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创造性地使用小学数学教材

2018-10-26张贵华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29期
关键词:合理利用挖掘创造性

张贵华

摘 要: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资源,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工具。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既要尊重教材,又不能拘泥于教材。教师要深刻理解教材资源,合理利用教材资源,用活用足教材资源,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开发丰富教材资源,使教材发挥它的最大效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合理利用 挖掘 创造性

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老先生说:“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有收益,还要靠教师善于运用。” 教师不应该是教材忠实的执行者,而是合理的开发者,教师要合理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才能将新课程倡导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下面我将从三方面进行阐述,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一、挖掘教材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和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1.精心设计,在实践中应用数学

教师要注重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数学素养。比如:在教学《东南西北》时,我带领着孩子们到操场上去辨认方向。教学《认识人民币》时,我设计了“今天我当家”超市购物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人民币,学会使用换算人民币。这些教学方式的转变带来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习方式的转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勇于实践,在操作中体验数学

《标准》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做中学数学,因为只有在实践中学生才能真正的体验数学。比如:在教学《千克的认识》时,我为学生们准备了丰富的学具,有鸡蛋、面条、苹果、食盐、香蕉等,课上每一名学生以1千克食盐为例,通过看一看、比一比、垫一垫、议一议等多种方法准确的建立的1千克的概念。通过对1千克食盐的实践体验,学生们能用手准确的垫出8个鸡蛋、2个大苹果、5根香蕉大约是1千克。

二、拓展教材的内涵广度,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把“基本思想”作为“四基”之一这就明确了数学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数学思想,就是对数学事实与理论经过概括后产生的本质认识,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根本思想方法。小学数学教材中蕴含了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对应思想、假设思想、比较思想、符号化思想、分类思想、统计思想、化归思想、转化思想、集合思想、类比思想、极限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但这些并没有明确地写在教材上。如果说数学知识是写在教材上的一条明显,那么数学思想就是隐含其中的一条暗线。明线容易理解,暗线不易看明。因此教师只有领悟并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才能从整体上、本质上理解教材,只有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数学思想,才能科学地、灵活地设计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以提高。

1.积淀数学思想,促进核心素养培育

比如:在教《认识图形》时,我让学生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平面图形从立体图形的身上变到纸上,然后把他们貼到黑板上。接上来要进行认识图形的特征的学习,我让学生们按照图形的样子分组,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分?学生们在分组叙述理由时,就是通过分类的方法认识了图形的特征。比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转化思想。在学习《用字母表示数》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函数思想。在学习《确定位置》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一一对应和数形结合思想等。数学思想可以培养学生思考的周密性和条理性。

2.拓展教材空间,促进学生思维飞跃

比如:在教学《确定位置》时,我对教材进行重组设计,把平面直角坐标系引入课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借助数形结合的思想,学生以一维 “数射线”上确定点的位置为基础,拓展到二维平面确定点的位置,经历了直角坐标系的再发现过程,体验了数学思考与数形结合的魅力。

总之,每一项教学内容中都会隐含着数学思想方法,教师要有机地结合数学知识的教学,运用“教者有意,学者无心”的方式,就可以不断地让学生体会数学思想方法,从而真正认识数学的本质,发展学生的思维。

三、改变教材的呈现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呈现教学内容,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教师在呈现数学知识时,应力求改变抽象、静态、无味的呈现方式,抓住教材精神实质,拉近教材与生活的距离、教材与学生的距离,对教材进行适当地换、删、改。变换改编,使教材内容呈现方式更加灵活,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充满兴趣。

1.变静为动,以动促思

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教材总是以静态的形式呈现出来,而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却是动态的。针对学生接受知识的特点,我努力使数学教学成为活动的教学,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丰富有趣的数学活动。比如:在讲授《11—20各数的认识》时,教材提供了一种图片,而且很凌乱。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制作了一个动画课件,11只可爱的小兔子,我放一只小兔子学生就用一根小棒代替摆,小兔子一共来了多少只呢?最后数一数小棒有多少根就知道了。这样的设计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同时渗透了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2.变枯燥为趣味,乐中求知

计算教学是比较枯燥的,教师要设计有趣的情境,变枯燥为趣味。比如:在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时,教材中提供的素材是“奥运金牌”统计表,让学生们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进行提问,情境远离学生生活,学生无兴趣。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分香肠”的故事情境,故事中熊哥哥和熊弟弟捡到了一根香肠,狐狸帮忙来分,结果总是分不均,学生们就跟着狐狸边分边算……最后,整根香肠都让狐狸吃了,熊哥哥和熊弟弟哇哇大哭……学生不仅在笑声中学会了知识,而且悟出了一个道理,做人不要斤斤计较,否则一无所得。

总之,作为数学课程“实施者、决策者和创造者”的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依据新《数学课程标准》理念,既要用好教材,又要充分挖掘教材,还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让教材这个静态的文本变成动态的生成。作为教师,让教学成为教师富有创造性活动的过程,让课程改革真正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合理利用挖掘创造性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浅谈档案资源的功能与合理利用
合理利用乡土资源进行区域活动
小学数学课堂“错误资源”合理利用浅析
将“再也没有”带向更有深度的思考中
关注数学思考 提升数学本质
湖南科技大学体育场馆资源合理利用的研究
大数据技术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分析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