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间舞蹈在高职院校舞蹈教学中的作用探讨

2018-10-26贾岚

科技资讯 2018年15期
关键词:民间舞蹈舞蹈教学高职院校

贾岚

摘 要:民间舞蹈为高职舞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学生舞蹈学习全面发展,提升舞蹈教学质量的主要手段。因此将民间舞蹈引入到高职舞蹈教学中,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完成舞蹈动作的学习,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舞蹈技能与审美修养。本文主要探讨民间舞蹈在高职院校舞蹈教学中的作用,通过分析民间舞蹈在舞蹈教学中的运用,指出民间舞蹈教学具有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民间舞蹈 高职院校 舞蹈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5(c)-0230-02

高职院校舞蹈教学主要在于向学生讲解舞蹈理论,以及教导学生形成规范的舞蹈动作。所以在高职院校舞蹈教学中,需要结合教学理论加入相应的舞蹈实践内容,以调动学生学习舞蹈课程的积极性,提高高职院校舞蹈教学的效果。而民间舞蹈作为具有地域特色的舞蹈形式,其在向学生传达舞蹈动作的同时,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舞蹈文化的理解,最终实现学生舞蹈课程学习的全面发展。

1 民间舞蹈在高职舞蹈教学中的应用

民间舞蹈源于人类先民的日常劳作与生活,是在不断的生活实践中生发出的舞蹈形式。而且相比于现代舞蹈的表现形式,民间舞蹈的艺术性与审美价值更高,也更能代表一个民族的文化与审美观念。而且在民间舞蹈逐渐向前发展的过程中,其发生一系列的舞蹈种类演化与形式变革,也形成了一套固定的形式表达规范。因此在高职院校舞蹈教学中引入民间舞蹈的内容,不仅能够有效传承传统的舞蹈艺术,而且能够在民间舞蹈教学中进行内容与形式的创新,从而实现高职舞蹈课程的教学目标。在高职民间舞蹈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将民间舞教学理论、教学实践进行结合,才能帮助学生理解舞蹈教学内容,并掌握民间舞蹈的动作与表达方式。首先教师应根据高职舞蹈教学大纲的要求,来对学生进行“组合式”的舞蹈内容教学。“组合式”舞蹈教学需要将一整套民间舞蹈动作,分解为一个个拆解的舞蹈动作,教师在前面对每个舞蹈动作进行示范,然后学生在后面模仿教师所教的动作。学生根据教师的舞蹈教学引导,在完全掌握某一舞蹈动作后,才能进入下一动作的教学中。这种分解式的教学模式,能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舞蹈动作基础。因此民间舞蹈在高职舞蹈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从舞蹈理论与舞蹈动作实践等方面,来实现高职学生舞蹈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的提升。

2 民间舞蹈在高职院校舞蹈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2.1 调动学生对舞蹈课程的学习积极性

当前高职院校舞蹈教学存在的主要难题之一,为学生缺乏舞蹈学习的积极性与耐心。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在于舞蹈教学的内容较为复杂,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所有的舞蹈动作;另一方面在于舞蹈教学的形式过于单一,教师在高职院校舞蹈教学中,缺乏灵活性的课程设置与内容安排。因此民间舞蹈在高职院校舞蹈教学的运用,能够打破当前高职舞蹈教学的内容与形式限制。首先教师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教材进行课程引入,然后可以在舞蹈教学中讲解特定的舞蹈动作组合,来强化学生对某一舞蹈形式的认知。最后将民间舞蹈与背景音乐进行融合,来使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到舞蹈的魅力,从而提高舞蹈教学的效率。因此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及形式组织,能够提升学生对舞蹈课程的学习积极性。

2.2 提升高职学生对舞蹈理论的掌握水平

由于高职院校舞蹈教学的理论内容较多,教师不可能对所有舞蹈内容进行深入讲解。因此当前舞蹈教师主要根据舞蹈理论的大纲要求,进行舞蹈教材的笼统讲授,这就使得学生不能形成清晰的理论知识框架,在舞蹈理论掌握方面的基础较差。而通过在高职舞蹈教学中,加入民间舞蹈的教学内容,能够巩固学生原有的舞蹈理论知识,并加深学生对不同类型舞蹈内容的理解。在学生掌握基础的舞蹈理论后,才能有效完成相应的舞蹈动作,并在各类舞蹈活动中完成舞蹈动作的规范化,以及现场舞蹈表演能力的提升。

2.3 增强学生舞蹈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

高职院校舞蹈教学的理论性过强,而民间舞蹈则有着较强的实践性,因此民间舞蹈在高职院校舞蹈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增强学生舞蹈理论,联合多种舞蹈动作的实践能力。首先民间舞蹈动作属于舞蹈训练的基本功,学生在掌握民间舞蹈动作以后,就能够清晰地理解其他舞蹈的表现形式与动作规范。其次教师通过将舞蹈理论与民间舞蹈动作进行结合,能够帮助学生准确把握舞蹈学习的技巧,并结合民间舞蹈韵律进行一定的舞蹈形式创新。最后通过在课程教学中进行大量民间舞蹈训练,可以为学生提供舞蹈表演的机会,最终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与舞蹈协调能力。

3 提升高职院校舞蹈教学的改革策略

3.1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民间舞蹈的教学理念

民间舞蹈是高职院校舞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帮助学生掌握舞蹈理论,加深学生对舞蹈教学内容理解的主要途径。因此在高职院校舞蹈教学中加入民间舞蹈的内容,能够引导学生将舞蹈教学理论,转化为相应的民间舞蹈教学实践。之后教师向学生讲解民间舞蹈所具有的表达形式与艺术风格,来引导学生思考文化的审美意蕴、文化内涵等深层次内容。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与其他舞蹈社团一起,开展舞蹈交流与探讨会议,并为学生提供多种舞蹈类型的表现空间。因此只有在高职院校舞蹈教学中加强理念教学,提高学生对民间舞蹈及其他舞蹈文化理念的理解,才能提升学生舞蹈理论与舞蹈动作的掌握水平。

3.2 构建多样化的民间舞蹈内容与表现形式

高职舞蹈教学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多种舞蹈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的组织,来实现学生舞蹈理论与舞蹈实践能力的提升。因此在高职舞蹈的课堂教学中,构建多样化的民间舞蹈内容与表现形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舞蹈学习的规范性与专业性。首先教师可以在舞蹈教学开始前,创设相应的舞蹈教学情境。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来向学生演示本节课的民间舞蹈教学视频,带领学生进入到舞蹈学习的情境中。其次要根据不同民间舞蹈的教学内容,设置具有差异化的教学环节与表现形式。比如,在蒙古舞、朝鲜舞等舞蹈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选配不同的教学用具,包括舞蹈服装、学习道具积背景音乐等。而在高职舞蹈教学完成后,要带领学生对相应舞蹈动作进行总结与反思,对其中的不足之处进行改正。因此在高职舞蹈教学中,引入多样化的民间舞蹈内容与表现形式,能够提高舞蹈教学与学习质量。

3.3 加强民间舞蹈教学实践以提高学生审美水平

教师对高职学生的舞蹈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对舞蹈理论与舞蹈动作的掌握,还要树立学生正确的舞蹈学习观念,并提高學生对舞蹈的审美水平。在高职院校舞蹈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舞蹈理论与舞蹈实践教育的结合,来逐步增强舞蹈课程的难度,实现学生舞蹈表达与艺术修养的提升。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教授《孔雀舞》《掀起你的盖头来》等民族舞蹈,来增强学生对舞蹈认知,最终提高学生的舞蹈能力与鉴赏水平。

4 结语

民间舞蹈作为高职院校舞蹈教学的重要内容,其不仅包含基础的舞蹈内容与舞蹈动作,还蕴含着浓厚的民族风情与文化内涵。因此通过将民间舞蹈的内容,引入到高职院校的舞蹈教学中,可以在调动学生舞蹈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帮助学生将舞蹈教学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来提高学生舞蹈理论的掌握程度与舞蹈动作规范度,最终实现高职学生舞蹈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杨晓雨.高校舞蹈教学与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探析[J].戏剧之家,2015(23):189.

[2] 朱璐,佟辉.浅析体态语言在舞蹈教学中的应用[J].音乐时空,2016(5):165-166.

[3] 杨琤琤.试论儿童剧在中职学校舞蹈教学中的运用[J].求知导刊,2015(8):55.

猜你喜欢

民间舞蹈舞蹈教学高职院校
结合流行元素提升民间舞蹈教学效果
浅议民族民间舞蹈的继承创新与发展
基于地域文化的民间舞蹈艺术传承发展策略
浅谈舞蹈演员良好个人修养的养成
浅谈舞蹈演员的舞台表现能力培养
民办应用型本科音乐表演专业舞蹈教学现状、问题与对策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