画心中的一些东西。虽然我学的是油画,但是从小拿毛笔,骨子里就喜欢笔墨。有人问:“你画油画的人,还画这种墨稿?”我却觉得笔墨的黑白表达对眼前之景表现更意象。黑白也是一种色彩,画的景物、石头或是土地,用笔墨来展现更具有一种中国画的韵味。意象的东西是一种境界,画画到后面,是画能打动你的东西。而绘画的语言形式是你最擅长的,你觉得最贴切的表达方式。我先用墨稿表达最初的构想,然后再用油画笔去展现,也就是说,将中国画和油画用这样一种方式巧妙结合,作品才有生命力。
记者:最近几年,你挺关注雪原系列?
曾新:我们新疆幅员辽阔,内地的画家对新疆特别向往,我们生活在这里,为什么不把握这个优势呢?我们新疆的雪景,一望无际的白色,和红色的悬壁、石头产生一种对比,那是怎样的一种美。
油画对色彩要求很高,尤其是雪的颜色,很难画。它并不是白色所能表达的,怎样用其他颜色画出雪的感觉,这就是我们所要追求的,也是对自己的挑战。这就需要画家对色彩熟知,要用自己的笔触,用自己的认识,挖掘更多的东西。
我的雪景越到后来,画景越大,就和新疆人豪放的性格一样。所以到后面雪原已不是我们眼中所见之景,我开始画心中的雪原了。那些雪景留在脑海里,像影片一样慢慢放映,我笔下的墨稿,已不是哪个具象的景色,而是所有雪景集合,然后选取其最经典的那部分画面。
这就是画家的视角,或许正因为画的是心中之景,仿佛我站在一个很高的高度,俯视眼前之景,再通过书写的方式,画的时候才有酣畅淋漓的感觉,才能呈现出这样的景色。
记者:你的画无论是人物还是风景,表达的全是新疆?
曾新:一位画家,只有深入到生活中去,所表达的内容才是鲜活的。我每年有三四个月,都要到南北疆去写生,住在当地的老乡家,冬天去石人沟、庙尔沟写生,一般住20天,往南疆去可能要住40天。
有一年我到轮台的草湖去写生,因为当时是秋天,拖拉机一过全是土,所以想着一套衣服从头穿到尾,等回来了再洗。有一天,我去写生,要过一条小河,河宽一米多一点,当时看不出来河对岸的地是湿滑的,一脚跨过去,却滑了一跤跌进了河里。全身都湿透了,又没衣服可换,当地的老乡拿出自己自己最好的一条裤子给我穿,我当时特别感动。作为一名画家,走到哪里,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普通村民,他们的善良和真诚,无一不提醒我应该去呈现这片土地的一切。我的油画作品2002年《沧桑》入选“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六十周年”画展获优秀奖,《高台民居之六》获新疆首届青年油画展二等奖;《戴红头巾的少女》入选新疆·香港水彩画展;《俄罗斯少女》获新疆美术作品展览优秀作品奖;《高台民居之四》获新疆美术作品展览优秀作品奖。《西域雪脉》入选自治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美术作品展;2010年《暖冬》获乌鲁木齐市美术作品展一等奖;《山居图》获乌鲁木齐市美术作品展二等奖;2011年《高台民居》入选全国天山南北展(中国美术馆)。
(本文图片由曾新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