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2018-10-25陈锦送曾建青
陈锦送 曾建青
摘 要:高中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四个方面。本文就农村高中政治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做出一些尝试。
关键词:农村高中 政治学科 核心素养
2014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首次提出“核心素养”概念。以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为中心的课程改革,是国家教育部新一轮课程改革方向。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学科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而思想政治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其在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中的特殊使命。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具体表现为“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四个要素。为此本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就如何培养农村高中生政治核心素养不断进行学习、思考、实践及反思,也有一些收获。下面谈谈笔者在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一些尝试。
一、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增强学生政治认同感
理論联系实际是政治课教学的重要原则和方法,也是政治课的生命力之所在。运用所学的知识,思考实际问题使学生认识到政治学了有用、能用,提理论的可信度,又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政治认同强调培养有立场、有理想的中国公民,青年学生只有具备了较高的政治认同素养,才能对党和国家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才能从内心深处焕发出深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我校是所省一级达标农村学校,并且我校的生源质量总体较差,学生的知识面、阅历有限。我校政治教研组历来重视时事教育,引导学生观察人生、社会、世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比如,利用课前时间进行丰富多彩的课前时事播报活动。把时间交给学生,他们讲自己关心的时政新闻、社会现象和国际形势。这些都是他们心理上的“兴奋点”,因而吸引了同学的注意力,学生都很认真倾听同伴的演说并对演说内容进行点评。对社会热点的关注,养成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政治素养的同时,也给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学生在对社会问题的讨论和思考中,从天下事引出理论,寓理论于天下事,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启迪和教益。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从而获得普遍的政治认同。再如,根据形势的需要,开展时事知识竞赛。为了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学校的德育建设,我校政治教研组配合政教处举行了知识竞赛,分成笔试题和抢答题两种形式,做到“人人参与,班班开展,层层选拔”。这种活动既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也能对党和国家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才能从内心深处焕发出深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中渗透辩证思维,弘扬学生理性精神
当前,经济发展背后的生态破坏和道德滑坡,东西文化交流后的文化霸权主义等现象客观存在。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辩证思维与理性精神。另一方面,农村中学的高中生的年齢生理特点决定他们的思想还不成熟、阅历较浅、思维方式不够全面,往往缺乏辩证思维及理性精神。如对问题的分析往往是片面的肤浅的。为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是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之一。务必要挖掘教材中、生活中关乎社会正气、国运兴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热点和焦点,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能辩证、理性看待这些问题。
孔子曰:“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苏格拉底也认为:“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由此可见,问题是思维活动的起点,也是探索真理、创造发现的起点,有了问题才能引起思维,才能探索。实际上,每个学科本身就是一个取之不尽的问题库 ,都隐藏大量与自然、社会、生活休戚相关值得研究的问题。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这些问题最好能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并且接近生活实际,这样学生才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思考,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三、挖掘教材蕴涵的法制教育素材,落实法治意识
法治意识是法治国家之魂。法治意识强调培养有自尊、守规则的中国公民,落实法治意识,要求学生具备法治思想、知识和态度。而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率直线上升,这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师引起重视和反思,更值得我们去认真总结和反省自己的教育与教学实践。
思想政治学科教材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法制教育素材。法制教育的渗透必须依托教材,离开了教材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如在学习“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义务”时,创设情景引入一些企业和一些明星的偷漏税行为,帮助学生树立纳税人意识,懂得依法纳税是公民应尽的基本义务,偷漏税行为是可耻的,要受到法律处罚。在这个地方向学生普及税法的有关知识,让学生懂得纳税人的义务和权利,教育学生以后成为企业经营者和明星时要主动、自觉依法纳税,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再如在学习“维护劳动者权益”时,设置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例,让学生结合教材知识农民工维权提出建议。通过分析让学生明白:公民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进行维权等等,法制教育能有效的和本课要讲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法律意识,懂得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引导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提升公共参与能力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文件中也指出:“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老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知识加以综合运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长期以来,学校、学生为了获取好成绩,往往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过分关注课堂内而忽视课外的学习。学生辨别、分析和参与及解决社会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很难得到提升。