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气虚血瘀证对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

2018-10-26孙志堂赵富民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年9期
关键词:全血气虚血瘀

孙志堂,章 鹏,赵富民

(南京中医药大学沭阳附属医院,江苏 沭阳 22360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在我国发病率较高,该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调查显示[1],有三分之二以上的脑卒中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多属气虚血瘀型,患者伴有肢体瘫软、口舌歪斜、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吞咽困难等症状[2]。本研究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80例,均为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我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女15例,男25例;年龄50~75岁,平均(63.2±3.8)岁;病程15~25天,平均(16.3±6.2)天;伴原发性高血压8例,糖尿病6例。对照组女16例,男24例;年龄52~73岁,平均(64.3±3.5)岁;病程15~24天,平均(15.9±5.2)天;伴原发性高血压9例,糖尿病5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参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指南》[3],局部神经功能缺损,经MRI或CT检查排除其他疾病。中医诊断参照《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价标准》中气虚血瘀型脑卒中诊断标准[4],主症为半身不遂、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次症为头痛头晕、饮水呛咳、瞳神变化、共济失调,舌质暗淡苔白有齿痕、脉细沉。

纳入标准:年龄50~75岁,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病程小于14天,存在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患有精神类疾病、意识不清无法配合治疗。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尼莫地平片30mg,6h口服1次,10天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配合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聚集等、营养脑神经、改善微循环药物治疗。

观察组加用易通汤治疗。药用黄芪30g,当归10g,川芎10g,桃仁10g,鸡血藤15g,丝瓜络20g,淫羊藿10g,肉苁蓉10g,肉桂6g;气虚加党参10g;血瘀加水蛭6g,地龙10g;头痛加防风10g,延胡索10g,全蝎6g;呕吐加清半夏10g,生姜10g,肉豆蔻10g,砂仁15g;畏寒制冷加附子6g,桂枝10g。每日1剂,水煎煮早晚各温服1次。

两组10天为一疗程,均治疗2个疗程。

3 观察指标

参照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观察神经系统体征及症状变化,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纤维蛋白原。

4 治疗结果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分,±s)

表1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分,±s)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0 22.86±5.92 14.50±4.75对照组 40 23.24±6.06 17.88±5.23 t 0.284 3.876 P 0.777 0.000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s)

表2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s)

组别 全血高切黏度(mpa/s)全血低切黏度(mpa/s) 血浆黏度(mpa/s) 全血还原黏度(mpa/s) 纤维蛋白原(g/L)例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0 6.20±1.25 4.08±1.06 13.19±3.89 10.12±3.00 2.21±0.28 1.21±0.23 11.67±3.19 8.27±2.19 5.61±1.91 3.51±1.21对照组 40 6.15±1.26 5.09±1.34 13.18±3.80 12.57±2.89 2.19±0.26 2.01±0.35 11.69±3.15 10.76±2.28 5.46±1.90 5.09±1.60 t 0.178 3.739 0.012 3.720 0.331 12.081 0.028 4.981 0.352 4.981 P 0.859 0.000 0.991 0.000 0.742 0.000 0.978 0.000 0.726 0.000

5 讨 论

脑卒中属中医“中风”范畴,主要表现为卒然昏仆、人事不省,醒后伴有语言不利、口眼歪斜、半身不遂、饮食呛咳等症状。患者多有气短乏力、其自汗出、偏身麻木等症,属气虚血瘀证型。《杂病源流犀烛》中云[5]:“人到六十,气血衰竭,乃有中风之病。”患者平日气血亏虚,加之嗜酒肥甘、忧思恼怒、外邪入体,导致脉络瘀阻、气血逆乱,再加年老体衰而发病。中风恢复期多为气虚血瘀证,气虚至血行不畅,脉络瘀阻,蒙蔽清窍,治疗应以补气活血为主。

易通汤方中君药为黄芪,其性甘微温,可归肺经、脾经,是补气要药,具有补气行血功能;臣药当归为补血圣药,起到补血活血作用;川芎为血中之气药,配以黄芪可起补而不滞的功效;鸡血藤、桃仁、丝瓜络皆为活血化瘀通络之圣品,配以肉桂、肉苁蓉、淫羊藿可起壮元固根、温补肾阳作用。诸药合用,补正气、化瘀血、足元阳、健功能。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可有效扩张脑血管,改善脑内微循环,降低血液黏度,清除自由基,修复受损脑细胞;川芎中的生物碱和川芎嗪能预防血栓,改善脑血管微循环,促进神经元恢复;当归提取物可增强脑细胞抗氧化能力,保护脑内皮细胞。

易通汤辅治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对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效果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猜你喜欢

全血气虚血瘀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不足量全血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研究*
话说血瘀证
气虚便秘用白术莱菔汤
血瘀体质知多少
气虚了,病多了
中医特殊诊法在血瘀证辨证中的运用
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诊断儿科感染性疾病临床意义
气虚发热病机探析
新鲜抗凝全血对Sysmex不同型号血细胞分析仪比对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