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胃镜治疗胃癌所致上消化道急性出血的疗效观察

2018-10-26张加坤

现代实用医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胃镜胃癌急性

张加坤

胃癌急性出血是指患者在较短时间内出血量>800ml,合并出现周围循环征象。胃癌所致消化道急性出血患者存在出血量大、修复困难、病情进展快等问题,如何迅速、有效止血成为救治患者生命的关键[1]。笔者应用急诊胃镜治疗胃癌所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32例,效果较为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 2015年 1月至2017年3月浙江省平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胃癌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4例,其中男37例,女27例;年龄41~75岁。纳入标准:(1)符合2015年意大利胃癌研究小组(GIRCG)制定的胃癌分期和治疗中的相关诊断标准[2];(2)经病理学组织活检确诊;(3)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合并两种以上恶性肿瘤者;(2)合并凝血功能异常者;(3)合并严重心肝肾系统疾病者。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核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2例。 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均给予补液、制酸及输血等常规治疗,然后再进行止血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药物治疗,包括:凝血酶1~2 mg/d肌肉注射;垂体后叶素12~24 U/h,奥美拉唑40~80 ml/12 h静脉滴注;奥曲肽25 g/h,生长抑素0.25 g/h静脉泵入。根据患者情况给予以上药物全部或部分进行治疗。观察组行急诊胃镜治疗,在胃镜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后,采用去甲肾上腺素盐水浓度1∶500局部均匀喷洒,之后在距离病灶2 mm左右选择3~5个注射点行黏膜下注射,剂量2ml,直至可见出血情况明显减少或停止,观察5 min;如出血严重者可行钛夹止血、电凝止血等,如无出血则使用 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后结束治疗。

1.3 观察指标及评判标准 观察两组止血时间、再出血率及转手术率,治疗前后的血清炎性指标水平,治疗后临床表现、生活质量恢复情况、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

临床疗效判定参照文献[3-4],根据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分为强效、显效、缓解和无效。总有效率=(强效+显效+缓解)/总例数×100%。采用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恢复情况[5]。总有效率=(显著改善+稳定)/总例数×100%。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等级资料进行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试验组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88%,高于对照组的 7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585,P< 0.05)。见表2。

2.2 两组治疗后的临床各指标比较试验组患者的止血时间、再出血发生率及转手术率均少于对照组(均 P<0.05);临床症状多数患者表现为呕血及黑便,血红蛋白处于60~90 g/L,出现心率增快及收缩压增高现象;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2.3 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炎性指标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前血清CRP、IL-6及TN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RP、IL-6及TNF-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4。

表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表3 两组治疗后临床各指标比较

表4 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CRP、IL-6及TNF-水平比较

2.4 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恢复比较试验组生活质量恢复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267,P< 0.05)。见表 5。

表5 两组生活质量恢复情况比较 例(%)

2.5 两组并发症比较 对照组 8例(25.00%)转手术止血,试验组 1例(3.1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335,P=0.012)。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发生其他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由于饮食结构的改变、工作压力增大以及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等原因,胃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且年轻化趋势[6]。胃癌所致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由于胃部特殊的解剖位置,黏膜极易受到理化因素的影响,且胃部血管、血流丰富,肿瘤内新生血管明显,故胃癌患者出血与其他非癌性出血比较更加凶险[7],据文献统计约为8%[8]。

对于胃癌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药物治疗为保守治疗,患者耐受较好,临床常用止血药物有垂体后叶素、奥美拉唑、奥曲肽及生长抑素等[9]。且随着止血药物的不断更新,其治疗效果也得到逐渐提高[10]。胃镜治疗也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方法,包括:胃镜下局部药物治疗、电凝治疗、激光治疗、微波治疗及金属止血夹钳夹止血治疗等,与保守药物治疗比较,具有操作简单、止血率高及再出血率低等有点。胃镜下金属止血夹钳夹止血治疗与外科血管结扎止血具有相似性,是一种物理性机械疗法,在活动性出血中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是预防再出血的有效方法[11]。本文结果提示胃镜治疗胃癌所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胃癌所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炎症反应,可加重患者病变程度,造成止血困难及二次出血,严重影响患者的疗效和预后[12]。本文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CRP、IL-6及TNF-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这提示止血治疗可明显降低患者的机体炎症程度,而内镜治疗能更有效抑制炎症反应,这可能是其一次止血效果较好的重要原因。两种质量方法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表明患者均具有良好的耐受程度。另外,本研究观察到胃癌所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症状多表现为呕血及黑便,血红蛋白在60~90 g/L,出现心率增快及收缩压增高现象,在临床工作中可结合其他实验室指标对患者进行早期诊断。

综上所述,胃镜治疗胃癌所致上消化道急性出血患者具有止血时间短、再出血及转手术率低等特点,安全有效,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但也应注意其存在一定局限性,如患者合并凝血功能异常、其他出血性疾病及不耐受胃镜治疗患者,不适宜于胃镜下止血治疗[16];再如患者本身也更倾向于药物保守治疗时,在选择治疗方式时应考虑患者自身耐受、其他综合情况及患者意愿进行选择。

猜你喜欢

胃镜胃癌急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解开胃镜报告上的纠结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
P53及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
胃癌组织中VEGF和ILK的表达及意义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
中医辨证结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50例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辨证论治30例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30例的中西医结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