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拥抱金融科技,打造敏捷银行

2018-10-26窦荣兴

银行家 2018年10期
关键词:金融服务客户金融

窦荣兴

近年来,金融与科技的融合发展,为金融行业带来了更加丰富的业态与运营模式,客户不再满足传统的金融服务,以客户体验为中心、全渠道、场景化、定制化、便捷化的产品和服务成为大势所趋。这不仅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让中国金融行业形成了新的竞争格局。一方面金融科技企业凭借其绝佳的客户体验、极低的成本和快速的产品迭代,正在逐渐分解和蚕食传统金融行业;另一方面传统金融机构正在通过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成立科技子公司、发起组织内部变革等方 式,加速科技转型。

拥抱金融科技,重塑金融生态

科技跨界和金融转型形成竞争新格局

科技公司涉足金融领域。一方面科技“独角兽”渗入金融领域细分市场。如随手记(个人、小微理财客户)、买单侠(蓝领分期)、趣分期(大学生分期)、农分期(农资客户)等,或聚焦某类用户客群,或专注于某项金融服务,满足客户更专业化、个性化的金融需求。另一方面,平台化金融科技公司的生态圈快速崛起。以蚂蚁金服、京东金融、度小满金融等为代表的金融科技公司,融合非金融场景的线上化服务,通过构建金融服务平台,围绕客户需求建立了医、食、住、行、娱等非金融高频生活服务生态圈,提升客户粘性,满足一站式、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

传统金融机构加速科技转型。一是银行系金融科技公司相继成立。近期,以建设银行、民生银行等为代表的银行系金融科技公司相继成立,显示了商业银行追赶金融科技公司的决心,银行系金融科技公司的运转,有望在机制上解决人才激励和科技孵化的难题,在为集团内部提供平台和技术服务的同时,实现对金融与非金融机构的技术输出。二是传统银行与BATJ等科技公司竞相合作。金融科技公司提供丰富的场景与流量入口,银行提供专业化的金融服务与经营平台,二者通过建立金融创新实验室等方式,解决现存问题、开展前沿研究、构建人才的互通交流与培养机制,用科技打通金融与场景的任督二脉,促进产业与银行的深度融合。三是传统银行加速数字化战略转型。以股份制、城商行为主力军的数字化战略转型战役已打响,银行越来越重视大数据应用能力与IT双速交付模式的能力,进而推动组织架构与IT架构变革,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

金融科技重塑传统银行运营模式

在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下,传统银行的运营模式也焕然一新,金融服务模式、运营成本、服务范围都发生了较大改变。

互联网、云计算让服务更“可得”。互联网、云计算的应用进一步提升银行基础设施与技术支持。以往农村通勤成本较高,农民信用数据的缺失致使农村地区的金融经营成本较高,金融机构的服务难以触达到村镇,农民的金融需求很难得到及时满足。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改变了这一现状,为金融服务打通农村“最后一公里”创造了良好条件,农民能够平等、公平地获得专属金融产品,金融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而云计算技术打破资源间的共享壁垒,使各类IT基础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有效降低投入成本的同时,通过对计算、存储、网络等IT基础资源的集约化管理和运营,实现应用系统的快速部署,以及资源的弹性伸缩,以此支撑产品快速迭代及业务持续创新。

人工智能技术让银行更“聪慧”。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引领银行向智慧化、科技化转型。商业银行服务媒介由传统的银行卡、柜面服务,转向智能移动终端的一站式服务,解放了诸多机械式岗位,降低金融机构人力成本的同时实现了对客户的精准定位与快速触达,在交易和服务的体验环节,针对不同用户推出个性化、趣味化的产品,极大的降低了获客成本。

大数据技术让风险更“可控”。大数据治理与分析技术重塑银行信用信息服务模式。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深入应用,非结构化数据逐步成为一种信息资产,通过挖掘客户信息、交易信息、信贷行为及合作机构第三方场景数据等,不断完善客户画像,进行风险行为、关系及设备的识别,实现动态化、自动化的业务反欺诈、风险预警、授信审批等功能,使风险防控变得更加全面、智能、高效。

区块链技术让业务更“可信”。区块链技术创新银行结构体系与业务流程。区块链作为一项安全加密的分布式记账技术,其产生的数据具备去中心化、不可伪造、不可篡改和可追溯的特征,在跨地域跨法人的交易及数据归集、重要数据的记录及存证、准实时的清算结算等方面克服了信息不对称、数据更新慢等缺点。不仅有效地缩短业务流程、降低交易成本,还有利于提升内部审计透明度,当前各大银行都在积极研究和布局区块链的技术应用。

提升敏捷能力,打造未来银行

打造敏捷银行

传统金融机构与金融科技公司最主要的区别是:传统金融机构往往存在大企业病,科层制组织架构很难实现客户需求的快速响应与产品的持续创新。而模糊决策、应对复杂、迭代进化、速度制胜成了VUCA(易变性Volatility,不确定性Uncertainty,复杂性Complexity,模糊性Ambiguity)时代组织发展的必然需求,而这也正是敏捷(Agility)的内涵。对银行而言,所谓敏捷就是能够快速洞察客户的需求,后台的机制体制能及时响应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专属的、有温度的金融服务。

基于上述理解,中原银行以打造敏捷银行、未来银行为目标,积极拥抱金融科技,提升敏捷能力,力求跟上时代的步伐。为此,我们正努力打造以下五方面能力:

一、快速迭代(Accelerate)——借助“双速IT”以及IT的解耦和模块封装,实现产品的快速升级。

二、创新驱动(Generate)——以客户为中心,运用数据思维,为客户提供随时想要的、更加精益化的金融服务。

三、跨界整合(Integrate)——实现“敏捷团队”组织架构上的扁平化管理,成立跨职能实体团队,提升公司运营效率。

四、价值共享(Link)——“生态圈建设”融合金融与非金融服务,将公司和客户链接在一起,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同时,提升客户生活品质。

五、组织赋能(Enpower)——在公司内部培育“拥抱金融科技”的企业文化,借鉴金融科技公司的组织管理、绩效考核等工作方法,激发企业活力。

这五方面基因的首字母合并,成为Agile(敏捷),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追求的敏捷银行——以金融科技为依托,内部实现企业的高效率运转,外部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

培养复合型金融科技人才

新金融“迭代迅速化”“服务及时化”“组织扁平化”的特征决定了未来金融机构需集聚一批具备“T”字型一专多能的复合人才。传统银行的组织架构普遍为竖井式的职能部门,部门与部门之间存在业务知识和技能壁垒,随着金融科技的深化应用,人才跨行业流动的壁垒被打破,同时掌握金融业务和IT技能的复合型金融科技人才变得日趋重要。

复合型金融科技人才是金融科技创新的核心载体,也是金融科技应用和实现的重要支撑力量。作为传统银行,应通过组织赋能,打散传统的“条”和“框”结构,形成业务人员与科技人员共同构建的跨职能实体团队,从而在工作交互中实现“科技人员懂业务、业务人员懂技术”的人才培养目标。首先应自上而下彻底转变思维方式,促进业务与科技相融合,全面提升金融业务知识和IT技能;其次应培养人员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和风险意识,倡导主动学习,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将金融科技应用于金融业务场景,在内部员工中发现并培养金融科技人才,建立创新业务发展模式;再次应建立金融科技人才引进和成长的长效机制,从外引和内培两方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投入力度,于管理实践中不断优化管理制度、岗位设置、薪酬体系和职业发展体系等,创建良好的金融科技人才的发展环境。

中原银行的发展目标和愿景是在未来成为一家具备金融属性的科技公司。当前,我们已经在大数据算法技术、云平台建設、区块链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诸多战略设计和应用布局,并启动了大量的实验和探索,以期在企业文化、组织架构、体制机制等方面拥抱金融科技、打造敏捷银行。

(作者系中原银行董事长)

猜你喜欢

金融服务客户金融
H银行“非金融服务”平台运营策略
五招教会你做好客户转介绍
工行为农民工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
机会
青海省设立4957个惠农金融服务点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
请问您怎么称呼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