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项目化管理推动高校基层党建创新发展
2018-10-26韩国薇
韩国薇
摘 要:为了做好高校的基层党建工作,也就需要对现有的党建模式进行不断的创新与优化,来提升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够促使各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活力得到有效的激发,对于高校的持续发展也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意义。本文主要就项目化管理对于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意义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项目化管理 高校 基层党建工作
中图分类号:D267 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5(c)-0222-02
为了获得一个良好的基层党建效果,就要求各高校能够对现有的党建工作机制以及工作方法进行不断的创新与完善,来激发基层党组织的火力,从而促进党的建设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通过项目化管理模式的应用,还能够对以往基層党建工作中的经验进行有效的总结,并能够使得基层党建工作的开展规范性以及科学性得以有效提升,从而获得良好的党建工作实施效果。
1 明确党建工作项目化管理基本内容
高校在推行党建工作的项目化管理过程之中,其主要是在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党建工作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需求,来对现阶段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难点跟重点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通过项目化管理模式的应用还能够对现有的基层党建工作进行创新与优化,从而促使党建工作的针对性以及创新性得到有效的提升。因此说在党建工程的项目化管理过程之中,其首先要求学校的党委组织在对具体项目性质跟实际需求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制定委托的模式来让相关的职能部门进行实施,在此过程中还需要通过定期督导考评的模式来保障党建工作的顺利落实。
2 完善党建工作项目化管理的基本运行机制
2.1 加强对顶层设计的重视力度
在高校的党建工作项目化管理过程中,要求学校的党委能够对具体党建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以及难点问题进行确定,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工作项目的合理确定。此外要求高校党委组织能够在坚持理念一致、功能协调以及资源共享等原则的基础上,对该项目的各项要素进行统筹考虑,然后在此基础上来进行整体项目的实施要求以及预期目标的确定。只有加大对项目顶层设计的重视力度,并在结合党建工作建设规律以及面临新形势的基础上来进行党建工程项目的合理选择,才能够获得良好的党建工作建设效果。
2.2 进行责任的有效落实
为了获得良好的党建工作项目化管理效果,还需要在“谁立项、谁负责”的基础上进行任务的层层分解,然后再通过对目标、责任、举措以及时限进行严格控制的模式,来确保该党建工作项目能够得到有效的落实。在结合不同项目的基础上,需要其委托相关的基层党组织以及部门来实现具体的党建项目,并且需要就基层党组织、项目部门在项目化管理过程中的权利跟义务进行充分的明确。对于高校党委所提出的党建项目,还要求各责任单位能够积极进行实施方案的有效落实,并且需要对实施的步骤以及具体措施进行明确,从而保障各项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2.3 做好党建工作实施过程中的考核力度
学校的党委还需要通过座谈会以及专题研讨会等多种模式,来对党组织以及相关部门开展党建项目的优秀经验跟做法进行归纳与总结,并需要就党建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及时的纠正,然后进行新要求的不断提出。在基层党建工作具体实施过程中,还要求高校党委安排专人来指导该党建工作的实施,来对党建项目的具体实施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了解。除此之外,还要求学校的党委组织能够积极进行创先争优活动的评选,对于党建项目的实施情况也需要进行有效的检查以及考评,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保障党建项目化管理工作职能的有效发挥,对于全面提升高校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也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3 推行党建工作项目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高校在进行党建工作项目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在立足全局的基础上提出重点,还需要同时重视结果成效以及对实施体验的总结。可以说在进行党建工作的项目化管理过程之中,还需要构建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制度,并在此基础上来获得良好的实践效果。
3.1 进行高校工作政治保障体系的合理构建
在基层党建工作的具体开展过程之中,还要求高校的党委组织能够在结合自身实际发展情况以及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具体要求基础上,来进行党建项目的合理设计,借此来获得良好的党建项目开展效果。在具体的党建项目实施过程之中,高校的党委组织可以制定宣传部以及组织部作为党委的职能部门,在此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党建工程的理论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工作、领导班子建设工作、学校培养工作、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以及高校安全保障工作等。只有在这些基层党建工作建设的基础上,来构成该高校的基层党建工作体系,才能够为该高校的持续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此外各部门还需要在结合高校党委的总体要求这一基础上,来进行理论提升平台、制度调整平台、队伍发展平台以及作风优化平台的合理构建,借此来推动该高校的中心工作得以有序开展。通过一系列的基层党建项目的落实,还能够构建出高校的工作政治保障体系,这样也就能够统一意志,并能够有效化解矛盾的思想政治工作新体制,并能够促进该高校的教学跟科研工作、党建跟思想政治工作的相互促进以及共同发展。
3.2 通过八大样本党建项目的实施,来为学生们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新的途径
高校党委组织还需要在立足于学生党建跟思想政治工作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学生成长成才的具体需求,来全面推进学生党建工作以及思想政治工作“八大样本”的建设以及推广。在这一模式下,也就要求高校的党委组织能够就党支部建设、辅导员队伍建设、党员先进性建设、团员先锋作用培育、学风建设、德育建设、大学生素质教育、创新精神培养以及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来开展相应的基层党建工作,并促使大学生的党建工作跟思想政治工作得到持续有效的发展。各高校还需要将调动广大学生党员、团员的党建工作参与积极性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并可以借助于相应的奖励措施来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到基层党建活动的设计以及实施过程之中,借此来构建出推进学生们德育工作的交流平台,从而给予学生们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一些新的途径。高校党委只有在实施“八大样本”项目的基础上结合学校自身的特色以及学生们的实际需求,来进行学生党建工作体制的针对性制定,才能够促使基层党建工作获得良好的开展效果。
3.3 “五风建设”党建项目的实施
为了促进学校的软实力建设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并构建出和谐的校园文化,还需要高校的党委组织能够积极加强党风、教风、学风、校风以及政风的建设力度,并需要进行专门工作领导小组的成立。只有在结合该高校实际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来进行党风、教风、学风、校风以及政风建设方向的合理确定,并将其建设工作进行充分有效的落实,才能夠形成一种教育、制度跟监督相结合的运作模式,对于以往高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也能够进行切实有效的解决,并且促进该高校的向心力、凝聚力跟竞争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从而为该高校的持续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3.4 进行德育新体系党建项目的实施,对全员育人机制进行创新与完善
校党委还需要在结合了中央相关教育文件的基础上,来进行大学德育纲要的合理与全面制定,还需要在此基础上树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德育理念。在该理念的帮助下要求各高校能够进行德育管理体制的优化与完善,并需要对校内的各项德育资源进行充分的整合,这样才能够构建出一个全员参与跟全域渗透的德育工作新机制。最后在德育新体系框架基础下,还需要将课堂教学、第二课堂、学生社团以及校园网络作为主要的德育活动开展阵地,来实现校内外各种德育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并借此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强大合力。借助于德育新体系的运用,能够促进高校学生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得到显著的提升,并且能够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一种积极向上、共同进步的良好学习风气,从而促进该高校的德育工作取得良好的开展效果。
3.5 进行党建新体系党建项目的合理制定
在对以往党建项目实施过程进行经验总结的基础上,致力于高校党建工作以及思想政治工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灵魂,来形成一种体系化跟长效化的工作架构跟运行机制。只有在该体系中充分融合我校的发展战略以及文化特色,并在结合了院系两级领导班子、干部队伍以及基层党组织为主体的基础上,来构建出一套合理科学的价值理念体系。在该党建新体系之中还需要进行系统监督评估平台的合理构建,在此基础上促进该院校的党建跟思想政治工作脉络变得更加清晰、结构也变得更加合理,并且要求该党建新体系具备有一定的创造性跟实践性。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该高校的党建资源得到有效的整合以及最优化的配置,并形成一种一体化运行的党建工作机制,这样才能够使得党建工作的职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对于该高校的持续发展也能够产生一定的积极意义。
4 结语
基层党建工作作为高校日常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其对于高校的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在传统的基层党建工作中还存在比较多的问题,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也就要求高校党委组织能够通过项目化管理的模式来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发展,这样才能够获得良好的党建工作效果,并推动高校事业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蕾.运用新媒体创新高校党建文化育人工作的思考[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2):82-84.
[2] 程宁宁.以项目化管理推动基层党建创新发展[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12):180.
[3] 满媛媛.以项目化管理推动基层党建创新发展[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7(1):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