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尿道等离子血供预断式前列腺三分区法剜切术对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效果分析

2018-10-26张登峰

现代实用医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切术电切腺体

张登峰

前列腺增生(BPH)是老年男性人群比较常见的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发现与年龄的增长、吸烟、环境、家族病史以及肥胖都存在着很大的关系[1]。BPH治疗方法较多,其中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的治疗办法,这种办法会导致患者发生严重的并发症,例如术中大出血、术后电切综合征等,严重的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以及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这两种技术是传统技术的创新和延伸[2]。本文探讨经尿道等离子血供预断式前列腺三分区法剜切术(PKEP)治疗BPH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浙江省长兴县人民医院2014年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BPH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纳入标准:符合前列腺增生的诊断标准;合并的其他疾病不需要在本次治疗时进行处理,也不会对本次的手术产生影响。排除曾经实施过前列腺以及尿道手术者,合并有其他影响本次实验者,神经源膀胱和尿道狭窄者。对照组年龄50~78岁,平均(61.4±6.1)岁。实验组年龄52~80岁,平均(62.3±7.8)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采用英国Gyrus26F镜鞘的等离子电切系统进行。首先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对其进行灌洗,并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全身麻醉或者是硬膜外麻醉;患者取截石位,将镜鞘插入,并且应该在直视的情况下进镜,默认系统功率中电切为160W,电凝为80W;实验组首先在截石位的5、7以及12点的位置处分别电切3条标志沟,然后将前列腺分为中叶区、左侧叶区、右侧叶区,进行中叶剜除;将电切环切开精阜处黏膜然后和电切环逆推的方式相互结合,将增生的腺体和外科包膜间隙找出,在前列腺包膜平面的位置处将中叶区腺体剜出,再借助传统的等离子电切术将5、7点之间的中叶区腺体切除;等到切除完成后,充分的显露了前列腺的包膜,参照中叶的包膜,顺行电切5点处的标志,直到前列腺包膜的平面处,并且在此平面的逆时针向12点处在进行剜除;再根据常规的顺行电切法将5~12点之间的左侧叶区腺体切除,也同样的将7~12点之间的右侧叶区腺体切除。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在术后常规留置 F20三腔硅胶导尿管,持续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对于切除的组织常规的送至病理检查。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及切除前列腺质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3 讨论

BPH的治疗方法有观察等待、药物治疗、外科手术及前列腺支架等[3]。目前常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经尿道等离子血供预断式前列腺三分区法剜切术(PKEP)等。前列腺增生由于早期的代偿性,症状并不明显,随着下尿路梗阻的加重,症状才会逐渐显现,临床症状有储尿期症状,排尿期的症状、排尿后的症状,但是由于这种疾病的病程比较缓慢,所以一时难以确定起病的时间[4]。

传统的前列腺电切术术后的并发症比较多,对患者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为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本次采用PKEP对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治疗。研究显示,PKEP在治疗前列腺增生时,患者手术的出血量比较少,而且适用于治疗大面积的前列腺增生,这种办法切除前列腺的组织比传统的电切术切除的组织的多,而且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低[5]。传统的电切术可能会损伤患者尿道外的括约肌,导致其术后发生尿失禁的现象;如果腺体比较大,括约肌的损伤就会更加严重。而根据力学分析发现,分叶分部位进行前列腺剜切术,可能会对括约肌产生保护的作用,降低尿失禁的发生率[6]。本研究结果证实PKER治疗BPH的办法对组织的切除效果更加的彻底,患者在术中的出血量比较少,大大的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而且术后导尿管的留置时间也比较短,治疗效果比较安全,临床上可以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切术电切腺体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二次电切术后肿瘤复发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肾镜联合电切镜外鞘治疗膀胱结石临床效果分析
宫腔镜下电切术和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比较
基于nnU-Net的乳腺DCE-MR图像中乳房和腺体自动分割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刨削系统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比较
肛裂缝切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临床疗效观察
春蚕吐丝
宫颈上皮内瘤变累及腺体的研究进展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肿瘤残留及二次电切术后复发和进展的单中心因素分析
棉花色素腺体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