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农信:当好乡村振兴的金融主力军

2018-10-26仇博

银行家 2018年10期
关键词:农信福建战略

仇博

编者按:2018年9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这是对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细化和具体化。那么金融如何服务这一战略则是银行业金融机构面临的新课题。我们了解到,福建农信已经开始了探索。十九大闭幕后不久,福建农信率先在全国农信和福建金融机构中出台了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将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农信工作的总抓手。巧合的是,前不久本刊记者对福建农信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余军就他们在服务乡村振兴的思考与做法进行了专访。

以新时代思想为指南

《银行家》:我们了解到,去年11月,在十九大提出实施多村振兴战略后不久,福建省农信联社就出台了《福建农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这体现了福建农信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高度重视。对于乡村振兴战略,您是如何认识和理解的?

余军: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意见》全面聚焦乡村振兴,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福建农信作为省内存款总量最大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肩负重担、使命光荣,必须一如既往地践行服务三农的宗旨,全面履行经济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主动扛起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先行旗。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三农重要论述,为我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曾在福建工作17年半。在闽工作期间,他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致力谋划改革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科学发展规律,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的工作思路和重大举措,为福建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福建留下了宝贵的思想和精神财富。他到中央工作后,始终关心支持福建,2014年11月在福建调研时指出,要围绕建设特色现代农业,努力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在建设新农村上迈出新步伐,为福建三农发展描绘新的蓝图、提出新的要求。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对三农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对福建农信更好地立足八闽大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乡村振兴,讲究的是实干。福建农信将更加深入学习、扎实落实习总书记三农重要论述和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示精神,把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工作总抓手,扎实助力福建乡村实现“五大振兴”,围绕“打好特色牌、扶好小农户、唱好融合戏、组好工作队”和建设美丽、文明、善治、殷实乡村的要求,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以做好乡村振兴的金融主力军为使命

《银行家》:农信系统被誉为“联系农民最好的金融纽带、农村金融的主力军”“离大地最近的银行”。您认为福建农信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应当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余军: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金融的大力支持。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福建农信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同样应当当好乡村振兴的金融主力军。我们把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作为福建农信工作的总抓手,主动融入,顺应新期待,激发新动能,展现新作为。

首先,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福建农信是有情怀、有责任、有担当的。数十年的发展历程中,福建农信因农而生,以农为本,为农而倔强生长,服务三农、造福民生、奉献社会的初心未曾改变,深耕县域、扎根农村、拓展社区的定位不曾动摇,是名副其实的农村金融主力军。至2017年末,福建农信涉农贷款余额2543亿元,占比73.64%,高出全国农信12个百分点和全省银行业40个百分点;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722亿元;发放贫困户贷款18.92亿元,占全省银行业的80%以上。

其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福建农信是有基础、有优势、有实力的。在中国最广袤的农村,活跃着一个鲜为人知却体系完整、资产规模最大、员工数量最多、网点覆盖最广的农村金融机构群体。2017年末,全国农信系统总资产规模32.82万亿元,法人机构2260家,从业人员82万人,均位居全国银行业首位。目前,福建农信资产规模已突破8000亿元,存款已突破6000亿元、贷款已突破3600亿元,纳税进入全省百强企业前十,下辖2万多名员工、1936个营业网点、1万多个普惠金融便民点,是全省服务人员最多、服务网点最多、服务覆盖面最广、唯一实现“机构网点乡乡通、便民服务村村通、电子银行户户通”的金融机构。

最后,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福建农信是有机遇、有挑战、有愿景的。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系统的、庞大的中长期发展战略,蕴含着丰富的政策和举措,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涵盖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方方面面,随着各项优惠政策将不断推出、发展项目将相继落地、市场要素将逐步激活,将为以服务三农为宗旨的农信系统带来新的重大发展机遇,提供大有可为的发展空间。在市场化、金融开放以及严监管的趋势下,福建农信面临竞争加剧、增长趋缓、利润变薄、金融脱媒、机构分化等诸多困难和挑战,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势在必行。我们把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提出了五年评定信用农户150万户、为800万乡村客户建立金融档案、发展手机银行超千万户、让利于民15亿元、累放涉农贷款超万亿元等发展目标,推动实施支持现代农业发展、乡村三产融合、生态文明建設、乡村旅游发展、乡村脱贫攻坚、乡村产权改革、乡村能人兴业、乡村科技升级、乡村基础改善、乡村诚信建设等十个行动,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水。

以加强党建为引擎

《银行家》:我们注意到,福建省联社一直很重视党建工作,在党建引领、传承红色基因、打造党建品牌方面做很多工作,您也多次提到“红色农信”这一概念,这与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有何内在联系?

余军:前行万里,不忘初心,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路。党史研究表明,福建是全国红色农信的诞生地,红色农信最早诞生于闽西。为支持革命、让农民过上美好生活,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军进入闽西后,于1929年10月至11月间,先后在永定县太平区、丰田区和上杭县北四区发起创建信用合作社,这些成为全国最早成立的红色信用合作社。闽西红色信用合作社有成立时间早、覆盖面广、历史留存多三大特点。

乡村振兴,关键在党。福建农信党委认识到必须传承好这些红色基因,加强党建,以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一是加强农信铁军建设。我们扎实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以“情系三农、团结协作、精通业务、遵规守纪、敢拼会赢”的要求,努力提升队伍素质。二是加强党建品牌打造。打造了“垄上行”金融服务队、“党员信贷快车”和“狗不叫”客户经理等党建品牌,与中组部党建读物出版社共同推进“党建书苑”体系建设,共建“三有书屋”(“三有”即有情怀、有责任、有担当)。三是加强党建教育培训。先后在中央党校、古田干部学院举办了不同内容的专题教育培训班;建立了古田会址纪念馆、长汀联社戴国榕精神教育基地等党建基地。四是加强全面从严治党。在两年内实现了“四个全覆盖”,即对行社党委班子党务培训全覆盖,对基层党支部书记轮训全覆盖,对行社党建检查全覆盖和巡察督导全覆盖,构建了以党建工作责任清单、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党委委员党建工作联系片为主要内容的党建工作责任体系。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热潮中,福建农信各级党组织已达成共识: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农信发展的“根”和“魂”,要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以提升服务能力为中心

《银行家》: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總书记提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和乡村组织振兴等“五个振兴”的具体路径,在中央政治局会议和全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会前夕又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福建农信如何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创新和服务,提升乡村振兴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

余军:习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两会”、中央政治局会议等多个重要场合提出“七个之路”“五个振兴”等一系列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为我们做好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福建农信系统积极响应,出台了系列举措,形成了金融支撑和服务体系,主要有:一是出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提出五年累计投放涉农贷款1万亿元的乡村振兴信贷支持计划,积极推动信贷资源向乡村汇集,为福建省加快乡村振兴步伐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二是制定年度要点。为找准金融服务的着力点,我们列出了年度工作42个项目清单,有序抓好落实。三是推广系列产品。推出四大系列105款金融产品,全面提升服务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水平。四是实施支撑工程。出台《福建农信服务乡村振兴金融支撑工程(2018-2022年)》,着力实施十二项金融支撑工程,每年新增乡村振兴信贷投放300亿元,新增贷款客户30万户以上,助力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围绕“五个振兴”福建农信必须加强产品和服务创新,提升服务能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着力:

强化支农支小。以服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支持农业优势产业、现代农业发展,助力打造“一村一品、一乡(县)一业”特色产业发展格局,助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把支持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使乡村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支持农村依托绿水青山、田园风光等资源,发展各类休闲农业、都市农业、乡村旅游、健康产业、农村电商以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和农事体验于一体的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全方位挖掘农业多重功能,实现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

强化扶贫扶绿。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要求,深化实施“1550”工程,全面推广创建1个金融扶贫示范区、5个金融扶贫示范县、50个金融扶贫示范基地的成功经验,加大扶贫信贷投放,提升金融扶贫成效。把绿色导向贯穿于助力乡村振兴的全过程,重点支持生态产业、绿色产业、蓝色经济、循环经济等领域,让老百姓种下的“常青树”真正变成“摇钱树”,让更多的老百姓吃上“生态饭”。对接美丽乡村和绿色城镇建设,支持绿色建筑技术及建材推广,最大限度节能、节地、节水、节材,打造美丽宜居乡村。

支持能人兴业。把支持乡村人才创业创新作为服务重点,支持乡村致富带头人、返乡下乡本乡人员、乡村能工巧匠创业、发展、致富,以金融之力畅通智力、技术、人才乡村通道,造就更多致力于乡村振兴的人才。积极开展服务乡村振兴“大走访”活动,深入农业产业园、创业园、科技园、智慧园等园区,对接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及家庭农场等农村新型主体金融需求,满足新型职业农民、农户以及农民工、中高等院校毕业生、退役士兵和科技人员等返乡下乡生产、创业的资金需要,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

服务乡风文明。紧紧围绕诚信建设和教育文化事业等重点领域,助力培育文明乡风和淳朴民风,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支撑和智力支持。主动对接各级政府诚信建设要求,大力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和信用县(区)评定和创建工作,强化农民的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集体意识、主人翁意识。主动服务乡村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对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等工程,通过建设“三有书屋”、普惠金融学校等,开展金融教育、知识普及等活动,向乡村输送文化资源,推进文化惠民。

实施双基联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实施“党建+金融”双基联动,主动与乡村基层党组织、妇联、团委等联动共建,寻找合作契合点,通过党、群、团等组织纽带,推动助力乡村振兴金融服务落地生根,从而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助力乡村组织振兴。

以金融支撑工程为保障

《银行家》:刚才您提到已出台了《福建农信服务乡村振兴金融支撑工程(2018-2022年)》,请谈谈这些金融支撑工程的主要目标和服务举措。

余军: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打好三大攻坚战的重大部署,进一步推动行动计划落地实施,2018年8月,我们进一步出台了《福建农信服务乡村振兴金融支撑工程(2018-2022年)》,重点推进12项金融支撑工程,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

一是着力打造“农信三通”服务品牌。实施农村金融机构网点“乡乡通”、基础金融服务“村村通”、电子银行“户户通”三个提升工程,繼续保持机构网点乡镇全覆盖,让农村居民不出村即可办理存取款、转账、贷款、水电煤气等生活缴费、社保缴存及领取等基础金融服务,足不出户即可获得高效、便捷的现代金融服务。

二是着力优化农村金融生态。实施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农村金融安全三个优化工程,不断丰富融资、结算、理财、外汇、代理等各类产品体系,夯实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评定工作,不断提高农村信用工程的覆盖面和应用实效,培育良好信贷文化,不断增强全员合规意识,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不良贷款率控制在2%以内,资本充足率保持在13%以上,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到2022年末,评定信用户达150万户、信用村达5000个,信用乡镇达300个,创建10个以上“农村金融信用县(区)”。

三是着力创新服务模式。实施“党建+金融”双基联动、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两个工程,推进“党建+金融”双基联动“五个一”工程,即锤炼一支工作队伍、实施一批服务项目、打造一个服务平台、推出一揽子配套产品服务、建立一套工作机制,实现“党建+金融”双基联动服务模式县(区、市)、镇(乡、街道)和行政村全覆盖,实现党建加强、乡村振兴、群众满意的共赢局面。建设一批“三有书屋”,多层面、广角度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大力支持各类乡村文化业态发展。到2022年末,累计创建“三有书屋”达100个。每年组织一次以上主流媒体宣传报道,开展党建读物进乡村活动10次以上,主要行政村金融知识宣传实现全覆盖。四是着力践行农村普惠金融。全面实施支农支小“十百千万”工程、金融扶贫“1550”工程、绿色金融“1357”工程和助力农村民生“863”工程等四大重点工程,力争涉农贷款、小微企业贷款、23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贷款、农村绿色信贷市场份额均保持全省首位,民生重点领域贷款投放稳步增加,金融服务充分融入农村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到2020年末,23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贷款余额突破600亿元,助推贫困县全部摘帽,如期全面完成脱贫任务。到2022年,涉农贷款余额突破3850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突破2600亿元,绿色信贷余额突破220亿元。每年累放30亿元以上贷款支持广大妇女创业创新,新增5亿元以上生源地助学贷款助贫困学子圆大学梦,出资500万元福万通慈善基金资助1000名贫困学子。

党的十九大以来,福建农信全力推动《行动计划》落地实施,服务乡村振兴工作业已取得阶段性成效,支农支小、扶贫扶绿、助力民生、电子银行等助力乡村振兴的多项指标在全国农信系统和全省银行业名列前茅。截至2018年8月末,福建农信涉农贷款总量2697.77亿元,比年初增加185.84亿元;涉农贷款在各项贷款中占比达71.83%,高出全国农信系统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和全省银行业平均水平40个百分点以上;农户贷款2166.69亿元,占全省银行业的50%以上。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贷款发放量512.32亿元,占全省银行业30%以上。“学子梦”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市场份额近九成,电子交易占比91.4%,首次突破90%,电子交易占比和手机银行交易占比双双位居全国农信系统第一位。

下阶段,福建农信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好乡村振兴战略的各项决策部署,当好服务乡村振兴的金融主力军,持续打造“四好”银行,全力推进升级版福建农信建设,为福建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加快赶超贡献更大力量。

猜你喜欢

农信福建战略
洪雅农信联社青年员工志愿者服务防疫显担当
洪雅农信联社助农“抢”茶忙
强国战略下的企业管理创新
那个梦
美国“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
福建艺术战“疫”
对农信机构助力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
多式联运发展的战略与路径
战略的里子与面子
对2015年福建高考三角函数题的反思与别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