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管理工作

2018-10-26刘红星

科技资讯 2018年13期
关键词:勤工助学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

刘红星

摘 要:勤工助学同学在辅助图书馆完成日常工作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高校图书馆建设队伍中的重要一员。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勤工助学管理工作却存在着人员积极性不高、流动性大等很多方面的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了大体分析并结合笔者本人的工作经验从勤工助学同学的岗位招聘、岗位管理、岗前培训等方面提出了管理工作中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勤工助学 管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5(a)-0194-02

随着目前各大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数量也大幅增加,以及图书馆藏借阅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普及,图书馆工作如果仅依靠图书馆里的专门工作人员就显得捉襟见肘,这就需要辅助的力量参与其中,但同时又不能增加太多的成本,这时图书馆勤工助学岗位的设置可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在实际工作中,对勤工助学同学的管理仍存在不少问题,针对勤工助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摸索实践,从而优化勤工助学工作,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是高校图书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1 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1.1 部分同学主人翁意识不强,工作积极性不高

图书馆招聘勤工助学同学面向的对象一般会首选家庭贫困学生,这就造成学生对图书馆工作的定位不高,大多数都是纯粹为解决生活上的困难而报名,因而工作积极性不高,缺乏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工作效率和质量难以保证。同时图书馆内对勤工助学同学的相应管理办法比较笼统,缺乏细化量化,没有完善的考核评价和奖惩制度,勤工助学同学工资一般按到馆工作的小时数乘以每小时工资计算,工资的发放与其在图书馆工作的完成情况和完成质量的好坏关系并不是很大,一般情况下只需要按时到岗工作时间够了就可以拿到工资。体现不出个人能力和工作业绩,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影响了勤工助学同学工作积极性和个人潜能的发挥,也就导致了部分同学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的心理,工作懒散,基本上没有工作质量可言。另外部分勤工助学同学对图书馆工作的认识不到位,认为到图书馆工作会有很多的空余时间,可以看很多书,工作学习两不误,可谓一举两得,等实际到馆工作以后才发现根本就不是自己认为的那样,时间长了就会产生一种倦怠心理,在工作中就会缺乏主动性。

1.2 勤工助学同学工作时间难以保障,到岗时间不统一

勤工助学同学必须在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后,才能参加到图书馆工作中来,因而日常的上课学习时间和勤工助学工作时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而且这一矛盾可以说是不可调和的。因而参加勤工助学的同学在工作的时间上就难有一定保障,他们多是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其中,同时所有参加勤工助学的同学其上课学习时间不一致,另外也会遇到所在学院或是班级组织活动的时候,因而他们到岗工作的时间很难统一,这也就增加了管理的难度。

1.3 勤工助学同学队伍缺乏稳定性,人员变动性大

勤工助学同学到图书馆工作的内容相对比较枯燥、单一,一般以图书报刊的上架整理、馆内卫生的打扫等工作为主,这就使得一些同学在熟悉工作后产生厌倦心理,工作兴趣和积极性大打折扣,更有部分同学不能坚持到最后;还有就是图书馆勤工助学待遇不是很高,难以满足家庭贫困生对减轻经济压力的期待与要求,同时还对勤工助学同学的体能有一定的要求,因此经常会有同学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就申请辞职。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不耽误馆内工作的正常进行,图书馆就需要及时招募并培训新的勤工助学同学,新进人员的培训工作一直要不间断地进行,同时也面临刚培养出一个又被另外一个新手代替的局面,而且这種情况多集中于寒暑假前和开学初两周,正值图书馆工作繁忙和图书借还的一个高峰期,给图书馆工作造成了极大的被动,影响了勤工助学工作的整体效果。

1.4 勤工助学同学岗前培训力度不够,培训效果欠佳

在对专业知识有一定要求的图书管理工作面前,勤工助学同学可谓是门外汉,要想让他们尽可能快地参与其中的工作,必须给予他们一些培训,使得勤工助学同学能够掌握中图分类法、馆内图书排架方式、馆藏布局等相关知识。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勤工助学同学来自不同院系班级,各自空闲时间不一致,很难有集中统一的时间参加培训。如果采用让老勤工助学同学带教新同学的培训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勤工助学同学的组织管理能力,但不能形成系统的岗位培训方案和流程,会使勤工助学同学对工作内容或流程不清晰,导致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本应避免的问题的出现,增加了工作量。

2 加强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管理工作的几点看法

2.1 严把招聘环节,把最适合的人选进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在图书馆勤工助学管理工作中,勤工助学同学的招聘首当其冲。招聘工作做得到位,就可以减少日后工作中的各种成本和避免各种问题。图书馆勤工助学同学的招聘选择,因馆内工作的要求,不是选择个人能力强,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而是选择适合这个岗位的同学。

选择勤工助学同学最重要的就是责任心,而责任心的强大与否,在于其是否真正需要这个岗位。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那些责任心强的学生,往往是家庭条件差,需要这个助学岗位的同学,因此图书馆在招聘面试时首要考虑应聘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选择那些能吃苦,肯吃苦,愿意为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学生,其次也可以综合考虑其思想品德修养、学业水平、对图书馆工作的热爱程度、专业背景、能力特长以及兼职(含社团任职)等情况。最后按一定的比例选拔录用,增大竞争力度,有利于同学获得胜出感并有助于提高他们对工作的重视程度,也有利于图书馆挑选出更符合岗位要求的学生。

2.2 加强岗前培训力度,提高其工作能力

岗前培训是勤工助学同学正式参加工作前最重要的一环,通过培训可以强化同学的责任感和职业素养,培养他们的工作习惯。通过培训让同学们能够按照规定的工作时间,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任务。勤工助学同学的岗前培训可以采用集中讲解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这样可以使新进同学能够尽快掌握相关业务知识和技能,快速适应并融入到图书馆的工作氛围中去。

2.3 建立并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

为确保图书馆工作的高效开展,保证勤工助学同学队伍的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制定并完善勤工助学岗位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制定考核及奖惩办法,做到奖罚分明;制定日常考勤登记表,记录每次当班日期、到岗和离岗时间、工作内容和总工时;制定工作任务记录单,上班时查看尚未完成的工作和注意事项或值班老师安排的工作等,下班前做好工作完成情况交接记录;要求勤工助学同学上班时需佩戴工作牌以明确工作人员身份,增强责任意识,也有利于接受读者的监督;另外,勤工助学同学之间相互监督和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不定时巡检相结合,共同促进勤工俭学同学的快速成长。

2.4 严格考核与评价管理

合理的考核与评价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工作的积极性。考核范围包括业务能力、出勤情况以及工作态度等方面。业务能力考核可以采用书面和现场抽查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或业务技能比赛的方式进行,主要考查勤工助学同学对中图分类法知识及排架方式等的掌握情况和工作内容的熟悉程度等。每学期或学年评通过综合测评选出若干勤工助学优秀学生,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对消极怠工者以批评教育为主并采取适当扣减工资或解聘等处罚措施。

2.5 关爱勤工助学同学,增强其归属感

上课学习是勤工助学同学的天职,到图书馆参加管理工作是兼职,因此我们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关爱他们,让其有归属感。比如在日常工作中为所有勤工助学同学提供手套、口罩等勞动保护用品并时常叮嘱他们做好安全防护;加强沟通,及时了解同学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并主动伸手帮助……同时在工作过程中,要起带头工作,而不是完全依赖勤工助学同学完成岗位工作,让同学们感觉到老师跟他们一起在努力,这样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工作氛围会让勤工助学同学对图书馆产生归属感,进而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并更好地为图书馆服务。

3 结语

总之,高校图书馆招聘学生辅助完成图书馆的工作,既能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也有利于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实现了图书馆和勤工助学队伍的双赢 。因此如何管理好勤工助学这支图书馆不可或缺的队伍,充分发挥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是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 黎俏彦. 独立学院图书馆勤工助学工作浅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6):170-171.

[2] 陈若兵.我国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图书馆建设,2011(11):86-89.

[3] 陈春燕.高校图书馆学生馆员的管理[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3(1):44-45.

[4] 赵小琴. 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工作高效开展之策略[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6(18):160-161.

[5] 黄惠兰.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学生岗位培训的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6,36(5):42-44.

[6] 李凤玲.对高校图书馆学生馆员管理的几点思考[J].科技风,2013(15):176.

[7] 张文高.谈学生馆员在高校图书馆的作用及问题[J].科技信息,2012(33):282.

[8] 孔德楠.浅谈高校图书馆学生馆员的管理[J].科技资讯,2011(13):250.

展开全文▼
展开全文▼

猜你喜欢

勤工助学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城市路灯精细化管理工作探讨
基于激励管理机制探究高校图书馆志愿者与勤工助学的持续发展
创业视角下大学生勤工助学功能及其引导策略研究
基于工学结合视角的高职院校勤工助学学生工匠精神培养探析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
来华留学生勤工助学、实习管理与就业指导工作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