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FG桩复合地基在软弱地基土中的应用

2018-10-26阮啟明

建材与装饰 2018年42期
关键词:筏板设计规范单桩

阮啟明

(广东省轻纺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000)

1 工程概况

本项目位于东莞市黄江镇,部分商业的住宅楼。项目总建筑面积221969.54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188178.54m2,地下建筑面积为33791m2。其中地上部分由13栋住宅楼组成,地下部分为一层地下室。

该项目抗震设防烈度为Ⅵ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建筑场地土类别为Ⅱ类,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基本风压为0.60kN/m2,地面粗糙度类别为C类,体型系数取1.3。

2 地质条件

本项目有6栋直接采用筏板基础,7栋主楼需要进行CFG桩复合地基处理,现以13#主楼为案例代表,具体详尽地介绍CFG桩的复合地基承载力、变形等计算。

本主楼结构为27层,高度较高、荷载较重,勘察单位建议采用灌注桩桩基础。由于甲方对工期要求较高,经多次现场基础选型会议讨论后,对持力层不是强风化的塔楼进行CFG桩复合地基处理,CFG桩复合地基布置图如图1所示。

图1 13#楼CFG桩复合地基布置图

本工程室内±0.000的绝对标高为17.300m,具体的地基土参数详见表1。

表1 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

3 CFG复合地基设计

(1)根据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4](DBJ15-31-2016)7.2.7条:复合地基设计应满足建筑物承载力和变形要求。设计CFG桩桩径为500mm、桩身强度为C25,桩间距为1500mm,等边三角形布置,复合地基的置换率为0.12。桩端持力层为4~2层强风化泥质砂岩层,入岩深度为1.0m,基础的持力层为粉质黏土,当基础下存在淤泥等软土时,将该土全部挖除,采用换填级配砂石至设计基础底面标高。

复合地基范围的筏板面积为A=1070m2。经整体计算分析,上部结构荷载标准值为320583kN,准永久值为299383kN。CFG桩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按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1](JGJ79-2012)式(7.1.5-3)Rα=up进行估算,结合东莞市当地的试验经验,本工程的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取Rα=650kN。粘结强度增强体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fspk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1](JGJ79-2012)式(7.1.5-2)fspk=λm

进行计算,fspk=450kPa,设计时采用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450kPa。

采用盈建科YJK软件基础模块计算分析可得,基础底面边缘最大压力值为 Pk,max=470kPa、Pk,avg=307kPa。Pkmax<1.2fa=1.2×450=540kPa,满足《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2](GB50007-2011)中式(5.2.1-2)的要求。

(2)桩身强度验算

本工程CFG桩桩体采用C25混凝土,桩体试块的抗压强度平均值fcu=25MPa,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1]式(7.1.6-2)有:fcu=25MPa≥4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5年版)[3](GB50010-2010)第3.5.3条表中环境等级二a最低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

综上可知,CFG桩桩体均满足桩身强度及混凝土耐久性的规范要求。

(3)CFG桩复合地基的变形分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2]式(7.2.10)、式(5.3.5),按下式估算CFG桩复合地基的最终变形量s:

复合土层的压缩模量提高系数ζ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2]式(7.2.12-2),

图2为采用盈建科YJK软件基础模块计算得出的筏板沉降图。由图2可知,筏板的沉降值较小且比较均匀,不存在较大的沉降差,满足《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2]表(5.3.4)的要求。

4 检测结果及沉降监测数据

根据现场的单桩静载试验及复合地基压板试验结果,CFG桩的单桩竖向承载力与复合地基承载力均能满足设计要求。表1所示为施工现场对筏板的沉降变形监测记录,由表可知,筏板的沉降变形值较小,均小于规范所规定的变形限值。根据规范计算分析与实际检测、沉降观测数据的对比,均表明了本工程采用CFG桩复合地基是完全可行的,并能达到较好的性能。

图2 筏板沉降图(mm)

表2 沉降记录表

5 结论

(1)本文论证了CFG桩复合地基在软弱土中建设高层建筑的应用是可行的,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2)根据规范计算分析结果、现场单桩静载试验和压板试验及现场最终的沉降监测数据可知,在该地区采用CFG桩复合地基处理的基础承载力及沉降均能得到较好的控制。

猜你喜欢

筏板设计规范单桩
海上风电大直径单桩浮运施工技术
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高速铁路桩筏结构的筏板合理设计研究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与研究
大型桥梁桩基施工单桩承载力评估模型分析
超高层筏板钢筋采用型钢支撑施工技术探究
《铁路通信设计规范》TB10006-2016解读(四)支撑网
《铁路通信设计规范》TB10006-2016解读(三)——业务网
《铁路通信设计规范》TB10006-2016解读(二)——承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