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研究
2018-10-26许龙
许龙
【摘 要】
阅读教学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最关键的手段之一,在小学阶段,教师必须要做好阅读教学,为学生日后的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打下基础。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我认为拓展阅读教学很重要。教师要重视拓展阅读教学,拓展阅读教学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教材内容的学习的基础上更好地接触相关知识,同时,将课外学习到的知识和课内学习到的知识整合在一起,通过整合更好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样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就会更加令人满意,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做好拓展阅读教学需要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思考。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拓展阅读 教学方法 实践建议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拓展阅读教学对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可以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在进行具体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探索拓展阅读教学的操作性,在实践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和思考,如何提升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质量,帮助学生更好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对相关知识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1.注意课内内容和课外内容的相互呼应
在进行拓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为了使得拓展阅读教学的效果最大化,教师要重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相结合,在课内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背景和知识点,强化学生对于具体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这样能够起到比较好的效果,比如在教学《郑成功》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去了解郑成功这篇课文所主要表达的思想是什么?那就是强烈的爱国热情,而在此基础上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去比较教材里面《詹天佑》这篇文章。通过这两者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共同点,那就是强烈的爱国热情以及不断强化自己投身祖国建设中的热情,针对这个主题,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找到相关文章的主题,要学生对相关主题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将两篇课文进行比较分析,从文章的结构、表达的思想、运用的方法、关键的字句等方面来着手,让学生对具体的内容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实现这样的目标,仍然需要比较多的尝试和实践,因为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在相关方面有所欠缺,所以,如何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就显得很有必要,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探索实现这样的目标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
2.建立班级图书角,让学生实现资源共享
拓展阅读的教学不仅仅需要学生在课后进行阅读,教师也可以用另一部分的课堂时间让学生进行阅读,然后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因为学生年纪比较小,对于具体的阅读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可能还需要有教师的帮助,所以在进行课堂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建议和帮助,课堂阅读角的构建就是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在课后学生可以拿自己的书本放到读书角,实现彼此之间相互分享,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同时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拿着书本进行短时间的阅读,然后告诉学生相关的阅读方法,学生在阅读中遇到问题的话,也可以提问教师,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如果有必要的话就在班级范围内整体进行分析讲解,帮助班级学生对知识有比较深刻的认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能够让学生仔细交流。
3.组织学生进行分享和交流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拓展阅读教学工作的开展,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去掌握知识,同时也是训练学生的其他方面的能力,因此在进行拓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必须要引导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分享,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彼此之间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因为,拓展阅读是在课外进行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学生自己独立进行操作,自己的阅读理解没有人进行分享,自己的问题和疑惑也没有人进行解答,这样一来阅读的质量就会大大降低。所以我认为,为了帮助学生解决好这个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享和交流,由教师来主持每周定一个时间。学生可以在这个时间内分享自己在这周阅读的过程中所得到的收获,也可以分享自己存在的问题,学生之间可以就问题进行仔细的讨论,教师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自由的、完全开放的,学生之间思维的碰撞可以使得学生的思维更加开放,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相关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学生在分享和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帮助学生对具体的问题进行深入挖掘,有些问题学生可能没有想到,教师就需要进行指点,帮助学生更好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结 语】
在现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拓展阅读教学工作的科学开展对于进一步强化學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能够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如何利用科学有效的方式来做好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探索,帮助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进行知识的积累,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为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张坤炽.以教材为出发点,有效拓展阅读【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0(Z1)
【2】张弘.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的实践与探索【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