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海北部深海区灯光罩网渔获物组成及渔获率的时空分布

2018-10-26陈作志王新星

海洋渔业 2018年5期
关键词:渔获乌贼站位

粟 丽,陈作志,张 魁,张 俊,王新星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外海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300)

南海北部海域地处热带和亚热带,自古以来都是中国沿海重要渔场之一,鱼类资源丰富[1]。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水域污染等人类活动的影响,渔业资源开始衰退,资源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有研究发现该海域大型底层优质种类数量大幅减少,小型低值鱼类和头足类数量明显上升,优势种更替明显,鱼类的渔获率呈现随水深增加而增加的分布趋势[2]。目前,关于南海北部渔业资源状况的报道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上升流对渔业资源影响[3]、资源量的估算[4]、渔获组成分析[5-6]及渔具渔法对渔业资源的影响[7]等方面,其中渔获组成分析方面,关于灯光罩网渔获组成分析仅杨吝等[8]对南海北部50 m以浅海域有过报道,对南海北部深海区(>100m水深)灯光罩网渔获组成分析还未见报道。本文根据2015年3-4月和9-10月2个航次灯光罩网探捕数据,对南海北部深海区灯光罩网渔获物组成、优势种及渔获率空间分布等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南海北部深海区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资料。

1 材料与方法

1.1 渔船与网具

本次调查作业渔船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的“桂北渔 68209”,钢质,船长 43.6 m,船宽7.6 m,型深 4.1 m,双主机,每台功率为 201.0 kW,总吨位400 GT;渔船配金属卤化物集鱼灯220盏(×1 kW),渔获冷冻保存。

调查船使用的灯光罩网网具尺寸为290 m×85 m,即罩网沉子纲长290 m,拉直高度85 m,网衣最大网目为36 mm,网囊最小网目为20 mm。

1.2 作业时间与海域

灯光罩网渔业调查于2015年3月15日至4月22日(春季)和2015年9月8日至10月8日在海南岛以东的南海北部深海区进行,作业分别历时38 d和30 d。调查海域经纬度范围为18.5°~20.5°N、111°~120°E,共设置调查站位 20个,调查海域及站位布置详见图1,其中春季C11站和C17站未作业。

图1 灯光罩网作业海域及站位Fig.1 Sea area and stations of light falling-net fishing

1.3 调查方法与数据分析

调查从距离海南岛最近的C1站位开始,每次作业均对所得渔获物进行现场分类和称重,并记录各种渔获物的总质量,同时进行渔获物胴长(叉长)、体质量等基本生物学参数的测定,其中鸢乌贼(Symplectoteuthis oualaniensis)、鲹类及小型金枪鱼类采用按比例随机抽样测量。

优势种评价采用相对重要性指数IRI(index of relative importance)[9-10],当 IRI大于等于1 000为优势种,1 000>IRI≥100之间为重要种,100>IRI≥10之间为常见种,10>IRI≥1为一般种,小于1为少见种。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N为某种渔获物在总渔获物中所占的尾数百分比;W为某种渔获物在总渔获物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比;F为某种渔获物在采样站位中出现的频率。

采用渔获率(CPUE)来衡量相对资源量,即单位光诱时间的渔获量(kg·h-1),其计算公式为[11]:

式中:f表示光诱时间(h),即每次作业时开灯与关灯之间的时间;C表示该段时间内的渔获质量(kg)。

运用Microsoft Excel 2016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采用ArcMap 10.3绘制采样站位图及各站位渔获率、种类数分布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渔获物种类组成

本次调查捕获的渔获物分别隶属于15目44科92种,其中鱼类11目38科84种,头足类3目4科6种,蟹类2种。其中春季渔获10目27科40种,秋季渔获13目35科72种,两季共有种类20种。各站位平均渔获种类数春季9种,秋季10种,两季渔获种类水平分布存在较大差异(图2),春季渔获种类最多的站位为C9,捕获16种,其次为C1,捕获15种,最少为C20,仅1种;秋季捕获最多的站位为C18,捕获19种,其次为C19,捕获17种,最少出现在C9和C14,仅5种。

2.2 渔获率的时空分布

本次调查总渔获量春季为41 732 kg,秋季为15 574 kg。春季为秋季的2.7倍;平均渔获率春季为 460.73 kg·h-1,秋季为 152.45 kg·h-1,春季约为秋季的3倍。从图3可以看出,南海北部外海区灯光罩网渔获率水平分布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春季渔获率最高站位出现在C20(5 815.38 kg·h-1),其次为 C8(395.21 kg·h-1),最低出现在 C1(9.00 kg·h-1);秋季渔获率最高站位出现在 C1(1 806.04 kg·h-1),其次为 C2(293.49 kg·h-1),C17(0.92 kg·h-1)最低。春季除C20站外,渔获率较高的站位主要集中于邻近菲律宾海区,秋季则主要集中在海南岛东侧站位。

图2 南海北部深海区灯光罩网渔获种类数分布Fig.2 Species distribution of light falling-net fishing in the abysmal area of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图3 南海北部深海区灯光罩网渔获率分布Fig.3 Distribution of catch rate of light falling-net fishing in the abysmal area of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2.3 渔获物的相对重要性指数

从表1可以看出,本次调查IRI值春季鸢乌贼 (5 459.79)最 高,秋 季 圆 舵 鲣 (Auxis tapeinosoma)(4 920.33)最高。根据相对重要性指数IRI的评价标准,春季优势种为鸢乌贼和圆舵鲣,占渔获总量的94.84%;重要种为日本乌鲂(Brama japonica)和鳞首方头鲳 (Cubiceps squamicepoides),占渔获总量的 2.55%;常见种为扁舵鲣(Auxis thazard)、长体圆鲹(Decapterus macrosoma)和菱鳍乌贼(Thysanoteuthis rhombus),占渔获总量的1.52%,其余种类均属少见种和稀有种。秋季优势种为圆舵鲣和鸢乌贼,占渔获总量的93.06%;重要种仅日本乌鲂,占渔获总量的4.05%;常见种为白点叉鼻鲀(Arothronmeleagris)和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ora),占渔获总量的1.20%,其余种类均属少见种和稀有种。

表1 南海北部深海区主要渔获种类相对重要性指数Tab.1 IRI ofmajor species in the abysmal area of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2.4 优势种胴长或叉长分布

2.4.1 鸢乌贼

鸢乌贼为本次调查优势种之一,春、秋两季分别随机抽样866尾和774尾测量其基本生物学参数,并对其胴长分布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春季鸢乌贼胴长范围为74~295 mm,平均为132 mm;秋季胴长范围为57~272 mm,平均为114 mm。以10 mm为组距对鸢乌贼胴长分布进行分析(图3),发现春季优势胴长组为110~150 mm,占70.20%,其中最大胴长组为120~130 mm,占23.56%,其次为 130~140 mm,占 20.90%;秋季优势胴长组为80~130 mm,占77.00%,其中最大胴长组为110~120 mm,占20.28%,其次为90~100 mm,占14.73%。从图3也可以看出,春季鸢乌贼胴长分布较秋季偏大。

2.4.2 圆舵鲣

本次调查圆舵鲣也为优势种之一,其渔获质量甚至高过鸢乌贼。春、秋两季分别随机抽取243尾和109尾进行基本生物学的测定。结果显示,其叉长范围春季为126~234 mm,平均为200 mm;秋季为203~254 mm,平均为222 mm。以10 mm为组距对圆舵鲣叉长分布进行分析(图4),发现春季优势叉长组为 200~230 mm,占72.02%,其中最大叉长组为 210~220 mm,占28.81%,其次为200~210 mm,占25.51%;秋季优势叉长组为210~230 mm,占68.81%。

图4 南海北部深海区灯光罩网渔获物鸢乌贼胴长分布Fig.4 Distribution ofmantle length of Symplectoteuthis oualaniensis of light falling-net fishing in the abysmal area of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图5 南海北部深海区灯光罩网渔获物圆舵鲣叉长分布Fig.5 Distribution of fork length of Auxis tapeinosoma of light falling-net fishing in the abysmal area of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2.5 优势种渔获率的时空分布

2.5.1 鸢乌贼渔获率的时空分布

本次调查鸢乌贼的渔获概率很高,春季调查的18个站位中有17个站位有出现,其中渔获率较高的站位春季主要集中在北纬18.5°邻近菲律宾海域的站位,秋季则主要集中在该纬度邻近海南岛海域的站位。春季,最高渔获率站位出现在C8,渔获率为391.30 kg·h-1,其次为 C4,渔获率为225 kg·h-1,C7和 C9也相对较高,分别为192.96 kg·h-1和 193.54 kg·h-1。秋季,最高渔获率站位出现在 C2,渔获率为202.50 kg·h-1,其次为 C7,渔获率为 131.47 kg·h-1,其它站位渔获率均低于100 kg·h-1。

2.5.2 圆舵鲣渔获率的时空分布

本次调查圆舵鲣出现频率虽然不高,但渔获量很高,其渔获量占总渔获量的66%以上,春、秋两季均有7个站位有渔获,但出现站位稍有差异,其中春季渔获率最高的站位出现在C20,渔获率为 5 815.39 kg·h-1,其次为 C3和 C2,渔获率分别为 75 kg·h-1和54.90 kg·h-1,其它站位渔获率均低于20 kg·h-1;秋季最高渔获率站位出现在 C1,渔获率为 1 792.71 kg·h-1,其次为C19,渔获率为 139.42 kg·h-1,其它站位渔获率均低于 10 kg·h-1。

图6 南海北部深海区灯光罩网鸢乌贼渔获率分布Fig.6 Distribution of catch rate of light falling-net fishing of Symplectoteuthis oualaniensis in the abysmal area of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图7 南海北部深海区灯光罩网圆舵鲣渔获率分布Fig.7 Distribution of catch rate of light falling-net fishing of Auxis tapeinosoma in the abysmal area of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3 讨论

灯光罩网是20世纪90年代初才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渔具渔法,具有结构简单、捕捞效率高等特点,目前是南海外海渔业发展的主要作业方式[11-12]。本次调查春季渔获40种,秋季72种,相比底拖网(337种以上,268种以上)[1,13]而言,灯光罩网捕捞种类相对较少。主要渔获种类组成存在较大的季节差异,本次调查春季为鸢乌贼、圆舵鲣、日本乌鲂、鳞首方头鲳、扁舵鲣、长体圆鲹和菱鳍乌贼等,秋季为圆舵鲣、鸢乌贼、日本乌鲂、白点叉鼻鲀、黄鳍金枪鱼和剑尖枪乌贼(Uroteuthis edulis)等。与其它调查研究结果相比,杨吝等[8]对南海北部近海海域调查发现该海域灯光罩网渔获种类主要为枪乌贼(Loligo sp.)、带鱼(Trichiurus haumela)、蓝圆鲹(Decapterus maruadsi)、康氏马鲛(Scomberomorus commerson)、刺鲳(Psenopsis anomala)、乌贼类(Sepia sp.)、赤鼻棱鳀 (Thrissa kammalensis)、乌 鲳 (Formio niger)、杜氏棱鳀(Thryssa dussumieri)和竹筴鱼(Trachurus japonicus)等;晏磊等[14]春季采用灯光罩网对南海中南部进行调查得出主要种类为鸢乌贼、长体圆鲹、鲔(Euthynnus yaito)和鲣(Katsuwonus pelamis)等;张鹏等[15]也采用灯光罩网进行调查发现西、中沙主要捕捞鸢乌贼类和大型金枪鱼,而珠江口外大陆架海域(111°E以东、19.5°N以北)则主要捕捞鯵科、枪乌贼和带鱼;赵繁等[16]对温台渔场以及闽东渔场的调查,发现7-8月主要渔获种类为日本鲭(Pneumatophorus japonicus)、蓝圆鲹,兼捕少量枪乌贼类等,9-12月主 捕 舵 鲣 (Auxis sp.)、七 星 鱼 (Channa asiatica),兼捕少量带鱼。可见,作业海区不同、作业时间不同,其渔获物种类组成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和季节差异。

灯光罩网是利用鱼类(头足类等)趋光的习性,夜晚用灯光将其诱集到渔船附近进行捕捞,因而,该种作业方式具有较强的选择性。本次调查也表明,春、秋两季的优势种均仅为鸢乌贼和圆舵鲣。其中,鸢乌贼为暖水性较强的大洋性种类,本次调查优势胴长组春季为120~140 mm,秋季为90~120 mm;春季与晏磊等[14]等对南海中南部的调查结果110~130 mm稍有差异。鸢乌贼胴长春季普遍较秋季大,这可能与鸢乌贼的生长、繁殖特性有关,鸢乌贼寿命约一年左右,一年中多次产卵,其中以夏季为主[17]。圆舵鲣为热带或亚热带暖水性中上层洄游性鱼类,其经济价值较高,主要分布于水深100~200m的沿岸附近和岛屿周围,南海几乎全年可捕捞[18]。而本次调查圆舵鲣没有明显的此种分布规律,因此,进一步调查圆舵鲣的分布规律对深入研究该海域圆舵鲣的分布、洄游及繁殖等行为习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次调查圆舵鲣春季叉长范围为126~234 mm,均值为200 mm,而张衡等[19]的研究其叉长范围为88~322 mm,均值为136 mm,本次叉长范围明显偏窄,这可能与本次测量的样本量相对偏少有关。另外,圆舵鲣秋季叉长相比春季大,这可能与圆舵鲣的繁殖习性有关,在南海圆舵鲣产卵期为 5-7月份[18]。

渔获率春、秋两季存在较大的时空差异,这种差异主要由鸢乌贼和圆舵鲣渔获量引起的,其中两者渔获量占总渔获量的93%以上。春季C20站位出现最高渔获率主要由圆舵鲣引起,其渔获率高达5 815.38 kg·h-1,占该站位总渔获率的100%;秋季C1站位出现最高渔获率也是由圆舵鲣引起,其渔获率高达1 792.71 kg·h-1,占该站位总渔获率的99.26%。与南海中南部[11,14]及南沙海域[17]相比,该海域圆舵鲣渔获率、渔获质量比及出现频率均相对较高。除C1和C20站外,其它站位渔获率差异主要由鸢乌贼渔获量引起的,但相较于中、西沙海域(91.10%)[15]、南 海 中 南 部 海 域 (96.15%、48.35%)[11,14]及南沙北部海域(67.57%)[20]而言,该海域鸢乌贼渔获量所占比例相对偏低。

本次调查鸢乌贼出现频率最高,渔获量也相对较高,位居第二。有研究分析发现鸢乌贼在南海分布广泛,在 108°~118°E、9°~20°N之间的359个渔区内,资源量估算为204.94×106t,总可捕量为 99.40×106t[21];张俊等[22]结合渔业声学和灯光罩网采样方法对南海外海鸢乌贼资源量也进行了评估,得出南海外海鸢乌贼资源量至少在2.00×106t以上。这表明南海蕴含着丰富的鸢乌贼资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是未来南海外海渔业开发的主要种类之一,而且鸢乌贼具有较强的趋光性,因此,也是南海外海灯光罩网渔业生产的主要捕捞对象。圆舵鲣为本次调查渔获量最高的种类,其春季在C20站出现最高渔获量,秋季则在C1站出现最高渔获量,这与赵传絪等[23]得出的圆舵鲣生殖洄游路线存在差异。赵传絪等的研究认为圆舵鲣于每年的11月从西沙群岛一带,向海南岛东南沿岸及广西、广东沿岸生殖洄游。其2-4月到达海南岛东南岸一带,8月达雷州半岛东岸至阳江,8月后离开近岸向汕头外海越冬场洄游。然而本次调查春季海南岛东侧渔获量并不高,相反位于汕头附近的C20渔获量最高,而秋季则在海南岛东侧出现一个最高点。出现这种偏差可能与近些年来气候条件及海洋环境变化有关,温度、水流和盐度等对于鱼类洄游具有重要的影响[24]。由于影响灯光罩网渔获的因素很多,如月相[25]、网具沉降性能[26]及海况等,因此对于该海域圆舵鲣和鸢乌贼的资源量及分布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4 小结

1)灯光罩网具有较强的选择性,捕捞种类主要为趋光性鱼类和头足类,渔获种类相对较少,本次调查春季渔获40种,秋季72种。

2)本次调查优势种类组成存在较明显的季节差异。优势种春、秋两季均为鸢乌贼和圆舵鲣2种;重要种春季为日本乌鲂和鳞首方头鲳2种,秋季仅日本乌鲂1种;常见种春季为扁舵鲣、长体圆鲹和菱鳍乌贼3种,秋季为白点叉鼻鲀和黄鳍金枪鱼2种。

3)总渔获率两季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其中平均渔获率春季为 460.73 kg·h-1,秋季为152.45 kg·h-1;最高渔获率春季出现在 C20站(5 815.38 kg· h-1),秋 季 出 现 在 C1站(1 806.04 kg·h-1)。

4)鸢乌贼高渔获率主要集中在18.5°N的海域站位,春季最高渔获为 391.30 kg·h-1(C8站),秋季为 202.50 kg·h-1(C2站);而圆舵鲣主要出现在陆架、岛屿近岸海域,其最高渔获春季为 5 815.38 kg· h-1(C20站),秋季为1 792.71 kg·h-1(C1站)。

猜你喜欢

渔获乌贼站位
承诺并收购非法捕捞水产品行为定性
提高政治站位 对标国内一流
建党百年说“站位”
农业农村部公布第二批国家级海洋捕捞渔获物定点上岸渔港名单
2亿年前“乌贼与鱼”的战争
首批国家级海洋捕捞渔获物定点上岸渔港广西唯一入选名额落户南渔港
提升站位讲政治 创新担当争出彩
提高政治站位 勇于担当作为 以从严要求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
东海北部桁杆拖虾渔获组成分析
被误解的乌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