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国外叙事性作品导读技巧

2018-10-26朱满伟

科技资讯 2018年15期
关键词:技巧小学语文

朱满伟

摘 要:现今小学语文叙事性作品阅读教学现状不容乐观,特别是国外叙事性作品的阅读教学更是难上加难,这也严重 制约了农村小学的课堂阅读教学。基于一线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探析,笔者提出串词组句,概述文旨;厘清人物关系,复述故事的观点。以下内容就是笔者以一篇语文课文《凡卡》为例,在课堂上让学生分组讨论后归纳出阅读后的观点。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叙事性作品 导读 技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5(c)-0254-02

笔者执教的学校是一所偏远山区的村学,时任教五年级语文学科,该校五年级共有16位学生,多数学生阅读能力较差,特别是在阅读主体课文,归纳文旨时,表述冗繁,照文摘读,抄读答案,随便一述,述而不当,不着要点,甚者含糊其词,吞吞吐吐,低头不语……总之,阅读教学不尽师意。特别是国外叙事性作品,文本中的地名人名,特别难记,学生对文旨的归纳和概括更是难上加难,这也是制约阅读教学的一大瓶颈。因此,阅读教学中文旨的归纳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教学的难点,那么,如何改变这种教学状况,提高学生对文旨的归纳概括水平呢?笔者在执教北大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凡卡》时,深受启发,于是提出了以下观点,现具体论述如下。

1 自主阅读,抓关键词,初步感知文本

《凡卡》是一篇外国长篇故事,文中人物较多,而且名字难记,学生通读几遍之后,笔者让其概述文旨时,多半学生概而不当,甚至有的无能以概,学生一切茫然,笔者借助《凡卡》教学辅助材料中的相关部分进行修改,同时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三学段阅读目标: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感受[1]。笔者在导入新课后,让学生自读几遍后,再让学生用关键词谈谈对文中人物凡卡初步印象。于是,同学们踊跃参试,学生们纷纷列举出以下关键词,笔者板书如下。

“凡卡 九岁 孩子 可怜 学徒 回到爷爷身边 回忆往事 孤儿 困难 欺负 无朋无友 懂事 真诚 给爷爷写信”

2 围绕关键词组句子,概述文旨

学生列举完后,笔者让其用上述词语来组词造句,多数学生便顺利地口述了这样几句话:(1)凡卡是个九岁的孩子,他是鞋店老板的学徒,很可怜。(2)凡卡是个孤儿,他心想回到爷爷身旁。(3)凡卡是个懂事的孩子,但无朋无友。(4)凡卡很真诚,生活很困难,所以他给爷爷写信。(5)凡卡在回忆往事时,他不想受到欺负。

在学生的操作下,文章的主要内容很清晰,使学生一目了然。接着,笔者顺势引导,自然而然地讲解起作者契科夫的背景和生平资料,让学生自发地体会出课文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其导言如下:凡卡生活在什么时期的哪个国家的一个怎样的孩子?于是,学生A顺利的口述道:凡卡是19世纪末期的一个沙皇俄国统治时期的一个鞋店的学徒,很可怜,无朋友,生活很困难的一个孤儿,凡卡期盼爷爷带他回去。同时学生B口述道:通过对凡卡的描写表现出作者对凡卡的同情,对欺负凡卡的人的憎恨。至此,课文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清晰可见的总结了出来,同时也实现了语文阅读的第二学段性目标。

3 厘清人物关系,复述故事梗概

(1)人物是故事的主要元素,因此,笔者让学生再次朗读思考,边读边找出文中的人物,并厘清人物关系身份地位,然后复述故事。在厘清人物关系后,学生围绕人物关系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从而进一步了解故事,笔者启发如下:凡卡是老板阿里亚希涅鞋店的学徒,生活困难,常遭老板,老板娘,学徒的毒打,受尽了屈辱,于是,他希望爷爷康斯坦丁,玛卡里奇的带他回乡下。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津津有味地复述起来,其精彩内容表述如下。

第一小组:凡卡在阿里亚希涅那里做学徒,他地位很低,连阿辽沙和艾果儿都要问候他,他受到老板、老板娘的欺负。凡卡给爷爷写信,希望回到爷爷身旁。回去以后,他会伺候爷爷,如果爷爷怕他没事干,他会主动向牧主菲吉卡求职放羊,但是爷爷在乡下的生活也很困难,他在略维夫老爷家做守夜人,陪伴爷爷的只有母狗泥鳅和公狗卡希旦卡,凡卡的愿望可能永远不能实现。(概述较细致生动,人物关系较清楚。)

第二小组:凡卡·茹科夫在鞋匠阿里亞希涅那儿做学徒,他在那儿的地位非常低,所以他问候阿辽沙,艾果儿和马车夫,他经常被被人欺负,所以他给爷爷康斯坦丁·玛卡里奇写信,让爷爷带他离开这里回到乡下,但这可能性很小的。(概述简单明了,人物出现较少,关系不太清楚。有待修改!)

第三小组:凡卡是个不幸的孩子,他在阿里亚希涅鞋店做学徒,经常受到老板、老板娘和学徒的欺负;他的地位低下,经常向不如他的阿辽沙,独眼的艾果儿都要问候,凡卡在圣诞节前夜给爷康斯坦丁·玛卡里奇写信,在信中,他很想回到乡下,他可以去求菲吉卡答应他放牧,还可以去求那位管家的让他擦皮鞋。但这个愿望实现的可能性不太大。因为爷爷只是日发略维夫家里的守夜人,他的生活也很艰辛,孤单,只有老爷家的老母狗卡希旦卡和公狗泥鳅陪着他。

第四小组:凡卡·茹科夫是个苦命的孩子,他在阿里亚希涅那儿做学徒,经常受到老板、老板娘和学徒的欺辱,凡卡受尽了苦头,他开始回忆和爷爷在一起的美好时光,所以他给爷爷写信,让爷爷带他回去到乡下。

(2)通过对比,笔者发现前一组复述人物清晰,故事复述较生动,后一组故事复述人物单调,欠生动。故事复述人物层次要清晰,内容要生动,故事的复述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多次训练,力争复述出较好的故事内容,于是笔者在此引导,让学生在此合作修改,学生们积极认真的做了修改,其内容展示如下。

第二小组:凡卡·茹科夫在鞋匠阿里亚希涅那儿做学徒,他在那儿的地位非常低下,所以他经常见了阿辽沙、艾果儿和马车夫都要问候,而且经常受到欺负在店里,所以他给在日发略维夫老爷家守夜的爷爷康斯坦丁·玛卡里奇写信,情不自禁地回想起和爷爷在一起的乡下快乐的时光,于是,他很想回到爷爷身旁,如果爷爷担心他没事做,他会主动向菲吉卡牧主求事干的。可是这毕竟是他的愿望啊!(生动完整,基本符合要求!)

第四小组:凡卡·茹科夫被送到鞋匠阿里亚希涅那里做学徒,老板老板娘伙计经常打骂他,受尽了欺辱在鞋店里面。而且他的生活也很穷困,在圣诞前夜,趁老板他们外出狂欢,他给爷爷康斯但丁·玛卡里奇写信,希望爷爷带他回到乡下。可是他也爷爷的生活也很困难,只是个日发略维夫老爷家的守夜人,每夜陪伴他的只有公狗泥鳅和老母狗卡希旦卡,但是回到爷爷身旁几乎没可能!(概述清楚,较完整,基本上符合要求!)

综上所述,阅读教学中概括文旨,了解故事梗概,也是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学生语文能力提升的表现,今后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要结合实际,积极探讨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是一线教师的永恒的追求。

参考文献

[1] 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技巧小学语文
求数列和的几个技巧
因式分解常用变换技巧
指正要有技巧
提问的技巧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