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激趣素材的主要特性
2018-10-26罗玉芝
罗玉芝
摘 要:古今中外的教育,对激发教育对象的学习兴趣都倍加重视,这个过程中就需要激发学习兴趣的素材。本文对激发兴趣所用素材加以研讨,找出了其中带有共性的七大特性,即启发性、情境性、针对性、知识性、趣味性、新颖性和趣味性。了解并熟练运用这些特性,将对教育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能让教育效率、效果更优化、更大化。
关键词:教育方法 激发兴趣 素材特性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今中外的教育都非常重视兴趣的培养。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科学家童弟周说:“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卢梭也从反面向我们证明了兴趣的重要性:“任何一个人,只要他的心和他的爱好遭到了破坏,他如花似锦的年华就会像春梦似地消磨过去。”可以说,兴趣是初学者的引路人,是持之以恒的良师益友,是精益求精的最佳伙伴。
作为教育工作者,激发教育对象的学习兴趣,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激发教育对象的学习兴趣,选择更为恰当的激趣素材,是伴随教育活动全过程的重要功课。为此,研究激趣素材特性,对提升学习兴趣、提升教育品质具有一定的价值。
根据引起教育对象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助力实现教育目标的需要,我们将激趣素材的特性归纳为启发性、激励性、情境性、针对性、知识性、趣味性、新颖性和趣味性等八个方面。下面分别予以简述。
一是激趣素材要具备启发性。启发性是激趣素材的首要特征,体现在知识、方法、情感、思维等诸多层面;一个富含启发意义的素材,会让教育对象产生醍醐灌顶、豁然开朗的效果。一个不能带来启发性的素材,不能称作激趣素材,因为它不具备使教育对象主动思考、乐于接受的动因。如果触动了教育对象的心灵,触及某个方面的痛点或乐点,就能让教育对象去思考激趣素材的含义,产生联想和憧憬,由此与自身存在的知识、心理等联系起来,然后可能得到让自己受益的启迪。这就要求激趣者,激趣时要选择有启发价值,而不是貌似可以教育人而实际难以触動教育对象的素材。
二是激趣素材具备激励性。任何激趣素材,都应当带有天然的鼓励内核。激起孩子的学习兴趣,鼓励是核心的原则和方法之一,也是整个教育过程、学习过程的重要动力源泉。
三激趣素材具备情境性。一是教育对象在特定情境下产生了理解困难和暂时的倦怠心理,同样也会在特定情境下理解铁迎面而来的激趣素材;二是教育工作者在使用激趣素材时须要创设特定的情境,让激趣素材的作用最大化。恰当的激趣素材,在特定的情境下会达到奇特的效果,短可解决一时困惑,长则影响教育对象一生。
四是激趣素材具备针对性。与情境性相关联的特性,是激趣素材具有的针对性。首先是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针对特定的问题或倾向,针对特定的心理。
五是激趣素材具备知识性。教育是传授知识的活动,任何教育素材应当具备知识性,激趣素材也不例外。一个有知识性的激趣素材,既能提升教育活动自身的品位,体现知识本身的重要性,也能让教育对象感受到知识的魅力,他们更有信心向知识的殿堂大步迈去。缺乏知识特性的激趣素材,很可能让教育对象从心理上远离教育工作者,甚至蔑视教育工作者,一旦产生这样的情况,激发教育对象的学习兴趣就成为空谈。
六是激趣素材具备趣味性。趣味是求学者学习的动力,也是发挥激趣素材更大作用的动力。诚如杨振宁所说:“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激趣素材,既然是激发教育对象的兴趣,自然自身带有趣味性,是显而易见的。趣味性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素材自身带有趣味性,素材具有让教育对象喜闻乐见的因子,生动形象的故事自然容易引起人的注意,也能让别人人乐于接受,激发的功能更容易实现;二是符合教育对象的兴趣,或许这个素材在别人看来一般,而教育对象却很是喜爱,同样属于趣味性应有的特性。这也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选择激趣素材时,既要选择自身有趣味性的素材,更要重视趣味性在通俗时保持高雅的物质。
七是激趣素材具备新颖性。居里夫人认为,“好奇心是学者的第一美德”。而对于受教育对象而言,好奇心是需要激发的,自然也需要新颖的激趣素材。新颖性,是激趣素材的基本特性。新颖性,一是指内容层面的新鲜性和重要性,二是指材料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前瞻性,三是指教育对象能理解而又尚未接触过的特征。教育对象未知、欲知、乐知的激趣素材,就能打动其即将关闭或已经锁上的心灵之门,让他们睁开眼睛,启动大脑,进而行动起来,乐于投身到学习之中。
八是激趣素材具备技术性。最后我们来谈一谈技术性这一特性。激趣素材需要与现代技术结合起来,与时代发展结合起来,综合使用各种手段、方法、工具等,从而达到激发教育对象积极行动、奋发努力的效果。
上述八种特性为激趣素材的主要特征,但不是全部特征。尽管如此,这样的探索是有积极意义的。教育工作者可以将激趣教育变得更精细,更深入,更有成效。认识并熟练使用更合适的激趣素材,会让教育效率有所提升,能让教育效果变得更好。
那么,这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哪些要求呢?在笔者看来,认识并运用好激趣素材,需要在如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首先是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在学科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等领域要有相当的水平,将激趣素材用得游刃有余。既有更为丰富的激趣素材,也有足够好的使用技巧。为此,教育工作者就得跟上时代的步伐,走在教育对象的前面,尽可能地自我丰富,日积月累,达到“随心所欲”的高境界。针对教育对象的需要,巧妙地使用激趣素材,既能雪中送炭,又能锦上添花,从而实现更高效的教学、更高质量的教育。
其次是研究教育对象。几乎所有激趣素材,都要求研究教育对象,既是对象共性的研究,也是对象个性的研究。一个不知道教育对象需要怎样的激趣素材的教育工作者,纵然掌握再多的素材,也只是素材而已,无法转换成教育对象的兴趣和动力。
最后是要研究教育方法。激趣素材的灵活使用,本质上是教育方法层面的问题,不单单是素材多少的积累问题。在特定的对象面前,只有在恰当的时机、使用恰当的素材、采取恰当的方法等共同指向积极方向时,才能够发挥其高效能。否则,方法不当,也会适得其反,是无效甚至是负能量的教育活动。
司马光曰:“学不至于乐,不可谓之学。”作为教育工作者,要让教育对象“至于乐”,教育过程就尽可能地乐起来,有“乐”之教育、方法和素材,才更容易达到教育对象的“乐”字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