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发性高血压并发乳腺癌患者放化疗后心脏功能水平的心电图研究

2018-10-26魏颖

现代实用医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心动图放化疗心电图

魏颖

放射治疗和含蒽环类抗癌药的化疗可有效控制早期乳腺癌患者局部癌细胞,并可减少病死率[1]。但放化疗会对患者心脏功能造成损伤,导致恶性毒性临床事件的发生。心脏毒性不仅会造成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药物和放疗剂量的耐受性,对患者存活率、生存率具有一定影响[2]。高血压患者最常受损的器官是心脏,高血压并发癌症患者接受放、化疗联合治疗,较单纯的化疗或放疗对心脏功能的损伤更严重[3]。心电图是临床常用的一种心脏疾病诊断的有效方法,具有便捷、简单及费用低等优点[4]。故本研究对原发性并发乳腺癌患者放化疗后心脏功能水平的心电图进行了探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浙江省衢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左侧乳腺癌术后患者125例,均符合:(1)具备术后放化疗联合治疗指征;(2)正规治疗、严格控制血压水平;(3)排除肥厚性心肌病。根据有无合并高血压(《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相关诊断标准[5])分为观察组(合并高血压)和对照组(无高血压)。观察组63例,其中男28例,女35例;年龄34~76岁,平均(51.46±4.32)岁。对照组62例,其中男30例,女32例;年龄35~76岁,平均(50.87±4.52)岁。两组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放化疗联合治疗。先给予AC方案化疗:IV表柔比星60 mg/m2,IV环磷酰胺600 mg/m2,静脉注射,21 d为1个周期,共行4个周期。加或不加用曲妥单抗依据HER2结果决定。化疗后给予患者放射治疗,采用3D-CRT技术对患者进行放射治疗,剂量曲线均采用TPS机芯评价,予6MVX射线,患者行胸壁照射50 Gy(对于保乳患者其局部可加量至60 Gy),评估患者心脏照射平均剂量不高于8 Gy,患者心脏受照体积V45不低于10%。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化疗前1周、放疗3周后对患者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相关指标检查,同时抽取患者静脉血。(1)心电图指标:心率失常、T波、ST段改变、QT离散度。(2)超声心动图指标:采用Simpson双平面法测量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房内径(LAD)、左室质量(LVM)、舒张末期室间隔厚(IVS)、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射血分数(EF),每搏输出量(S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D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DV)及每分输出量(CO)等;采用心肌组织多普勒进行测量各心肌节段应变(S)、应变率(SR);采用频谱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及舒张晚期血流峰值之比(E/A)。(3)生化指标: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异常率=(治疗后异常例数―治疗前异常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方法 采用 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检查情况观察组超声心动图异常率 28.57%(18/63),高于对照组的12.90%(8/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657,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情况比较例

2.2 两组治疗前后心电图各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心电图指标异常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231,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电图异常例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255,P<0.05)。观察组心电图异常率 38.10%(24/63),高于对照组的14.52%(9/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941,P<0.05)。观察组超声心动图而无心电图异常0例较对照组6例(9.68%)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356,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心电图各指标比较 例

2.3 两组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CK、CK-MB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CK、CK-MB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生化指标比较

3 讨论

心脏受照射剂量和体积是造成患者心脏损伤的一个主要因素之一。放射线会损伤患者心脏微循环,对患者心脏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造成一定损伤,患者在微循环发生障碍的影响下易发生心肌缺氧、缺血[6]。化疗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恶性肿瘤治疗方法,多与放疗联合使用,其毒性主要包括血管闭塞、广泛的心肌受损等[7]。放化疗联合治疗较单纯化疗或放疗对心脏功能的损伤更为明显,且高血压患者最常受损的靶器官是心脏。临床对放化疗联合对心脏功能造成损伤的检测方式多为放射线核素、心肌活检等,但放射线核素重复性差、价格昂贵,心肌活检需连续取样且对患者具有一定创伤性[8-9]。心电图是常见的一种心脏疾病诊断方法,具有有效、便捷、简单及费用低等优点,但临床关于其在检测原发性高血压并发癌症患者放化疗后心脏功能损伤的相关研究甚少。

本研究显示:治疗后,观察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异常率,CK、CK-MB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这说明,放化疗对高血压并发癌症患者的心脏损伤更为严重,蒽环类药物在患者体内剂量逐渐累积且可通过复杂的机制诱导心肌间质纤维化和心肌细胞死亡,从而导致心脏毒性的发生,进而使患者的心电图和超声心电图发生异常。心电图的变化是患者心功能障碍的一个重要的评估指标:患者心电图ST段、Q波等对患者近期心功能具有预测作用。本研究显示,对照组中有6例超声心动图而无心电图异常,观察组无超声心动图而无心电图异常,这提示心电图对原发性高血压并发癌症患者放化疗后心脏功能水平异常具有较好的筛查效果。

综上所述,心电图对原发性高血压并发癌症患者放化疗后心脏功能异常具有准确的预测效果,值得临床借鉴。

猜你喜欢

心动图放化疗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诊断Fabry病1例
王新房:中国超声心动图之父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思考心电图之174》
肠内营养支持在放化疗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
早孕期超声心动图在胎儿严重先心病中的应用
超声心动图诊断Loffler心内膜炎1例
联合放化疗治疗乳腺癌对患者内脏损伤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