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辅治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

2018-10-26曹书果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年9期
关键词:麻黄附子疗程

曹书果

(河南省唐河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河南 唐河 473400)

支气管哮喘临床主要症状为气急、喘息、咳嗽、胸闷等,属中医“喘证”、“哮病”范畴,老年人群为高发人群[1]。中医认为老年人机体功能逐步衰弱,防御功能失调,体虚气弱,腠理疏松,营卫不调,当环境发生变化更容易导致外感邪气,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久之不愈[2]。本研究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辅治支气管哮喘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10例,均为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门诊收治的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男30例,女25例;年龄61~70岁,平均(67.85±1.02)岁。对照组男29例,女26例;年龄60~71岁,平均(66.95±0.9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2016年版《支气管哮喘中医证候诊断标准》[3]对寒哮型支气管哮喘临床诊断标准;②60岁以上;③知情同意;④近期未接受其他治疗。

排除标准:①重度、危重度支气管哮喘;②合并其他病源型哮喘或呼吸道疾病。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方案。多索茶碱每次0.2mg,静脉注射治疗,每日1次;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每次1泵,吸入治疗,每日2次,15日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

观察组加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药用麻黄6g,制附片10g,细辛3g,干姜5g,五味子10g,射干10g,炙款冬花10g,

桔梗10g,桂枝5g,制南星5g,甘草3g。日1剂,水煎分早晚两次服用。5日为一疗程,2个疗程间隔2天,服药6个疗程。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价及肺功能指标评价。生活质量根据哮喘生活质量问卷(AQLQ)进行评价[4],共涉及35个条目,包括活动受限、哮喘症状、心理状况、对刺激原反应、对自身健康关心共5大方面,按1~7分进行评价,分数35~245分,分数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肺功能指标观察第1秒用力呼气容量FEV1及最大呼气流量PEF。

4 疗效标准

优:症状积分值减少大于95%。良:症状积分值70%~95%。中:症状积分值减少30%~70%。差:症状积分值减少小于30%。

5 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价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价比较 (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价比较 (分,±s)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后 t P观察组 55 76.32±2.03 198.15±8.21 106.8333 <0.05对照组 55 77.15±1.98 115.03±6.51 41.2856 <0.05 t 2.1707 58.8325 P<0.05 <0.05

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 (±s)

表2 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 (±s)

组别 例 FEV1(L) t P PEF(mL/S) t P观察组 55 1.80±0.54 2.80±0.70 8.3886 <0.05 228.41±43.20 305.84±52.01 8.4932 <0.05对照组 55 1.79±0.56 2.21±0.66 3.5986 <0.05 230.38±42.89 271.31±46.03 4.8247 <0.05 t 0.0953 4.5480 0.2399 3.6867 P>0.05 <0.05 >0.05 <0.05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疗效比较 例(%)

6 讨 论

支气管哮喘为老年人多发病、常见病[5],由于病情久治不愈,临床症状明显,会显著影响老年患者的日常生活治疗。中医认为“哮病”、“喘证”、“痰饮”诸症均为外邪侵袭,伏痰于肺,由于重复外感风邪、劳累、情志损伤等原因诱发痰阻气道,肺失宣降之功,故气逆。由于老年患者年老体虚,长期不愈导致气阴两伤,伤及脾、肾,脾需则运化无力,痰饮积液,呼吸更加困难,肾虚则失纳气之功,气不归根,故痰多、气虚、瘀阻重。

麻黄附子细辛汤最早出自张仲景《伤寒论》[6],为散寒解表、温经助阳要方,该方以麻黄、制附子为君药,桂枝、干姜、细辛、制南星为臣药,五味子、射干、炙款冬花、桔梗为佐药,甘草为使药。其中君药麻黄宣肺平喘,制附子回阳救逆;臣药桂枝温通经脉,干姜温中祛寒,细辛祛风散寒,制南星燥湿化痰;佐药五味子滋肾敛肺,射干祛痰利咽,炙款冬花润肺止咳,桔梗开宣肺气;使药甘草调和诸药。

综上所述,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辅治支气管哮喘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肺功能和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麻黄附子疗程
A Preliminary Study on Legitimacy Identification Standards for Unconventional Treatment Technologi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 Network Pharmacology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Ma Xing Shi Gan Decoction on Influenza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Systematic Pharmacological Strategies to Explore the Regulatory Mechanism of Ma Xing Shi Gan Decoction on COVID-19
关注麻黄的配伍禁忌
中药外敷治疗乳腺炎验方
附子品质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不同姜制附子中6种生物碱含量的比较
麻黄多糖提取工艺优化
附子化学成分的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